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生態旅遊路越走越寬

發布時間:2022-04-28 09:4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個(ge) 村真是欣欣向榮啊。扶貧和振興(xing) 要銜接上,這邊是鞏固扶貧成果,這邊是邁出振興(xing) 第一步。過去身在寶山空手而歸,現在身在寶山碩果累累。大葉茶發展起來了,下一步就是生態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在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上下功夫。這裏會(hui) 有一個(ge) 光明的前途。”4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xiang) 毛納村考察時這樣說。位於(yu) 大山深處的這座黎族村寨,依山傍水,滿眼碧綠,良好的生態成為(wei) 其發展旅遊業(ye) 的重要優(you) 勢。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大地上綠色的種子越播越多。如今,一個(ge) 個(ge) 生態美的城市、鄉(xiang) 村,成為(wei) 人們(men) 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也成為(wei)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亮麗(li) 風景,越來越多的地方“吃生態旅遊飯,走綠色發展路”。

  做好山水文章

  “舊說天下山,半在黔中青。”貴州省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其麵積的9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山地省”。山高穀深、溝壑縱橫,重重大山曾是阻礙貴州發展的屏障。大山也是貴州獨特的符號與(yu) 標誌,這裏有神秘梵淨,也有磅礴烏(wu) 蒙,它們(men) 共同在貴州大地上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山川景觀,正是做山水文章的好素材。

  思路一變天地寬。貴州有著良好的生態優(you) 勢,是全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chan) 數量最多的省份。貴州充分利用後發優(you) 勢,把旅遊業(ye) 打造成展現其生態環境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十三五”以來,貴州將旅遊業(ye) 作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並著力打造生態旅遊品牌。貴州省將大旅遊、大生態作為(wei) 發展“長板”,通過發展生態旅遊助力行業(ye) 轉型升級,帶動綠色經濟發展,實現景美民富的美好願景。經過幾年的發展,“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已成為(wei) 旅遊業(ye) 界響當當的品牌。世界著名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推出的2020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貴州成為(wei) 中國唯一入選地區。這個(ge) “山地公園省”正成為(wei) 近悅遠來的宜居家園、旅遊樂(le) 園。

  2021年,青海省印發《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行動方案》,並編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青海省)建設保護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建設保護規劃》等專(zhuan) 項規劃,謀劃了一批既有生態體(ti) 驗又有文化感受的精品項目,打造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區域生態旅遊大環線,將生態旅遊文章越做越大。

  近年來,以貴州、青海為(wei) 代表的中國中西部很多地區依靠當地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yang) 、沙漠旅遊等生態旅遊,掀起西部旅遊熱,實現了旅遊業(ye) 發展的“彎道超車”。攜程發布的《2022清明小長假出遊洞察》顯示,今年清明假期,西部旅遊領先東(dong) 部恢複,重慶、西安、昆明、烏(wu) 魯木齊、貴陽、綿陽、樂(le) 山等西部旅遊目的地受到遊客歡迎。東(dong) 西部旅遊目的地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東(dong) 西部旅遊發展不平衡現象得以改善。

  保護與(yu) 發展相得益彰

  日前舉(ju) 辦的“浙江省旅遊業(ye) ‘微改造、精提升’2021年度實踐案例推介”活動中,安吉縣獲評綜合實踐案例,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實踐案例獲評最佳案例。這個(ge) 三麵環山的縣城,在旅遊業(ye) 發達且競爭(zheng) 激烈的長三角地區獨具魅力,已連續3年位居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秘訣在哪?

  時間回到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在餘(yu) 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cong) 那時起,餘(yu) 村堅定踐行這一理念,關(guan) 停礦山、水泥廠,封山育林,修複環境,轉型綠色發展,從(cong) “賣石頭”轉為(wei) “賣風景”,走上了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發展之路,美麗(li) 鄉(xiang) 村一步步成為(wei) 現實。“兩(liang) 山”理念也從(cong) 餘(yu) 村走向全國,在各地落地、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位於(yu) 吉林省鬆原市的查幹湖,是中國知名淡水湖之一。曾經的查幹湖生態脆弱,上遊河流流經鹽堿地,周邊鹽堿地改造的農(nong) 田退水匯入,均對湖水造成汙染。經過係統研究,吉林省統籌左右岸、上下遊,確定了引水、修渠、利用濕地自然過濾的方案,將查幹湖與(yu) 周邊水體(ti) 通盤考慮,形成水體(ti) 自然流動的有機生態共同體(ti) 。如今,查幹湖夏有宜人風景,冬有冰湖騰魚,吸引著各地遊客。隻有水更清,才能魚更肥、景更美。查幹湖的巨變,證明了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

  近10年來,中國生態旅遊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各地積極舉(ju) 辦生態旅遊節會(hui) 活動,僅(jin) 2021年,就有江西第三屆森林旅遊節、青海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推介會(hui) 、廣西桂東(dong) 南嶺南風情生態旅遊聯盟推介會(hui) 、新疆冰雪旅遊節等,豐(feng) 富的生態旅遊產(chan) 品成為(wei) 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此外,2021年,首批5個(ge) 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冰雪旅遊大發展等,都給生態旅遊業(ye) 注入了新鮮活力。據統計,2021年,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地、林草專(zhuan) 類園、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等區域共接待遊客超20億(yi) 人次,生態旅遊遊客量已恢複至2019年的約70%。

  綠色空間不斷增加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北京市民甘萍帶孩子報名參加了一個(ge) 名為(wei) “我為(wei) 地球加點綠”的植樹節主題研學活動。在位於(yu) 昌平區的一處生態園裏,24個(ge) 家庭挖坑、栽苗、填土、澆水,種下了24棵油鬆。

  今年是全民義(yi) 務植樹運動開展41周年,愛綠、植綠、護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參與(yu) 植樹的群眾(zhong) 日益增多,且有更多青少年參與(yu) 其中。宋可供職的旅遊平台,專(zhuan) 門經營青少年戶外旅行業(ye) 務,她告訴記者,每年春季,植樹類研學活動十分受歡迎。全民參與(yu) 植樹,有效地促進了生態環境的修複和保護,擴大了城鄉(xiang) 綠色空間,也改變了人們(men) 的觀念。

  此外,全國各地持續推進拆遷治理和環境整治,在拆遷騰退地塊以及城市邊角地塊進行綠化建設,並在綠化過程中貫徹生態修複理念,實施土壤改良,因地製宜布局活動場地,滿足群眾(zhong) 不同的活動需求,建成一批口袋公園、社區公園。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已累計建設口袋公園2萬(wan) 餘(yu) 個(ge) ,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麵積約15平方米。“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為(wei) 現實。

  這些“小而精”的城鄉(xiang) 綠色空間,為(wei) 市民提供休閑、運動的場所,也是遊客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它們(men) 是生態治理的成果,見證著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它們(men) 融自然風光與(yu) 當地曆史文化於(yu) 一體(ti) ,成為(wei) 展示當地文化底蘊的載體(ti) 。

  綠色消費深入人心

  帶上便攜式餐具,已是陳晨曦做出遊準備時必不可少的一步。過去,她隻在外出用餐時為(wei) 年幼的孩子準備一套,後來,旅途中就餐時,她發現很多飯店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因而萌發了為(wei) 全家人準備便攜式餐具的想法。“既衛生又環保。”陳晨曦介紹,近幾年,身邊這樣做的同事和朋友越來越多,自己也開始有意識地在旅途中進行更多綠色消費:自備洗漱用品、拖鞋等,在一家酒店連住幾晚時,交代服務員不需每日更換床上用品,離開房間時及時斷電,點餐盡量選擇小份等。“這些其實都是很小的事情,但離不開綠色消費習(xi) 慣的養(yang) 成。”陳晨曦說。

  這是全國上下持之以恒的行動帶來的改變。

  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開展“光盤行動”,“舌尖上的浪費”明顯得到遏製,全社會(hui) 形成浪費可恥、節約為(wei) 榮的氛圍,適量點餐、理性消費、剩菜打包等逐漸成為(wei) 百姓的自覺行為(wei) 。

  長久以來,酒店業(ye) 一次性免費洗漱用品大量消耗帶來的浪費,廣受關(guan) 注。2019年7月1日起,上海酒店不主動提供“六小件”(泛指顧客入住酒店後,酒店為(wei) 顧客提供的一次性免費洗漱用品),同年9月起,廣州星級酒店也推出這一舉(ju) 措。旅遊平台飛豬數據顯示,該措施實行以後,上海、廣州近九成酒店一次性用品消耗量日均節省超30%。旅遊用品生產(chan) 商也積極轉型,有一次性牙具用品廠商開發出牙刷頭和牙刷柄可拆分的牙刷,使用後,刷頭丟(diu) 棄,刷柄回收後可用來製造垃圾桶、下水管等一般塑料製品。

  2021年12月29日,海南三亞(ya) 國際免稅城二期裏,一頭長達13米的淺藍色“抹香鯨”靜靜地躺在地上。這頭用5000隻一次性拖鞋製成的“鯨魚”,吸引了過往市民遊客的目光。中國旅遊集團發起的這項“全島一家——環保藝術計劃”公益活動,旨在呼籲人們(men) 在旅途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機關(guan) 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guan) 事務管理局聯合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並明確將有序引導文化和旅遊領域綠色消費。(尹 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