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非法出境搞電詐的年輕人,勸返隻是“上半篇”
拯救非法出境搞電詐的年輕人,勸返隻是“上半篇”
福建多地勸返懲治幫扶初見成效,但如何做好幫助這些年輕人重塑價(jia) 值觀、務正業(ye) 的“下半篇”還需久久為(wei) 功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窩點向部分東(dong) 南亞(ya) 國家特別是緬北地區轉移的態勢,不少詐騙團夥(huo) 大肆招聘國內(nei) 人員赴境外實施詐騙。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日在福建多個(ge) 外流人員較多的縣區蹲點調研發現,少數年輕人受“一夜暴富”“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等不良價(jia) 值觀衝(chong) 擊,鋌而走險。這些人中不少被騙到窩點後,因“業(ye) 績”不佳遭遇毆打、拘禁折磨,有的甚至被轉賣給其他團夥(huo) 。
去年以來,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全國範圍開展勸返滯留緬北的非法出境人員和從(cong) 事電信網絡詐騙人員行動,2021年從(cong) 境外勸返回國21萬(wan) 人。在福建多個(ge) 縣區,地方黨(dang) 委政府通過勸返、懲治、幫扶多措治理人員外流境外問題,取得一定成效,但違法犯罪滋生土壤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防範不良價(jia) 值觀衝(chong) 擊、阻斷詐騙犯罪代際傳(chuan) 遞仍需久久為(wei) 功。
被拘禁、轉賣的“淘金”者
新年過了,閩南山區某鄉(xiang) 鎮53歲老人陳某還沒等回自己的大兒(er) 子。
為(wei) 了“贖回”被“賣”到緬北詐騙窩點的孩子,去年底以來,陳某根據詐騙團夥(huo) 的要求,先後3次打款共計22萬(wan) 元,不僅(jin) 花光了家底,還欠下了大額債(zhai) 務。
陳某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此前在閩南鄉(xiang) 鎮開燒烤店。去年3月,在網上看到“緬北很好賺錢”的宣傳(chuan) ,經不住在緬北的同鄉(xiang) 慫恿,兩(liang) 人關(guan) 掉了燒烤店,經“中介”來到緬北。
“他們(men) 到了緬北也是開燒烤店,但遇到疫情,沒賺到什麽(me) 錢。”當地鄉(xiang) 鎮幹部告訴記者,去年11月,小兒(er) 子先回國了,大兒(er) 子準備回國時,在隔離點被詐騙團夥(huo) 盯上,騙到了詐騙窩點,由於(yu) 沒什麽(me) “業(ye) 績”,被團夥(huo) 人員辱罵毆打、拘禁、電擊,後又被詐騙窩點人員轉賣到其他窩點。
不久後,陳某就接到詐騙窩點的電話,對方給他看了兒(er) 子的視頻,稱其兒(er) 子在他們(men) 手上,是花錢買(mai) 過來的,要交6萬(wan) 元才能讓他回家。交完款後,陳某還是沒得到兒(er) 子的消息,其後,根據對方要求,陳某又分別打款6萬(wan) 元、10萬(wan) 元。
他們(men) 為(wei) 何鋌而走險?
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向緬北等地區轉移,境外詐騙窩點大量招聘國內(nei) 人員從(cong) 事詐騙活動,一些年輕人受“一夜暴富”“高薪務工”等誘惑,鋌而走險。
“外流人員中30歲以下人員占到絕大多數,以初高中生、無業(ye) 人員為(wei) 主,還有少數大學生。”漳州、泉州等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多個(ge) 鄉(xiang) 鎮發現,一些年輕人鋌而走險,偷越國邊境到境外主要原因有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是境外詐騙窩點以高薪為(wei) 誘餌大量招聘國內(nei) 人員。閩南是國內(nei) 較早出現電信網絡詐騙的地區,當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經過持續多年打擊整治,詐騙團夥(huo) 在閩南乃至境內(nei) 設立窩點現象基本得到控製,但是近年來,詐騙團夥(huo) 將窩點轉移到緬北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和地區,電信網絡詐騙仍處於(yu) 高發態勢,犯罪成本低、收益高,每年國內(nei) 民眾(zhong) 被騙金額巨大,犯罪上下遊形成買(mai) 賣公民個(ge) 人信息,賣銀行卡和手機卡,洗錢,網絡技術支持等黑灰產(chan) 業(ye) 鏈。
“境外詐騙窩點針對國內(nei) 人員實施詐騙,不論是詐騙窩點還是上下遊鏈條,都需要大量境內(nei) 人手,就出現了利用同鄉(xiang) 、同學關(guan) 係,乃至專(zhuan) 業(ye) 的中介公司、蛇頭等,以高薪為(wei) 誘餌,大肆拉人到境外從(cong) 事違法犯罪活動。”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二是“一夜暴富”的不良價(jia) 值觀對年輕人衝(chong) 擊較大。記者走訪閩南部分重點鄉(xiang) 鎮了解到,一些從(cong) 事詐騙的村民開著豪車回鄉(xiang) ,蓋起了豪華別墅。有人此前遊手好閑,學曆也不高,但突然就“發了財”。這樣的人盡管是少數,但是對村民的影響卻不小。
閩南某鄉(xiang) 鎮中學有初高中學生1700多人,該校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學生受家庭或身邊朋友影響,覺得讀書(shu) 無用,還不如出去賺錢,經過宣傳(chuan) 教育,雖然目前沒有輟學現象,但是不良價(jia) 值觀的影響仍然存在,特別是初高中畢業(ye) 後沒有繼續上學的學生,受利益驅動,容易走上歪路。
比如,閩南某縣靠近城關(guan) 的一鄉(xiang) 鎮有164人滯留緬北,這些外出人員就以無業(ye) 者、初高中生為(wei) 主。
消除犯罪土壤還需久久為(wei) 功
去年以來,公安部在全國範圍開展勸返滯留緬北的非法出境人員和從(cong) 事電信網絡詐騙人員行動。記者了解到,福建多地構建了“黨(dang) 委政府主導、公安機關(guan) 牽頭、各部門齊抓共管”治理格局,懲治、勸返滯留緬北人員,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泉州、漳州、三明多個(ge) 重點縣區,各鄉(xiang) 鎮發揮網格化管理優(you) 勢,鎮村幹部逐一入戶排查,摸排各家各戶外出人員去向。
“除了公安部通報的滯留緬北人員,我們(men) 還排查出一批滯留人員,逐一建立檔案,逐一施策,千方百計勸返。”漳浦縣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藍主保說。
目前,多措治理滯留緬北人員問題成效初顯,摸排出的大多數滯留人員已被勸返回國,以安溪、漳浦、沙縣三個(ge) 縣區為(wei) 例,安溪縣目前已勸返869人,滯留41人;漳浦縣勸返948人,滯留63人;沙縣區勸返243人,滯留59人。
一些基層幹部認為(wei) ,消除“一夜暴富”等錯誤觀念影響,斬斷詐騙犯罪代際傳(chuan) 遞,幫扶改造有涉電信網絡詐騙前科及潛在犯罪人員,還需疏堵結合,久久為(wei) 功。
“一方麵,確實還存在一批‘死磕到底’的電信網絡詐騙人員,不僅(jin) 潛逃境外,而且不斷翻新詐騙手法,打擊整治還存在難度;另一方麵,‘詐騙不可恥’‘先搞到第一桶金再說’等錯誤觀念還有一定影響。”安溪縣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地公安民警表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仍然高位運行,打擊幕後操縱者較難,而且境外窩點招募國內(nei) 人員的需求旺盛,緬北窩點人員大量被勸返的情況下,又出現了詐騙團夥(huo) 出重金繼續招募、窩點轉移到東(dong) 南亞(ya) 其他國家、外流人員歸國後在境內(nei) 重新設立窩點等新動向。
多位基層幹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些年輕人受利益驅動鋌而走險,勸返回來後要加大對其幫扶力度,包括進行職業(ye) 技能培訓,提供更多就業(ye) 崗位,進行心理疏導等,幫助其重塑價(jia) 值觀,引導其走上自食其力、誠實勞動的道路。
安溪縣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采取了更多幫扶措施,逐漸鏟除電信網絡詐騙土壤,包括在全縣中小學開展誠信教育,編寫(xie) 誠信鄉(xiang) 土中小學生必修課教材;加強就業(ye) 幫扶,引導他們(men) 從(cong) 事電商、茶葉、滕鐵等特色產(chan) 業(ye) ,絕大多數人員通過誠實勞動走上了正軌;探索由政府購買(mai) 服務、免費引導其入學接受職業(ye) 教育,在當地3所職業(ye) 技術學校開展試點,對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ye) 生進行免費技能培訓,防範“一腳離開校門、一腳誤入歧途”情況。(記者鄭良、王成、吳劍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