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杜澤遜(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山東(dong) 大學文學院院長)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讓全國古籍從(cong) 業(ye) 者深受鼓舞。
《意見》的發布正當其時。我國是文明大國,曆史典籍浩如煙海,蘊藏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曆史和無窮的智慧,是文化自信、製度自信的根據,是繁榮新時代文化事業(ye) 、加速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巨大資源寶庫。改革開放四十餘(yu) 年來,我國古籍事業(ye) 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理應在組織機製、規模、質量、係統性、深度闡釋、數字化、普及推廣、國際化等各個(ge) 層麵更上一層樓,以適應中國國力的大幅提升,迎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到來。《意見》正是應這一曆史需求而製定的大政方略。
《意見》為(wei) 當前和今後的古籍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見》明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保護好、傳(chuan) 承好、發展好”,其根本目的是“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意見》對新時代古籍工作作了具體(ti) 部署,從(cong) 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目標三個(ge) 方麵明確了總體(ti) 要求,從(cong) 加強古籍工作領導體(ti) 製建設、強化古籍工作部門職責、匯聚古籍行業(ye) 發展合力三個(ge) 方麵指明了完善古籍工作體(ti) 係的著力點,從(cong) 提高古籍保護水平、提升古籍整理研究和編輯出版能力、加強古籍工作科學化規範化管理三個(ge) 方麵明確了提升古籍工作質量的關(guan) 鍵環節,從(cong) 挖掘古籍時代價(jia) 值、促進古籍有效利用、推進古籍數字化、做好古籍普及傳(chuan) 播四個(ge) 方麵指出了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的具體(ti) 事項,從(cong) 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古籍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法治保障、加強財稅政策支持五個(ge) 方麵指明了強化古籍工作保障的關(guan) 鍵要素。這就明確了“怎麽(me) 做”的問題。如此全麵、細致、具體(ti) 的古籍工作部署,表明了我國古籍事業(ye) 的確走上了科學的大道,必然會(hui) 指導古籍事業(ye) 取得屬於(yu) 新時代的曆史性巨大成就。
《意見》對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和人才培養(yang) 工作有深遠指導意義(yi) 。《意見》從(cong) 古籍保護、古籍整理研究、古籍出版、古籍開發利用、數字化、宣傳(chuan) 普及等各方麵做了全方位的周密部署。我們(men) 理應以《意見》為(wei) 指導,完成好國家規劃的《永樂(le) 大典》存卷係統整理工程、海外中國古籍資源調查和數字化引進工程、《十三經注疏》校勘整理工程等各項重要任務,並從(cong) 中深入闡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傳(chuan) 統美德、人文精神,從(cong) 而為(wei) 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不辜負黨(dang) 和國家對我們(men) 的培養(yang) 和信任。我們(men) 還要從(cong) 長遠出發,培養(yang) 學生,使他們(men) 熱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堅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打好古典基礎,掌握現代化工具,麵向國家急需,麵向人民需要,為(wei) 國家古籍事業(ye) 薪火相傳(chuan) 、國家繁榮昌盛作出更大貢獻。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王美瑩、杜羽、李曉東(dong) 、周洪雙、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