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教戲十載初心不改 河北青縣“非遺”少年梨園爭春話傳承

發布時間:2022-04-13 10: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滄州4月11日電 (王天譯 尹向平)“高仲舉(ju) 來把頭抬,李香蓮我的妻哪裏來。別說你在書(shu) 房毆罵我,你就是打我幾下也應該……”當日上午,河北省滄州市青縣百年梨園內(nei) ,“哈哈腔劇團”的小演員們(men) 正在排演戲曲《李香蓮賣畫》選段。

  “每年梨花盛開的這個(ge) 時候,我都會(hui) 帶孩子們(men) 來這兒(er) 練功、排練。”今年74歲的青縣“哈哈腔”第七代傳(chuan) 承人劉宗發說,他希望孩子們(men) 能把當地的“非遺”一直傳(chuan) 唱下去,與(yu) 戲曲藝術為(wei) 伴,收獲成長和快樂(le) 。

  “哈哈腔”是產(chan) 生於(yu) 青縣民間的一種地方戲,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1983年,劉宗發在家鄉(xiang) 青縣木門店鎮叩莊村創辦了青縣“哈哈腔”劇團,成員都是附近十裏八鄉(xiang) 的村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如今“哈哈腔”劇團已有演員、樂(le) 師56人。

  每逢春節、中秋,“哈哈腔”劇團都會(hui) 在青縣唱上十多天的大戲,演出內(nei) 容以孝老愛親(qin) 、見義(yi) 勇為(wei) 、樂(le) 善好施的曆史故事為(wei) 主,唱詞輕鬆幽默、通俗易懂,深受當地群眾(zhong) 的喜愛和歡迎。

  2006年,青縣“哈哈腔”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為(wei) 了讓“哈哈腔”能夠更好地傳(chuan) 承下去,2012年,劉宗發投資80萬(wan) 元在叩莊村修建了“哈哈腔”傳(chuan) 承示範基地,為(wei) 傳(chuan) 統的哈哈腔大舞台配套安裝了現代化設備,吸引愛好戲曲的青少年到這裏觀摩學習(xi) 。從(cong) 那時起,凡是前來學習(xi) 的孩子,劉宗發不僅(jin) 不收學費,還免費提供食宿、手把手進行指導,並安排孩子們(men) 登台表演。

  劉宗發說,10年來,到此學戲的孩子已有50餘(yu) 人。

  “隻要我的身子板兒(er) 還允許,我會(hui) 一直把戲教下去,讓更多的孩子了解非遺‘哈哈腔’,感受戲曲文化藝術的魅力。”劉宗發說。(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