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大藥山
藥山,位於(yu) 雲(yun) 南省巧家縣境內(nei) ,是雲(yun) 、貴、川三省交界區域海拔最高的高原濕地。主峰轎頂山4041.5米,雄踞於(yu) 烏(wu) 蒙山群峰之上,因盛產(chan) 中草藥而享譽九州,被當地人譽為(wei) 聖山。
我們(men) 驅車從(cong) 巧家縣城前往大藥山時,金沙江畔正湧動著春的氣息。汽車沿山勢盤旋而上,山越來越大,接連起伏,綿延不斷,一片片錯落有致的鬆林覆蓋在山頂,群山因了這些蒼翠,顯得格外精神。放眼望去,遠山如岱,一座座山峰在視野裏越來越高、越來越遠,漸漸被飄渺的雲(yun) 霧所籠罩,給人留下的,隻有無限的遐想與(yu) 向往。
公路在群山之中細細蜿蜒著,上接藍天,下探幽穀。汽車成了一隻小甲蟲,貼著懸崖峭壁急馳,不斷地臨(lin) 深淵,不斷地急轉彎,令人膽戰心驚。我緊貼車窗玻璃,膽怯下望,幽深的峽穀之中,升騰著氤氳山氣,如一幅輕紗帷幔,精致而婉約地構成了一幅山水畫卷。
一個(ge) 多小時的車程,到達因山而得名的藥山鎮,在集鎮尋得一向導,大家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藥山頂峰繼續進發。
海拔逐漸上升到了2500多米,群山沒有了剛才的俊秀,多了幾分雄渾、粗獷與(yu) 大氣。樹林漸漸稀少,隻有一些半人高的低矮灌木林,孤寂地守望著群山。路旁、崖畔、溝邊、坡上,五顏六色的小花無拘無束地開放著,似畫家一失手打翻了水彩盤,赤橙黃綠青藍紫便隨意塗抹在了這片高原上。一塊塊形狀極不規則的山地懶洋洋地躺在山坡上,肆意舒展自己的睡姿,一個(ge) 個(ge) 農(nong) 夫躬著身軀,雙手握住犁鏵,跟在一頭牛或一匹馬的後邊,遲緩而費力地翻耕著山地。
此刻,大藥山在遠處隱隱約約露出了神秘麵容。遠眺藥山,形似一尊頂天立地打坐參禪的大佛,故在當地又有“大佛山”之稱。借大家歇腳之際,向導打開了話匣子,相傳(chuan) ,當年在藥山腳下的百姓,長期受病痛折磨,苦不堪言,一位神仙雲(yun) 遊此山,見此情景,頓生慈悲之心,在山上施下法術,點草成藥,當地百姓病痛得以解除,藥山因此而得名。這雖隻是一傳(chuan) 說,但藥山的確盛產(chan) 野生中藥材,據有關(guan) 部門不完全統計,山中柴胡、貝母、天麻、黃芪、草烏(wu) 、黃連等藥用植物種類高達850多種。2005年,藥山被正式列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越往上攀登,越能感覺到藥山的神奇。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沒有了人煙,藥山在我們(men) 麵前展現出了它的又一番迷人景象:100多個(ge) 泉點,或流而成溪,或瀉而成瀑,或積而成潭,百態千姿,各盡其妙。隨行的向導說,在藥山,“大龍潭”“小龍潭”兩(liang) 個(ge) 冰川湖最為(wei) 神奇,不去看看枉為(wei) 此行。
聽介紹,大龍潭麵積2萬(wan) 多平方米,水深30多米。潭水清澈明淨,潭底潛流如注,水波不興(xing) 。春夏潭水徹骨,至秋冬水霧繚繞,暖意融融。從(cong) 大龍潭向南行約3公裏便是小龍潭,小龍潭麵積約1.4萬(wan) 平方米,水深5至6米,潭水被懸崖左右圍護,懸崖上古柏森森,俯臨(lin) 水麵。潭中有一人形石柱矗立,高出水麵約1米左右,石柱周圍,有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18塊石頭環立。向導告訴我們(men) ,當地人稱之為(wei) “十八羅漢拜觀音”。
龍潭水至清至潔,無數遊魚或遊弋石穴孔洞之間,或嬉戲清波碧浪之中,水花飛濺,光影搖搖,漣漪疊疊。指著晶瑩如鏡的潭水,向導一臉神聖地向我們(men) 講起了一個(ge) 傳(chuan) 說:小龍潭有不知名的紅、綠色小鳥各一隻,每有樹葉、草莖飄落潭中,小鳥即飛來銜去,故潭水一年四季皆明淨無塵。如若投入石塊,則狂風大作,冰雹與(yu) 風雪交加,因此周邊群眾(zhong) 在大旱天向上天祈雨時,也隻敢在潭的邊緣撒下幾粒米。聽到這兒(er) ,剛想到潭中洗手的我們(men) 連連後退了幾步,為(wei) 了不褻(xie) 瀆潭水的聖潔,更為(wei) 了內(nei) 心對聖山的膜拜。
離開龍潭,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攀上頂峰,極目遠眺,隻見層巒疊嶂,綿延遠去,夕照潑金,雲(yun) 霞飛動,群山若浪,浩渺蒼茫,恬靜超然美不勝收。(萬(wan) 吉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