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快評】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3月3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時強調,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連續10年同大家一起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這既是想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動在全社會(hui) 特別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總書(shu) 記號召大家都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讓我們(men) 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從(cong)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推進國土綠化的重要意義(yi) ,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部署,必將引領全社會(hui) 形成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把綠化祖國的責任意識轉化為(wei) 自覺行動,共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到建立健全生態補償(chang) 製度、河湖長製、林長製等製度,從(cong)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到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過頂層設計、係統施策、劃定底線、全麵發力,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藍天白雲(yun) 、青山綠水帶來的幸福感。我們(men) 堅信,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偉(wei) 大祖國一定能夠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建設好美麗(li) 中國。
進入新發展階段,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隻有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通過提質增效,實現跨越。向質量要效益,以質量促發展,理念先行,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握好當前和長遠、局部和整體(ti) 、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開發與(yu) 保護等關(guan) 係。要堅持科學的方法,深刻把握自然規律,科學綠化、規劃引領、因地製宜,走科學、生態、節儉(jian) 的綠化發展之路。要久久為(wei) 功,摒棄“畢其功於(yu) 一役”式的急功近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紮紮實實提升生態建設總量和質量,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每一個(ge) 人的努力。讓我們(men) 積極響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號召,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從(cong) 嗬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cong) 現在做起,把生態文明意識貫穿進日常的行動中,養(yang) 成保護環境的好習(xi) 慣,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早日繪就大美中國的壯麗(li) 畫卷。
央視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