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魯班工坊”,攜工匠精神走向世界

發布時間:2022-04-13 10: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王美瑩

  編者按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改善職業(ye) 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chan) 教融合辦學體(ti) 製,增強職業(ye) 教育適應性”。今天,我國已建成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職業(ye) 學校,在職業(ye) 教育走出去的道路上進行積極探索,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等提供了技術服務與(yu) 人才支持。其中,“魯班工坊”等品牌已經具有一定國際影響。

  近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多次在不同的重大外交場合,就“魯班工坊”建設作出重要論述。我們(men) 邀請天津、深圳、濟南等地的職業(ye) 院校代表講述職業(ye) 教育國際化合作的故事與(yu) 經驗,共同探討中國職業(ye) 教育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為(wei) 促進國與(yu) 國之間民心相通、助力各國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2月5日、2月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分別會(hui) 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紮帕羅夫時,都提到了“魯班工坊”,這讓天津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教師王琳感到由衷喜悅。

  他還記得2018年7月,自己剛接手泰國“魯班工坊鐵院中心”建設時的一個(ge) 小插曲。泰方一位校長問他:“咱們(men) 的‘魯班工坊’啟動運營時,魯班來不來?”王琳笑了,他向對方講了魯班的故事,並解釋道:“魯班代表中國的職業(ye) 精神,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於(yu) 創新的工匠精神。”

  魯班,這位中國古代的傑出工匠,在中華大地家喻戶曉。如今,以魯班命名的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平台——“魯班工坊”,正在世界範圍內(nei) 為(wei) 人所熟知。

  2018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開幕式主旨講話中鄭重承諾,我國將“在非洲設立10個(ge) 魯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ye) 技能培訓”。作為(wei) 國家現代職業(ye) 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天津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圓滿完成10個(ge) 非洲“魯班工坊”建設任務。

  今天,天津已在亞(ya) 、非、歐三大洲19個(ge) 國家建成20個(ge) “魯班工坊”。職業(ye) 教育的“中國模式”,在海外熠熠生輝。

   職業(ye) 教育走出去的“天津實踐”

  2016年3月8日,由天津渤海職業(ye) 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建立的“魯班工坊”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ge) “魯班工坊”。

  一年後,“魯班工坊”登陸歐洲,在被稱為(wei) “世界工業(ye) 革命搖籃”的英國成功運營。之後,天津職教海外布局的腳步逐漸加快——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魯班工坊”實現“多點開花”,在海外建立起從(cong) 中等職業(ye) 教育到高等職業(ye) 教育再到應用本科、專(zhuan) 業(ye) 碩士,從(cong) 技術技能培養(yang) 到技術綜合應用,從(cong) 學曆教育到社會(hui) 培訓全覆蓋的職業(ye) 教育輸出體(ti) 係。

  在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內(nei) ,天津輕工職業(ye) 技術學院正加緊“魯班工坊建設體(ti) 驗館”二期的建設工作。2018年5月6日正式開放的體(ti) 驗館,至今已接待國內(nei) 外參觀者5萬(wan) 餘(yu) 人。“2018年體(ti) 驗館剛建成時,已經落成的‘魯班工坊’隻有4個(ge) 。隨著越來越多的‘魯班工坊’在一些國家落成,我們(men) 又啟動了2.0版本的展館建設方案。”天津輕工職業(ye) 技術學院副院長李雲(yun) 梅介紹。

  如今,20個(ge) “魯班工坊”承載著天津職業(ye) 教育的新理念、新成果,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為(wei) 當地學生帶去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模式、專(zhuan) 業(ye) 標準和教學資源。

  泰國留學生張明浩從(cong) 泰國“魯班工坊”畢業(ye) 後,2019年進入天津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繼續深造。張明浩說:“我在泰國‘魯班工坊’用過鐵路信號機實訓,來到中國後發現這裏有更多的高科技設備,這讓我非常激動。”

  “泰國‘魯班工坊’除了為(wei) 泰國師生提供學習(xi) 訓練外,還對東(dong) 盟國家職業(ye) 院校師生開放,目前已累計交流培訓學生8000餘(yu) 人次。”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原院長哲仁說,“從(cong) 這裏畢業(ye) 的泰國學生,除9人到本科院校深造外,其餘(yu) 均已就業(ye) 。”

  2021年10月18日,由國內(nei) 外職業(ye) 教育領域知名專(zhuan) 家組成的評估組,從(cong) 項目管理、成效經驗、特色成果等方麵對泰國“魯班工坊”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麵評估,結論顯示:泰國“魯班工坊”的建設與(yu) 發展,開創了中國職教標準、職教裝備、職教方案走出去的新模式。

   “一帶一路”上的“技術驛站”

  因地製宜、產(chan) 教協同,是“魯班工坊”建設的主要原則。

  2019年3月28日,由天津鐵道職業(ye) 技術學院、天津第一商業(ye) 學校、吉布提工商學校和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吉布提“魯班工坊”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在非洲設立的首個(ge) “魯班工坊”,一期開設鐵道運營管理、商貿等4個(ge) 專(zhuan) 業(ye) 。

  剛踏上吉布提的國土,擔任學校“魯班工坊”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的王琳就意識到了這次任務的艱巨性:吉布提的教育體(ti) 係中沒有高職層次,一切都要從(cong) 零開始。

  “有的學員要頂著40攝氏度的酷暑,徒步四五個(ge) 小時來參加培訓;英語授課溝通不便,學員們(men) 主動要求學習(xi) 中文……”回憶起在吉布提授課的日子,王琳感慨萬(wan) 千,“當地政府、院校的支持,學員的求學熱情深深地鼓舞了我,讓我更加體(ti) 會(hui) 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深意。”

  就在吉布提“魯班工坊”揭牌成立之時,一輛編組53節、滿載106個(ge) 集裝箱的列車,正行駛在由中國企業(ye) 建設的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ya) 吉鐵路上。“吉布提‘魯班工坊’成立後,我們(men) 就不用再把新招收的員工送回中國培訓了。有了人力資源支撐,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發展底氣越來越足。”作為(wei) 亞(ya) 吉鐵路的建設方和運營方之一,中土集團吉布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牛增祥對“魯班工坊”讚不絕口。

  “魯班工坊”項目啟動至今僅(jin) 5年多,建設成效已初步顯現。如今,“魯班工坊”開設的專(zhuan) 業(ye) 日益增多,已涵蓋自動化、工業(ye) 機器人、雲(yun) 計算、新能源、鐵道、動車組檢修、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通信、餐飲、物聯網等領域,為(wei) 蒙內(nei) 鐵路、亞(ya) 吉鐵路、匈塞鐵路、中泰鐵路、中老鐵路等項目培養(yang) 了一批適用性技術技能人才。

  國際人文交流的“世界品牌”

  伴隨著“魯班工坊”次第成立,囊括工程、實踐、創新和項目四大核心理念的教育部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正沿著“一帶一路”走出中國。

  巴基斯坦“魯班工坊”項目團隊與(yu) 當地8家企業(ye) 簽訂了產(chan) 教協同育人聯盟戰略合作協議;英國“魯班工坊”開設的“中餐烹飪技術”學曆教育已被納入英國國家資曆框架,課程得到英國政府財政支持,可供16歲到19歲的英國及歐盟學生免費學習(xi) ……“魯班工坊”努力為(wei) 所在國培養(yang) 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贏得當地政府和民眾(zhong) 交口稱讚。

  天津市魯班工坊研究與(yu) 推廣中心對已建成運營的“魯班工坊”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魯班工坊”建設現狀表示滿意的專(zhuan) 業(ye) 教師和學生均超過九成。

  2020年年底,72家院校、企業(ye) 、科研機構和社會(hui) 組織組成“魯班工坊”建設聯盟,研究製定“魯班工坊”建設標準,開展“魯班工坊”立項、質量監管和終止退出工作,推動“魯班工坊”在世界各地加快項目建設、提升辦學質量、擴大影響力。

  “‘魯班工坊’已經從(cong) ‘天津實踐’上升為(wei) ‘國家名片’,我們(men) 將再接再厲,將其打造成促進中外人文交流‘世界品牌’。”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

  【一線講述】

  用“四個(ge) 課堂”唱響中國職教“好聲音”

  講述人:山東(dong) 省職業(ye) 教育教學名師、濟南職業(ye) 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副院長 孫玉峰

  “孫老師,最近好嗎?要不是疫情,真想再去中國看看。”看到當年莫桑比克師資培訓班學生馬暢使用微信發來問候,我的內(nei) 心湧起暖流。

  近年來,濟南職業(ye) 學院積極助力“一帶一路”,為(wei) 共建國家培養(yang) 職業(ye) 教育師資。2017年莫桑比克職業(ye) 教育師資培訓班就是我們(men) 的重點項目之一。應莫桑比克總統紐西來校調研後的委托,我們(men) 針對30名莫桑比克職業(ye) 教育教師開展了為(wei) 期5個(ge) 月的職業(ye) 能力培訓。

  我們(men) 為(wei) 其定製了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培訓包,共建語言課堂、專(zhuan) 技課堂、職業(ye) 課堂、文化課堂這“四個(ge) 課堂”。

  語言課堂是首要。為(wei) 了讓學員們(men) 更快融入學習(xi) ,我們(men) 成立了由優(you) 秀青年教師組成的語言教學組。

  專(zhuan) 技課堂是重中之重,我們(men) 投入30餘(yu) 名教師,提供中德雙元製、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和計算機人工智能等不同方向的授課包,滿足學員們(men) 的多元需求。

  職業(ye) 課堂帶學員們(men) 走出校門,在參觀實踐中獲得提升。學員們(men) 赴青島參觀海爾集團、海信集團和青島啤酒等企業(ye) 。在返程中的交流會(hui) 上,大家深受觸動,談得最多的是“創新”。

  我們(men) 特別注重文化課堂建設,多次開展“非遺進校園”實踐體(ti) 驗活動,帶領學員們(men) 走進文化場所和非遺基地,感受中國深厚的文明底蘊。莫桑比克的學員們(men) 也在運動會(hui) 、元旦晚會(hui) 上展示了精彩的非洲舞、非洲鼓。

  從(cong) 2002年進入濟南職業(ye) 學院任教以來,隨著我國職業(ye) 教育的快速發展,我的工作節奏也從(cong) “慢慢地走”變成了“快跑起來”。之前都是我們(men) 到德國學習(xi) 先進理念,現在卻能向其他國家介紹中國的職業(ye) 教育經驗,這讓我非常自豪。待疫情穩定後,我們(men) 將繼續與(yu) 莫桑比克開展深層次交流合作,唱響中國職教“好聲音”。

  讓職業(ye) 教育助企出海、與(yu) 企同行

  講述人: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電子與(yu) 通信工程學院院長 宋榮

  “Thank you very much!”2020年12月8日,遠在非洲布隆迪外交部工作的Tharcisse通過微信,向我們(men) 學院王永學老師致謝。那段時間,他為(wei) 當地企業(ye) 苦苦尋求合作夥(huo) 伴無果,便求助於(yu) 曾經的授課老師王永學。王老師在3個(ge) 小時內(nei) 就幫他對接上了非洲地區華為(wei) 聯絡人,解決(jue) 了他的燃眉之急。

  Tharcisse與(yu) 我們(men) 學院的緣分,始於(yu) 2019年11月商務部組織的非洲法語國家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研修班。當時,來自非洲幾十個(ge) 國家的學員在深圳學習(xi) 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我校教師講授的華為(wei) 5G、寬帶接入、雲(yun) 服務等相關(guan) 課程,給學員們(men) 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學員現場就谘詢起學校的招生事宜。

  類似課程不僅(jin) 在非洲深受好評,在歐洲同樣大受歡迎。2019年,德國巴特夫登堡大學教師們(men) 到訪我校後,主動邀請我校教師前往德國授課。

  針對中國企業(ye)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時麵臨(lin) 的人才痛點,我們(men) 學院與(yu) 企業(ye) 深度合作,建設了“5G移動通信係統”“雲(yun) 服務”等一批ICT新技術領域的英文課程,加強國際人才培養(yang) 。從(cong) 2018年至今,學校累計為(wei) 保加利亞(ya) 和非洲30多個(ge) 發展中國家開展線上線下“5G移動通信係統”、數據通信、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guan) 培訓30多場,服務1000多人次。2020年,在聯合國高等教育創新中心IIOE平台上,深職院電信學院與(yu) 人工智能學院開發的5門英文在線課程,在線學習(xi) 人數突破5000人。

  目前,我們(men) 學院已在馬來西亞(ya) 、保加利亞(ya) 、德國、烏(wu) 克蘭(lan) 設立6個(ge) 漢語語言文化與(yu) 職業(ye) 教育培訓中心,構建起了從(cong) 漢語語言到通信工程等多元專(zhuan) 業(ye) 全覆蓋的國際課程、標準開發推廣體(ti) 係。我們(men) 與(yu) 馬六甲馬來西亞(ya) 技術大學合作的“中馬職業(ye) 技術教育培訓中心共建項目”,入選首批“中國-東(dong) 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項目”。

  助企出海、與(yu) 企同行。今後,我們(men) 將在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培養(yang) 一批懂漢語、通文化、精技能的“一帶一路”建設者,打造一支與(yu) 企業(ye) “同呼吸、共命運”的高水平海外本土人才隊伍。

  “未來,這樣的合作會(hui) 更多”

  講述人:雲(yun) 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對外合作交流處處長 趙林平

  近幾年,推進職業(ye) 教育國際化是我們(men) 學院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這期間,與(yu) 泰國邦帕空工業(ye) 及社區教育學院的合作讓我印象深刻。合作談判持續了兩(liang) 年多,由於(yu) 泰方換了新校長,合作差點夭折。2017年8月,我們(men) 與(yu) 泰方進行了長達一天一夜的連續談判,終於(yu) 簽下了合作協議。回想起來,真是讓人心潮起伏。

  現在,我們(men) 學院已經形成了“南供北引”的國際化發展雙布局。“南供”是指服務雲(yun) 南省“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輻射中心”建設,為(wei)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國家提供中國交通職教學曆教育;“北引”則是引進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一流交通教育資源,開展合作辦學。

  2018年5月,“中國雲(yun) 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泰國邦帕空分校”在泰國正式掛牌成立,開設了軌道交通、物流管理、汽車運用與(yu) 維修技術三個(ge) 專(zhuan) 業(ye) 。2019年5月,學院又與(yu) 泰國班塞技術學院合辦“中國雲(yun) 南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泰國班賽分校”,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zhuan) 業(ye) 。在同一個(ge) 國家辦兩(liang) 所分校,在全國高職院校中還是第一家。我們(men) 學院還獲得了泰國教育部頒發的中泰職業(ye) 教育國際合作貢獻獎。目前,泰國首屆軌道交通專(zhuan) 業(ye) 學生順利畢業(ye) 並全部就業(ye) 。

  辦學過程中,學院不忘攜手交通企業(ye) 走出去。我們(men) 協助建設的萬(wan) 象至萬(wan) 榮高速公路,提升了中國同中南半島諸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學院還聯合雲(yun) 南陽光道橋公司、巴基斯坦國立技術大學及國內(nei) 外20多所交通學校和企業(ye) ,共同成立“中-巴-阿交通職教聯盟”,依托建設緬甸滾弄大橋項目,與(yu) 多國共建海外“魯班工坊”。

  我在學院從(cong) 事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快10年了,能參與(yu) 這些國際合作項目的建立和實施,感到非常自豪。我相信,未來,這樣的合作會(hui) 更多、效果會(hui) 更好。

  【專(zhuan) 家點評】

  “一帶一路”,帶動中國職業(ye) 教育走出去

  作者:胡必亮,係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

  “一帶一路”建設的開展帶動了巨大的建設需求,進而產(chan) 生大量的人才需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廣大人民特別是年輕人,主觀上有著強烈的職業(ye) 發展訴求,但部分國家職業(ye) 教育發展水平較低,需要更多職業(ye) 培訓項目。企業(ye) 希望從(cong) 市場上得到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勞動者,提高企業(ye) 勞動生產(chan) 率;項目所在國政府也希望本國青年通過建設項目得到實際鍛煉和有效培訓,成為(wei) 推進國家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在這樣強勁的需求牽引下,我國“魯班工坊”等職業(ye) 技術培訓機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推進走向世界,花開海外。《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也提出“探索‘中文+職業(ye) 技能’的國際化發展模式。服務國際產(chan) 能合作,推動職業(ye) 學校跟隨中國企業(ye) 走出去。完善‘魯班工坊’建設標準,拓展辦學內(nei) 涵”等要求。

  職業(ye) 技術培訓機構在海外的健康快速發展除了與(yu) 經濟密切相關(guan) 外,還涉及語言學習(xi) 、民間交流、文化磨合等諸多因素。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師、學生,必須在職業(ye) 技術和管理技能培訓中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理解與(yu) 信任。經過這樣一個(ge) 過程後,受聘於(yu) 中國企業(ye) 的外國學員能更快適應生產(chan) 需求,也獲得更加積極的個(ge) 人成長。我國在其他國家進行職業(ye) 教育培訓和項目建設時,也必須學習(xi) 、理解、尊重相關(guan) 國家的法律、製度、文化等,積極融入社會(hui) 環境中,與(yu) 相關(guan) 國家及其合作夥(huo) 伴共同發展。

  “魯班工坊”項目在海外取得的良好效果,為(wei) 更多職業(ye) 教育項目走出去提供了示範。今後開展海外培訓的過程中,要加強政府指導和引導,把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wei) 基本宗旨,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ye) 、項目形成緊密良好的合作關(guan) 係,實現可持續發展。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陳建強、劉茜、嚴(yan) 聖禾、張勇、趙秋麗(li) 、馮(feng) 帆、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蔣雪豔)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