焦點訪談:老有所依補短板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隨著老齡化社會(hui) 的到來,失能失智老人逐年增多。他們(men) 的護理問題給很多中國家庭帶來不少焦慮,是他們(men) “急難愁盼”的大事,也是養(yang) 老服務中的“難中之難”。因為(wei) 意外傷(shang) 害、疾病,一些老人的吃飯、穿衣、起床、如廁等日常行為(wei) 能力、生活能力和一些社交能力衰退、降低甚至喪(sang) 失,出現失能、半失能。而有的老人甚至對於(yu) “我是誰?我在哪?現在是什麽(me) 時間?我在幹什麽(me) ?怎麽(me) 幹?”這樣的問題都失去了判斷,或者呈現出一種混亂(luan) 狀況,陷入失智狀態。他們(men) 最大最迫切的需求就是長期的專(zhuan) 業(ye) 的護理。
湖南湘潭盛奶奶因突發腦梗而半身癱瘓,兒(er) 女們(men) 都要上班,沒有充分的時間照顧老人,老人的生活和康複成為(wei) 家裏的一個(ge) 難題。
像盛奶奶一家的情況,在進入老齡社會(hui) 的今天並不少見。調查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大約4000萬(wan) ,失智老人大約在1000萬(wan) 以上。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失能失智老人還在不斷增加。
對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不同於(yu) 普通老人,他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需要更專(zhuan) 業(ye) 的技能。
經過了解,盛奶奶的兒(er) 女把老兩(liang) 口都送到了湘潭市第六人民醫院開辦的專(zhuan) 業(ye) 醫養(yang) 結合機構。
2020年初,因為(wei) 意外中風,盛奶奶的身體(ti) 一度非常虛弱。在湘潭市第六人民醫院,老人得到了專(zhuan) 業(ye) 的精心照料。如今,老人的身體(ti) 情況已經大為(wei) 改觀。
專(zhuan) 業(ye) 護理可以大大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家人負擔,但是專(zhuan) 業(ye) 護理人員的缺乏是一大難題,這也讓湘潭第六人民醫院經常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
滿春蓮是這家醫院的一名護理員,今年40歲,她要照護7位老人,其中4位老人中度失能,小滿就成了他們(men)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
滿春蓮做護理員已有8年,像她這樣做這麽(me) 長時間的並不太多見。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說:“與(yu) 我國快速增長的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需求相比,我國養(yang) 老護理員隊伍建設還存在著人員短缺、能力水平不高等突出問題,特別是針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專(zhuan) 業(ye) 照護人員是短板中的短板。”
我國目前有超過5000萬(wan) 失能、半失能及失智老人需要照護,但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僅(jin) 有32.2萬(wan) 名養(yang) 老護理員,在考慮家庭照護資源後,短期內(nei) 仍存在超百萬(wan) 的養(yang) 老護理員缺口。
李永新說:“出現這些情況主要與(yu) 這一職業(ye) 群體(ti) 的社會(hui) 地位不高、工作強度大、薪酬待遇低、職業(ye) 上升通道不暢有直接的關(guan) 係。”
怎麽(me)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呢?湘潭市第六人民醫院是公立養(yang) 老綜合性醫院,目前有240多名護理員照料700多名重度失能、半失能及長期患病的老人。
為(wei) 解決(jue) 護理員短缺問題,也為(wei) 提高護理技術水平,2014年,第六人民醫院設置了護理員工作部,負責招聘和管理護理員。
湘潭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向明凱說:“把中間環節的利潤直接分配給了護理員。這裏最低的3000多塊錢一個(ge) 月,高的8000到上萬(wan) 元,在當地來說這個(ge) 薪酬水平有一定吸引力。”
提高護理員的薪酬隻是吸引人的辦法之一,另一方麵是加強對護理員的培訓和管理。
每隔半個(ge) 月,就有專(zhuan) 業(ye) 護士幫助護理員“複習(xi) ”翻身、拍背除痰、防跌倒以及一般急救等老年人生活護理操作流程。
培訓與(yu) “複習(xi) ”,讓護理員提高護理技能,同時,醫院還設置了護理員主管、組長,護理員崗位,為(wei) 他們(men) 提供職業(ye) 晉升渠道,並給予相應的崗位補貼。滿春蓮已成為(wei) 組長,加上組長補貼,每月工資6800元,一般護理員平均工資也在5000元左右,醫院還為(wei) 他們(men) 購買(mai) 了意外險和醫療險。
即使這樣,護理員隊伍還是比較老化,第六人民醫院240多名護理員中,有190多名在50歲到55歲這個(ge) 年齡段。想招聘年輕護理員並不容易。
湘潭第六人民醫院在未來幾年,也將麵臨(lin) 年長護理員陸續離崗,年輕護理員短缺的狀況。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湘潭第六人民醫院嚐試開設了護士崗轉護工崗通道,六名專(zhuan) 業(ye) 護士主動提出轉為(wei) 護工崗,獲得護士和護理雙證。
除了挖掘現有人力資源,醫院還與(yu) 當地的湘潭醫衛職業(ye) 技術學院進行深度校企融合,實施醫養(yang) 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
不僅(jin) 是湘潭,據了解,近年來,全國多地都在嚐試建立養(yang) 老護理隊伍。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而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在2013年,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若幹意見》發布後,上海陸續出台了《關(guan) 於(yu) 建立養(yang) 老護理員薪酬等級體(ti) 係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製度,發布養(yang) 老護理員行業(ye) 工資監測結果,發展麵向在職人員的老年服務與(yu) 管理大專(zhuan) 教育,為(wei) 護理員提供發展渠道,曾舉(ju) 行六次養(yang) 老職業(ye) 技能大賽,設立“百佳養(yang) 老護理員”評比表彰項目,養(yang) 老護理員隊伍不斷發展。到2021年末,全市共有養(yang) 老護理員約7萬(wan) 人,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持技能等級證書(shu) 的超過了70%。
“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大養(yang) 老護理型人才培養(yang) 力度,更好滿足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中也提出,加強專(zhuan) 業(ye) 護理人才培養(yang) 儲(chu) 備。隨著社會(hui) 對老齡化的認識加深,越來越多受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的人員將投入到護理隊伍當中。
與(yu) 此同時,如何降低失智失能老人數量增長的趨勢,這也是老齡化社會(hui) 所麵臨(lin) 的一個(ge) 重要課題。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研究員吳靜說:“它(失能失智)其實是一個(ge) 隱匿的、長期的、漸進的相關(guan) 危險因素一個(ge) 積累的過程,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是有可能造成失能失智的一些高危的因素。我們(men) 國家的老年人裏78%都有一種及以上的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比例還是挺高的。”
如何減少老年人失智失能的發生,或延緩它的發展?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自2021年3月以來,成都市溫江區在8個(ge) 社區聯合開展國家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幹預試點項目,這個(ge) 綜合項目覆蓋人口約91900人,涉及宣傳(chuan) 、篩查、幹預等環節。
為(wei) 獲得公眾(zhong) 配合,溫江區首先展開對全體(ti) 人群的健康教育,隨後由專(zhuan) 業(ye) 團隊通過半個(ge) 月的基層篩查,確定本區136名老人存在失能失智高風險。針對這些老人,采取預防幹預措施,這是最關(guan) 鍵的環節。
預防幹預就是針對主要慢性病及高危因素進行綜合防控和管理。比如,失能失智風險評估、心腦血管疾病及危險因素管理、膳食與(yu) 體(ti) 重管理、放鬆訓練、抗阻運動,從(cong) 而阻斷或延緩高風險老年人群的失能失智進程。
成都溫江區萬(wan) 春鎮中心衛生院家庭醫生龔豔說:“我們(men) 主要是集中或者是引導他們(men) 自己在家裏麵練習(xi) ,例如八段錦、放鬆訓練、手指操等等適宜的活動,以及針對他們(men) 的飲食,合理的飲食結構集中、複合型幹預,去促進我們(men) 老年人認知功能的(改善)。”
龔豔多年來一直負責老年人慢性病谘詢和失智失能老人的日常照護工作。去年3月,在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幹預試點項目啟動後,她參加了中國疾控中心、成都市溫江區衛健局以及醫院的培訓,負責萬(wan) 春鎮的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幹預工作。除了龔豔,當地政府部門主管負責人、鎮和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家庭醫生團隊成員等大約40人參加了這些培訓。
目前,成都溫江區為(wei) 期一年的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幹預試點項目已經進入尾聲。
像這樣針對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幹預的試點項目,除了四川,還在北京、遼寧等15個(ge) 省區市展開,覆蓋常住人口1570萬(wan) 人。如果說對失智失能老人的照護是在一個(ge) 較小的閉環中,那麽(me) 對失智失能高危老人的預防幹預則是一個(ge) 開放的鏈條,它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專(zhuan) 業(ye) 人員投身其中。
針對護理員短缺等現象,近期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規劃》提出,要完善養(yang) 老護理員薪酬待遇和社會(hui) 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養(yang) 老護理員按規定給予職業(ye) 技能鑒定補貼。支持城鄉(xiang) 沒有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ye) 生、農(nong) 村轉移就業(ye) 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ye) 人員等從(cong) 事養(yang) 老服務業(ye) 。同時,規劃還提出,擴大養(yang) 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供給,到2025年,全國養(yang) 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失能失智老人是老年人群中的弱勢群體(ti) 。讓他們(men) “老有所依”,既能緩解眾(zhong) 多家庭的後顧之憂,也能讓他們(men) 的生活更有質量,更有尊嚴(y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