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天價殯葬費”,該治治了

發布時間:2022-04-12 09:51: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北京一醫院收“天價(jia) ”殯葬費?涉案公司將被立案調查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太平間收取天價(jia) 殯葬費的輿情引發熱議。一位北京市民將不幸離世的家屬遺體(ti) ,送往上述醫院太平間暫存等待火化,短短3天時間,收到了38750元的“天價(jia) 賬單”,讓人直呼“死不起”。

  三天三萬(wan) 八千多,相信對大部分北京市民來說,這個(ge) 殯葬費標準都會(hui) 讓人難以承受。不過,價(jia) 錢雖然貴,收費方倒是提供了價(jia) 目清晰的“殯儀(yi) 服務項目收費確認單”,收費項目一清二楚,似乎是明碼標價(jia) 、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當然,這個(ge) 收費確認單禁不起細思量。

  首先,這筆天價(jia) 殯葬費裏,包含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項目。例如頗令家屬和網友不解的、標價(jia) 600元的“供飯服務”,這是在收取逝者等待火化期間的夥(huo) 食費嗎?還有標價(jia) 5990元的沐浴spa服務,為(wei) 逝者整理儀(yi) 容擦拭身體(ti) 可以理解,但收取如此高額的費用,令人難以接受。

  質疑這些收費細目,其實隻具有個(ge) 例上的意義(yi) ,監管部門可以據此查處有關(guan) 責任方,這些收費項目也可能被取消。但是,對“天價(jia) 殯葬費”的質疑由來已久,幾成全國各地的普遍性現象。如果不從(cong) 根本上反思“天價(jia) 殯葬費”問題的症結,這些花式名目極有可能改頭換麵重出江湖,壓在人們(men) 頭上的沉重殯葬負擔也很難得到根治。

  當前,殯葬行業(ye) 裏實際提供殯葬服務的,大多以市場主體(ti) 的形式出現,表麵上看殯葬服務是市場行為(wei) ,買(mai) 賣自願。但實際上,大多數地方的殯葬業(ye) 服務行業(ye) 都是一種亦政亦商的半市場格局,本質上是一種行政壟斷性質的授權經營。據知情人透露,一個(ge) 三甲醫院的太平間一年的承包經營權,經過層層轉包,到實際運營的公司手中成本動輒數百萬(wan) 元,這些公司能不巧立名目收取逝者家屬高額費用嗎?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無法規避的自然規律,這些事項也構成公共服務的基本內(nei) 涵。但現實中,殯葬行業(ye) 的行業(ye) 生態與(yu) 體(ti) 製問題重重。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等相關(guan) 部門都出台過殯葬服務指導價(jia) 的規定,但在執行層麵五花八門,一些執行政府指導價(jia) 的服務項目供給嚴(yan) 重不足,而號稱市場化運作的殯葬服務價(jia) 格卻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且讓人沒有選擇與(yu) 比較的權利,這種格局是不正常的。

  治理“天價(jia) 殯葬費”亂(luan) 象,不能僅(jin) 靠輿論監督來推一下動一下,殯葬領域的改革也不能再“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項改革,要說難也不難,市場經濟是競爭(zheng) 經濟,隻要破除殯葬服務行業(ye) 的壟斷性經營,讓更多的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其中,使人們(men) 擁有現實的、便捷的殯葬服務選擇權,市場機製自然會(hui) 倒逼經營者提供更多元、更高效、更優(you) 質的服務,而那些巧立名目漫天要價(jia) 的公司也不用監管部門去查處,就會(hui) 被市場自然淘汰。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殯葬文化是中國人道德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獨特的社會(hui) 倫(lun) 理資源。我們(men) 不能任由天價(jia) 殯葬費逼著人們(men) 做一道道德選擇題。天價(jia) 殯葬費亂(luan) 象,該治治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