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規範地名管理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發布時間:2022-04-26 10:40: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竹立家(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規範地名管理是我國推進國家和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的道路、橋梁、廣場、景區等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新的城市社區、住宅區等市民生活區大量湧現,使我國社會(hui) 的現代化程度大幅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質量得到根本改善。但在現代化進程中,由於(yu) 一些地方地名管理不規範、不標準、不適宜、不精準,造成命名混亂(luan) 、混淆、重複、怪異、崇洋等不良現象。這種狀況不僅(jin) 給現代社會(hui) 商務往來、人際往來帶來麻煩和困難,而且也對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現代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造成嚴(yan) 重影響。因此,規範地名管理對新發展階段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

  隨著《地名管理條例》修訂出台和地名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不僅(jin) 使新發展階段進程中新設施、新建築物、新社區等的命名有法可依、有據可循,而且對推進國家和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全麵提升社會(hui) 的公共服務效益具有積極的意義(yi) 。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決(jue) 定了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地名命名工作龐大而繁雜,適應現代化要求,進一步完善全國統一的命名規則和標準具有極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我國社會(hui) 治理已經進入網絡化和數據化時代,規範地名管理能夠極大地提升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科學化、法治化、精準化、現代化水平。

  從(cong) 以往的經驗和教訓來看,由於(yu) 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地名命名時隨意性較大,產(chan) 生了一些不規範地名,地理標記不是很清楚,給政府管理、公共服務和群眾(zhong) 生活造成一定不便。例如,由於(yu) 一些地名混淆、相似、相近等原因,火警、治安事件、糾紛事故等突發危機的處理,可能會(hui) 造成跑錯了路,找錯了地方,導致危機處理滯緩,影響政府治理效能;一些具有曆史文化內(nei) 涵的地名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在城市建設中逐漸消失,不利於(yu) 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延續曆史文脈;還有就是一些大、洋、怪名稱,會(hui) 對文化認同、社區認同產(chan) 生不良影響。好的社會(hui) 治理需要培養(yang) 民眾(zhong) 對民族文化和社區文化的認同感,有了認同感,社會(hui) 才有凝聚力,社區才有活力。

  因此,在新發展階段,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推進地名管理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在命名中體(ti) 現中國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更好地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的需要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yi) 。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明確了地名管理應當有利於(yu)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於(yu) 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完善了地名命名更名原則和程序,強化了地名文化保護,將為(wei) 進一步規範地名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有利於(yu) 更好地發揮地名在服務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作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