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十裏不同風 百裏不同俗

發布時間:2022-04-06 09: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十裏不同風 百裏不同俗

  ——電視劇中的地域文化風

  作者:楊 慧(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產(chan) 業(ye) 係講師)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同的地理、氣候、曆史等因素滋養(yang) 出了各個(ge) 地域不同的風土人情。在近年我國的電視劇創作中,豐(feng) 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成為(wei) 一抹亮色。《山海情》展現寧夏西海固的風土人情,不少觀眾(zhong) 跟著劇中人物學起了西北方言;《覺醒年代》對百年前北平風雲(yun) 變化、群星燦爛的書(shu) 寫(xie) ,令許多青年心向往之;《裝台》的陝西味道如同一碗帶勁兒(er) 的油潑麵;《心居》的上海氣息則像甜鹹交織的本幫菜,甚至連《你是我的榮耀》《二十不惑》等年輕化和偶像化的作品,也引入一定的地域文化元素,將故事的空間感和時代感勾勒分明。

  豐(feng) 富的地域元素融進電視劇,不僅(jin) 為(wei) 電視劇藝術的視覺空間增加了層次和變化,也為(wei) 電視劇的現實質感增加了厚度和力度,而更重要的是,地域特色文化也借助電視劇得到了有力傳(chuan) 播。

  典型人物仍需要典型環境

  在一些現實題材創作中,都市景觀異曲同工,經常以化名和相似的高樓大廈出現,許多地域空間成了一種文化“飛地”,被觀眾(zhong) 吐槽為(wei) “懸浮劇”。這與(yu) 其蒼白的地域空間表達不無關(guan) 係。其實在我國電視劇傳(chuan) 統中,地域文化一度是重要特色。尤其是在很多省份還沒有衛星頻道,或省級衛星頻道尚未具有全國影響力,各省市電視台多依靠自產(chan) 自銷的時候,各地電視台播出的節目內(nei) 容以服務本地區觀眾(zhong) 為(wei) 主。重慶電視台的《傻兒(er) 師長》《山城棒棒軍(jun) 》,廣東(dong) 電視台的《公關(guan) 小姐》,大連電視台的《籬笆·女人和狗》《軲轆·女人和井》等,往往以本地域為(wei) 故事發生地,以當地故事為(wei) 主要內(nei) 容,鋪陳當地的社會(hui) 麵貌和生活細節。

  後來,省級衛視逐漸成為(wei) 各省市電視台中最有分量的播出渠道。隨著它們(men) 的影響力逐漸覆蓋全國,其運營定位也從(cong) 此前的追求地方特色,轉而打開視野著眼全國。非公有資本進入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ye) 的門檻降低,影視行業(ye) 製播分離成為(wei) 流行。而專(zhuan) 司節目生產(chan) 的影視公司要服務於(yu) 全國電視台的節目需求,創作生產(chan) 時多將尋找全國觀眾(zhong) 文化共性的優(you) 先級放到挖掘地域元素的前麵。之後,IP、流量明星等商業(ye) 元素引入,部分影視劇生產(chan) 成本更多地向大IP的版權費和流量明星的片酬傾(qing) 斜。為(wei) 了節約成本,一些作品將拍攝場麵集中於(yu) 幾個(ge) 簡單的室內(nei) 空間,導致真實的地域景觀缺席,不同城市的複雜簡化成了樣品間般的住所或辦公室,電視劇的地理空間逐漸成了承載故事的簡單舞台。

  恩格斯指出:“現實主義(yi) 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地域文化是一套複合的意義(yi) 係統,不僅(jin) 包括自然環境、風俗禮儀(yi) 、日常習(xi) 慣,還包括在此之上的世間百態。在一段時間裏,電視劇對地理空間表達的簡化和單一化,給創作帶來了一種文化、美學和意義(yi) 的空洞。這一現象,引發了從(cong) 業(ye) 者的關(guan) 注和深思。

  鄉(xiang) 土鄉(xiang) 音引發情感共鳴

  工業(ye) 化、城鎮化不能割斷鄉(xiang) 土鄉(xiang) 音。近年來,“鄉(xiang) 情”在文藝作品中被屢屢提及。具體(ti) 到電視劇領域,創作者越來越重視對地域特色的運用。從(cong) 北上廣到東(dong) 北西北、東(dong) 南西南,都成為(wei) 作品描摹的地域空間,勾起了觀眾(zhong) 別樣的“鄉(xiang) 情”。

  北京作為(wei) 首都,曆來是電視劇對地域空間的重點表現對象。近幾年,《芝麻胡同》《鬢邊不是海棠紅》等京味電視劇以醬菜、京劇等作為(wei) 作品的核心意象,鞏固著人們(men) 對北京曆史變遷和文化積澱的印象。同樣是具有時代感的作品,《覺醒年代》拓展了電視劇對老北京的空間呈現。作品中,北大紅樓、長辛店、陶然亭等曆史地標頻繁出現,甚至大柵欄的土、箭杆胡同的牆磚、陳獨秀院裏的葡萄架子都精心布置,力圖還原當年風貌。而《我在他鄉(xiang) 挺好的》《小歡喜》《什刹海》等電視劇則塑造了一個(ge) 今日北京。其中既蘊含傳(chuan) 統京味,也充滿大都市的現代化氣息。天南地北的中國人聚集於(yu) 此,從(cong) 不同層次、多個(ge) 維度交織譜寫(xie) 出當下北京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底蘊。

  同為(wei) 一線城市,電視劇對上海的地域特色卻給予了截然不同的呈現。一類是《隱秘而偉(wei) 大》《老中醫》中的舊時上海,是明槍暗箭的諜影戰場,是燈紅酒綠的十裏洋場,是裏弄街坊的煙火氣,是江南文化和黃梅雨季共同暈染出的上海曆史氣息。一類是今日上海,是具有商業(ye) 氣息的潮流都市,在《歡樂(le) 頌》《安家》《三十而已》中是奮鬥者的夢想地,也是時尚文化的展示台,更是不同社會(hui) 階層的日常生活的顯示屏。

  除了北京、上海的大都市景觀所折射的時代變遷,電視劇中更廣闊的地域塑造則呈現了差異化的中國故事,刻畫了中國天南地北的風貌。提起電視劇中的東(dong) 北,人們(men) 常常想起《鄉(xiang) 村愛情》係列。其實電視劇對東(dong) 北的呈現早已超越了鄉(xiang) 村喜劇的層麵,向多元方向發展。《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裏的東(dong) 北有熱氣騰騰的澡堂,《老酒館》中的東(dong) 北有“落地為(wei) 兄弟,何必骨肉親(qin) ”的豪爽,《人世間》裏東(dong) 北一家人的悲歡離合中有真摯的情感,電視劇既有東(dong) 北的小溫暖,也有東(dong) 北的大氣韻。從(cong) 《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到《裝台》《山海情》,西北的黃土高原、八百裏秦川的風光在電視劇中流淌,打動觀眾(zhong) 的既有《裝台》裏西安城中村的苦辣酸甜,也有《山海情》裏寧夏西海固的滄桑巨變。《都挺好》中蘇州評彈聲潺潺,《風犬少年的天空》裏重慶人爬坡上坎,給予觀眾(zhong) 視聽上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新鮮感,並對地域文化產(chan) 生親(qin) 近感。

  地域文化在電視劇中的複蘇與(yu) 社會(hui) 發展密不可分。我國居民隨工作與(yu) 生活流動性增加,加上旅遊業(ye) 的發展與(yu) 互聯網的便捷,對於(yu) 觀眾(zhong) 來說,許多他鄉(xiang) 的風景不僅(jin) 沒有陌生性和隔閡感,反而更具新穎性和感染力。當帶有方言口音的電視劇引起了觀眾(zhong) 學習(xi) 方言的興(xing) 趣,當具體(ti) 的劇集拍攝地成為(wei) 絡繹不絕的網紅打卡景點,我們(men) 感受到廣大觀眾(zhong) 對結合地域文化的電視劇作品的喜聞樂(le) 見,感受到人民群眾(zhong) 對祖國大地的熱切情感。

  藝術價(jia) 值與(yu) 文化價(jia) 值相得益彰

  地域文化在電視劇中的崛起,首先體(ti) 現的是電視劇在視覺藝術層麵的高質量提升。隨著我國電視劇工業(ye) 化水平提升,以及觀眾(zhong) 對優(you) 質電視劇的需求與(yu) 日俱增,電視劇視覺的豐(feng) 富化,成為(wei) 電視劇質量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精品化的一個(ge) 表征。而這種精細化並不隻是電腦特效或鏡頭語言的提升,還在於(yu) 畫麵的信息內(nei) 容本身。藝術來源於(yu) 生活,電視劇又是一種高度親(qin) 近日常生活的傳(chuan) 媒藝術。我國國土幅員遼闊本身帶來的“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正是豐(feng) 富畫麵、多元視覺元素的資源寶庫。地域文化在電視劇中展現,為(wei) 電視劇的空間景觀提供了更多差異化的、新穎的內(nei) 容和細節,形成了視覺美學上的豐(feng) 富層次。

  除了作為(wei) 視覺的空間景觀,地域文化同時也可以是聽覺效果的源泉。電視劇的台詞對白,根據地方方言加以調味,地道的俗語,親(qin) 切的鄉(xiang) 音,融進了電視劇的聽覺係統,既是對電視劇文本詞語的豐(feng) 富,也增加觀眾(zhong) 聽覺上的新鮮感。而地域音樂(le) 元素比如地方戲曲等,也被征用進了電視劇的聲音係統裏,《都挺好》的蘇州評彈每次出現不僅(jin) 符合人物情緒,還將蘇州風味浸潤開來,《覺醒年代》在陳獨秀、李大釗發傳(chuan) 單的情節中搭配京劇《挑滑車》的段落,不僅(jin) 烘托故事氣氛,還渲染了情緒。

  地域文化還是豐(feng) 富的故事素材庫。我國各地曆史文化有太多值得書(shu) 寫(xie) 之處,《雞毛飛上天》的義(yi) 烏(wu) ,《山海情》的西海固,都宛如一本曆史書(shu) ,裏麵記錄著中華兒(er) 女走過的歲月。此外,衣食住行作為(wei) 地域文化的又一表征,也為(wei) 電視劇增加了不少滋味。《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的凍梨,《裝台》裏的肉夾饃和胡辣湯,都令觀眾(zhong) 食欲大動、心向往之。

  總的來說,地域文化不僅(jin) 讓電視劇在藝術上更豐(feng) 富、細膩、真實、接地氣,在文化上,地域文化與(yu) 電視劇的融合,對於(yu) 宣傳(chuan) 我國各地的豐(feng) 富文化、增加我國各地的文化交流、傳(chuan) 承我國各地的文化傳(chuan) 統起到了積極作用。借助電視劇傳(chuan) 播,地域文化能夠加強人們(men) 與(yu) 家鄉(xiang) 、地域、國家的精神聯係,從(cong) 而建立起更深邃的文化認知和感情聯結。我國當前電視劇對地域文化的呈現還有頗多可以挖掘和提升的空間,相信隨著創作的深耕,會(hui) 出現更多運用地域文化的精品力作,講出更真實鮮活的中國故事,傳(chuan) 遞更濃厚豐(feng) 富的中國情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