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平台應以公共利益為本
作者:叢(cong) 立先(華東(dong) 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院長、教授)
近日,一封疑似“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郵件,讓中國知網及其收費標準再次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
知識是人類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進行探索的文明成果,具有公共屬性和利益屬性。將知識的公共屬性發揮出來,可以更好促進社會(hui) 進步與(yu) 調整。同時,知識的利益屬性所催生的知識產(chan) 權,如果能夠通過製度和規則發揮效用,既能保障知識權利持有者的利益,又能促進知識的創造和傳(chuan) 播,促進社會(hui) 文明進步。作品是知識的精華部分,將作品集合起來,形成作品數據庫,是人們(men) 有效利用既往發表作品進行再創作和知識交流的重要支撐。
在互聯網技術出現之前,傳(chuan) 統出版商在作品創作和傳(chuan) 播過程以及利益分配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知識傳(chuan) 播的“遊戲規則”,便於(yu) 檢索利用的包含海量作品的知識平台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而誕生。目前,在傳(chuan) 統出版商與(yu) 現代知識平台迭代的過程中,出版業(ye) 相對發達的西方國家並沒有給出知識資源整合和商業(ye) 模式創設的範式或經驗。西方國家的知識平台建設,基本上處於(yu) 傳(chuan) 統出版商和新興(xing) 網絡市場主體(ti) 以及國家知識資助機構之間各自為(wei) 政的局麵。傳(chuan) 統大型出版商通過其控製的出版資源建立了自己的知識平台,根據作品價(jia) 值的不同,選擇收費或不收費,而部分大學和學者以及相關(guan) 學術組織則基於(yu) 知識開放共享理念進行了學術作品開放存取的相關(guan) 實踐,國家知識資助機構也試圖通過資金支持的協議約定,在作品開放獲取方麵做出努力。
與(yu) 之相比,我國在作品資源的知識平台建設上充分發揮了製度特色和後發優(you) 勢。我國現代版權製度體(ti) 係與(yu) 版權產(chan) 業(ye) 的發展,基本上伴生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視作品的平台化集合並發揮其社會(hui) 功能。我國基於(yu) 作品數據庫整合建設的知識平台,不但得到了政策和法治方麵的保障,也得到了政府相關(guan) 公共項目的大力扶持,還得到了廣大作品權利人的支持和理解。因此,我國在相對較短時間內(nei) 高效率形成了以中國知網為(wei) 代表的知識平台。這樣有價(jia) 值的知識平台,對於(yu) 知識創作者、傳(chuan) 播者、使用者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客觀說來,由於(yu) 我國知識平台建設還處於(yu) 探索發展階段,在商業(ye) 模式與(yu) 社會(hui) 功能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中,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價(jia) 值和使命所在,會(hui) 存在舍本逐末、過於(yu) 追求商業(ye) 利益的情況。部分知識平台在輸掉眾(zhong) 多版權官司並經曆了社會(hui) 輿論廣泛質疑之後,近期又在數據庫授權費方麵與(yu) 使用單位發生高價(jia) 爭(zheng) 議,說明其並沒有重視自身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並痛定思痛予以解決(jue) 。
知識平台應切實尊重我國已經成熟的版權保護和市場競爭(zheng) 規製等方麵的法律法規,積極維護社會(hui) 公共利益,解決(jue) 其收錄作品的版權授權並向權利人支付報酬,規範其數據庫的授權使用費收費標準,整改作品相似度檢測服務的黑灰亂(luan) 象。如果知識平台不能有效解決(jue) 上述問題並進行有效整改、規範經營,其發展將會(hui) 麵臨(lin) 很大掣肘,甚至陷入困境,不但會(hui) 為(wei) 自身經營帶來麻煩,也會(hui) 給社會(hui) 知識資源整合和有序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不利於(yu) 維護整體(ti) 社會(hui) 利益。
知識平台不單單是商業(ye) 化的經營平台,更是社會(hui) 化的知識資源平台。商業(ye) 性是知識平台運營得以存在並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但絕不是唯一追求。知識平台的商業(ye) 價(jia) 值實現,不應超出必要的限度,必須將公共性、利益性、開放性、規範性作為(wei) 基本原則予以遵守。公共性是最根本的價(jia) 值追求,保證公共屬性和社會(hui) 服務職能是立身之本。利益性是實現發展的需要,實現利益均衡是其中應有之義(yi) 。開放性是生命和活力的源泉,開放共享才能體(ti) 現價(jia) 值。規範性是長久之道,規範經營和服務才能贏得尊重。隻有這樣,平台經營方才能把知識平台作為(wei) 知識資源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與(yu) 利益屬性均衡發揮出來,成為(wei) 有利於(yu) 知識生產(chan) 、傳(chuan) 播和利用的知識集成與(yu) 分發平台,成為(wei) 真正造福社會(hui) 、促進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