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擔當和鬥爭是一種責任

發布時間:2022-04-01 10:4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何海根(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教研部)

  能否敢於(yu) 負責、勇於(yu) 擔當,最能看出一個(ge) 幹部的黨(dang) 性和作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擔當和鬥爭(zheng) 是一種責任,敢於(yu) 負責才叫真擔當、真鬥爭(zheng) 。”有權就有責。黨(dang) 和人民賦予領導幹部權力,領導幹部就必須對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負責。幹事擔事,是領導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jia) 值所在。領導幹部必須扛起自己的責任,磨礪和練就敢於(yu) 負責的鐵肩膀和真本領,以擔當和鬥爭(zheng) 創造無愧於(yu) 黨(dang) 和人民的業(ye) 績。

  回顧我們(men) 黨(dang) 的奮鬥史,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所取得的彪炳史冊(ce) 的偉(wei) 大成就,沒有一件是輕而易舉(ju) 就能實現的,都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身許黨(dang) 許國、報黨(dang) 報國,把擔當和鬥爭(zheng) 作為(wei) 一種責任,真擔當、真鬥爭(zheng) ,我們(men) 黨(dang) 才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使中國擺脫近代以後的深重危機,以欣欣向榮的氣象重新屹立於(yu) 世界東(dong) 方。一切成就,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義(yi) 不容辭承擔自身曆史責任、主動擔當作為(wei) 、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取得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領導幹部必須把擔當和鬥爭(zheng) 作為(wei) 一種責任,敢於(yu) 負責、勇於(yu) 擔當。

  把擔當和鬥爭(zheng) 作為(wei) 一種責任,就要在機遇麵前主動出擊、開拓進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我們(men) 就能夠更好前進。”曆史從(cong) 不等待猶豫者、懈怠者,隻會(hui) 眷顧奮進者、搏擊者。寶貴機遇稍縱即逝,觀望、徘徊隻會(hui) 錯失良機,唯有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把機遇牢牢抓在手中,及時轉化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良策、改善人民生活的良方,才能避免錯失機遇的遺憾。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一係列新的機遇。要以新眼光新思路新辦法發現機遇、用好機遇,爭(zheng) 取實現更大突破。

  困難是檢驗領導幹部有沒有擔當和鬥爭(zheng) 精神、是不是敢於(yu) 負責的試金石。幹事創業(ye) ,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總會(hui) 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改革發展穩定的問題、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推諉和逃避,不僅(jin) 不能解決(jue) 問題,反而會(hui) 讓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燃燈者”鄒碧華,在司法改革中勇當奮楫者,詮釋對黨(dang) 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時代楷模潘東(dong) 升,麵對重大案件、突發危機從(cong) 不退縮,一句“黨(dang) 員幹部就應該衝(chong) 鋒陷陣”,生動展現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擔當和鬥爭(zheng) 精神。領導幹部要以為(wei) 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的責任感直麵工作中的困難,敢於(yu) 啃硬骨頭,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步步解決(jue) 難題。凡是有利於(yu) 黨(dang) 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難、義(yi) 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jue) 地幹,在攻堅克難中打開工作新局麵。

  在風險麵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也是把擔當和鬥爭(zheng) 作為(wei) 一種責任的直接體(ti) 現。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有不少風險需要防範化解,還要應對來自自然界的風險。麵對一係列風險,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zheng) 是不切實際的,得“軟骨病”、患“恐懼症”是無濟於(yu) 事的。果斷出手,該鬥爭(zheng) 時就鬥爭(zheng) ,才能化險為(wei) 夷、求得發展。領導幹部要科學研判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加強鬥爭(zheng) 曆練、增強鬥爭(zheng) 本領,麵對風險臨(lin) 陣不亂(luan)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開展鬥爭(zheng) ,負起該負的責任,不斷在新征程上創造新業(ye) 績。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