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症日:如何擁抱來自“星星的孩子” ?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張依琳)他們(men) 生活在我們(men) 的身邊,卻有一顆隻能看見自己世界的心;他們(men) 對其他事物漠不關(guan) 心,卻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專(zhuan) 注許久。他們(men) 就是“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中國孤獨症兒(er) 童數量超過200萬(wan) 。如何及時發現與(yu) 治愈自閉症兒(er) 童,擁抱“星星的孩子”?
我國12歲以下自閉症兒(er) 童或超200萬(wan)
如何及早發現孤獨症?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2019年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複行業(ye) 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0.7%,當年已約有超1000萬(wan) 自閉症譜係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er) 童約有200多萬(wan) 人。
北京市海澱醫院精神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汪靜介紹,自閉症的主要症狀包括社交和語言障礙,以及重複刻板行為(wei) 。
發現孩子沒有或很少目光交流,語言交流不暢,總是不合群,一個(ge) 人在角落裏麵玩,有奇怪動作和興(xing) 趣時,就需要重視了。
醫生表示,自閉症的早期表現症狀可以總結為(wei) “五不”(“五少”)。
不(少)看:目光接觸異常,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
不(少)應:幼兒(er) 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
不(少)指:缺乏恰當的肢體(ti) 動作,無法對感興(xing) 趣的東(dong) 西提出請求;
不(少)說:多數自閉症患兒(er) 存在語言功能延遲;
不當:指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guan) 的感知覺異常,包括旋轉、排列以及對物品的持續視覺探索。
首都兒(er) 科研究所保健科主治醫師張麗(li) 麗(li) 此前也表示,在母親(qin) 哺乳或對著嬰兒(er) 微笑時,即使是三四個(ge) 月的小嬰兒(er) 也是有回應的。如果孩子聽到聲音不理、不看、不說、不笑、不能辨認,也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嗬護“星星的孩子” 家長如何做?
汪靜介紹,麵對自閉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線,做好早篩查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需要帶孩子到醫院,由專(zhuan) 業(ye) 的醫生進行診斷。
目前治療自閉症沒有特效藥物,而是采用社交訓練,如果不進行幹預,這部分孩子可能很難融入社會(hui) 、適應社會(hui) 。一定要早發現,早幹預。
張麗(li) 麗(li) 也強調,幹預越早越好,確診患兒(er) 立即幹預毋庸置疑。家長不要抱著“等一等”“再看一看”的想法,無論診斷或疑似診斷孤獨症,都應該盡早幹預。
汪靜介紹,自閉症有一些防治措施,如加強圍產(chan) 期衛生保健,實行優(you) 生優(you) 育;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氣氛;向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ang) 孩子的聽說能力,改善他們(men) 的語言功能;對孩子的嚐試,家長不應過早幹預,應給予恰當的鼓勵;動員孩子幫忙做家務,選擇容易掌握的競技活動等等。
自閉症兒(er) 童都是天才嗎?
醫生還表示,關(guan) 於(yu) 自閉症,不少人都存在一定的誤區:
——自閉症是精神病嗎?
許多人把自閉症當成精神病,對自閉症患者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拒絕和他們(men) 交往。實際上,自閉症患者單純、善良,隻是有時候可能表達的方式和正常人有所不同。
——自閉症患者不能正常上學?
自閉症患者的最佳幹預時間是2-6歲,隻要及時發現,早期科學幹預,接受正規的治療和康複訓練,自閉症兒(er) 童完全可以正常上學。
——自閉症兒(er) 童是天才?
實際情況是自閉症人群裏擁有某方麵天賦的人不及千分之一,有50%左右的自閉症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多給自閉症孩子關(guan) 愛和理解是對孩子最好的。
——自閉症長大後自己會(hui) 好?
自閉症不僅(jin) 不會(hui) 隨著時間自己變好,並且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某些表現隻會(hui) 越來越嚴(yan) 重,最終使孩子逐漸喪(sang) 失獨立自理的能力。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種傾(qing) 向,一定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尋求專(zhuan) 業(ye) 的治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