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 如你所願!春和景明 緬懷先烈
央視網消息:春色漸暖芳草綠,風清景明寄相思。
清明,不僅(jin) 是一個(ge) 節氣,也是一個(ge) 節日。清明是慎終追遠、懷念故人、祭祀祖先的日子,千百年來,在這生機盎然的季節,人們(men) 寄托哀思,感念先烈。
從(cong) 遵義(yi) 紅軍(jun) 烈士陵園再到渡江戰役紀念館,每一方墓碑都鐫刻著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棟建築都見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
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無數革命誌士用生命扛起中華民族的脊梁,這才換來“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的錦繡中國。
時值清明,我們(men) 緬懷英烈,更希冀未來。銘記,以傳(chuan) 承之意誌;致敬,以今日之中國。
清明時節憶先烈,青鬆翠柏守英魂。現在我們(men) 看到的是坐落於(yu) 貴州遵義(yi) 湘江河畔小龍山上的遵義(yi) 紅軍(jun) 烈士陵園,氣勢雄偉(wei) 磅礴的紅軍(jun) 烈士紀念碑象征著紅軍(jun) 烈士的不朽功績。陵園內(nei) 集中安葬著1935年紅軍(jun) 長征時在遵義(yi) 犧牲的紅軍(jun) 戰士,小龍山也被遵義(yi) 人民習(xi) 慣稱為(wei) 紅軍(jun) 山。青山埋忠骨,史冊(ce) 載功績。每年清明節,遵義(yi) 社會(hui) 各界人士都會(hui) 自發來到紅軍(jun) 山,獻上一束束鮮花,以此來祭奠長眠於(yu) 此的紅軍(jun) 英烈,緬懷革命先輩們(men) 的光輝業(ye) 績。
現在我們(men) 看到的是位於(yu) 江蘇淮安的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1943年春,侵華日軍(jun) 對蘇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新四軍(jun) 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的82名官兵為(wei) 了掩護群眾(zhong) 和當地機關(guan) 安全轉移,在劉老莊和一千餘(yu) 日寇進行殊死血戰,斃敵170多人,終因寡不敵眾(zhong) 全部壯烈犧牲。抗戰勝利後,這支英雄的連隊被命名為(wei) “劉老莊連”。
今年因為(wei) 疫情,陵園在清明期間並沒有對外開放,但工作人員仍像往常一樣開展祭奠,向為(wei) 這片土地獻出生命的烈士們(men) 表達深深的敬意。
現在鏡頭中的是位於(yu) 安徽省合肥市的渡江戰役紀念館,這裏曾是渡江戰役的總前委所在地。正值清明,合肥市民來到紀念館參觀悼念,重溫曆史、緬懷英烈,朵朵鮮花寄托著哀思、表達著崇敬。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jun) 百萬(wan) 雄師在西起江西湖口,東(dong) 至長江江陰的千裏戰線上,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了渡江作戰,三百多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冒著炮火支援前線。解放軍(jun) 一舉(ju) 突破長江天險,為(wei) 解放全中國創造了條件。
這裏是雲(yun) 南昆明的滇池,在湖畔的西山上,蒼鬆翠柏之中聳立著一座紀念碑,這就是“南洋華僑(qiao) 機工抗日紀念碑”。
抗日戰爭(zheng) 爆發後,沿海港口相繼淪陷或為(wei) 日軍(jun) 封鎖,滇緬公路成為(wei) 中國抗戰國際物資進出生命線。當時,3000餘(yu) 名南洋華僑(qiao) 毅然放棄海外安逸優(you) 越的生活,先後分9批回到國內(nei) 。他們(men) 頂著日機狂轟亂(luan) 炸,在蜿蜒陡峭的滇緬公路上夜以繼日搶運軍(jun) 需和兵員,維修車輛,運輸救國。赤子功勳,曆史銘記,他們(men) “國家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民族忠魂也被譽為(wei) 僑(qiao) 界榮光。
這裏是江西上饒的懷玉山。1934年7月,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北上抗日先遣隊深入閩浙皖贛諸省國民黨(dang) 統治地區,曆時6個(ge) 多月,行程5000餘(yu) 裏。1935年1月,在彈盡糧絕、冰天雪地裏浴血奮戰20多天後,近千名紅軍(jun) 戰士血灑懷玉山,方誌敏在這裏被俘。清明時節,不少群眾(zhong) 來到懷玉山誦讀《可愛的中國》,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哀思。
如今的懷玉山,正如方誌敏烈士所憧憬的那樣: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