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 家長如何做好幼兒心理陪伴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洪秀敏(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
疫情期間,孩子居家生活、學習(xi) ,考驗著家長的育兒(er) 能力。特殊時期,除了要關(guan) 注孩子的身體(ti) 健康,家長更要關(guan) 注孩子的心理狀況,給予更多的愛和支持,做好心理陪伴。
保持自身情緒穩定,做好情緒示範。孩子常通過觀察父母的情緒和行為(wei) ,感受到父母的情緒反應及態度,並不由自主地習(xi) 得父母的應對方式。因此,家長應做好情緒示範和自我管理,及時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麵前呈現出穩定、積極而有力量的一麵,通過言傳(chuan) 身教讓兒(er) 童正確認識疫情,減輕其恐慌、焦慮等情緒。
關(guan) 注孩子心理狀態,應鼓勵情緒表達。疫情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孩子也會(hui) 出現一些被約束的抗拒和焦慮情緒,家長不應采取嗬斥、嚇唬等方式,給孩子增加額外的焦慮和壓力,而應該給予理解,保持耐心,關(guan) 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支持和鼓勵孩子以他們(men) 的方式表達內(nei) 心的想法和感受,及時疏解不良情緒。
豐(feng) 富親(qin) 子互動活動,密切親(qin) 子溝通。規律有序的生活是保持心理狀態穩定的重要部分。可有規律安排適合的室內(nei) 鍛煉,帶孩子發現一兩(liang) 項喜歡的運動;與(yu) 孩子共同完成簡單的家務挑戰,提升勞動意識和自信心;陪伴孩子玩玩具、看書(shu) 、做遊戲、聽音樂(le) ,享受親(qin) 子互動和共同遊戲的快樂(le) 。
做好健康上網監護,減少網絡依賴。很多家長把電子產(chan) 品當成“哄娃利器”,孩子一哭鬧就給看手機上的動畫、遊戲,久而久之孩子對網絡的依賴性也逐漸增強。為(wei) 防止居家期間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chan) 品,家長要以身示範,不讓孩子“有樣學樣”,要和孩子共同約定每天玩的時間與(yu) 時長,一旦確定規則就要堅持把控,讓孩子知道有規矩就要遵守,鍛煉意誌力。
養(yang) 成健康生活習(xi) 慣,有利於(yu) 增強抗疫信心。生活即教育,利用特殊時期開展自然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可采用鼓勵和適當強化的方式幫助孩子養(yang) 成正確洗手、佩戴口罩等良好習(xi) 慣,通過一些健康知識小故事讓孩子認識到養(yang) 成健康衛生習(xi) 慣的重要性。同時,可通過一起閱讀新聞報道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疫情信息和身邊的抗疫事件,認識生命的價(jia) 值,了解醫護人員的辛勞付出,樹立大家共克時艱必將戰勝疫情的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