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丹青繪就鄉村振興圖(新氣象 新作為)

發布時間:2022-04-28 09:4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春風用畫筆刷綠麥田,村民用畫筆畫出美好生活。

  陽春時節,記者來到農(nong) 業(ye) 大縣河北省寧晉縣,探訪“中國工筆畫之鄉(xiang) ”——河渠鎮褚家莊村。一進村,眼前就鋪開一幅畫卷:筆直的街道幹淨整潔,牆上懸掛著古樸的木質窗欞,嵌著一張張生動雅致的工筆畫。趙豔飛一家精心嗬護的工筆畫文化大院就在這個(ge) 村莊。

  趙豔飛是當地普通農(nong) 民,多年學習(xi) 、深耕工筆畫藝術,在提升自身藝術水平的同時,堅持以“畫”育人,以畫致“富”,不斷做大工筆畫文化產(chan) 業(ye) 。近年來,寧晉縣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逐步探索出一條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文化之路。

  號準市場脈搏,“畫”出脫貧之路

  走進這座文化大院,主人正在伏案創作。“我正在畫的這幅畫,是受到了今年春晚節目《隻此青綠》的啟發,我把她們(men) 從(cong) 屏上請到了畫裏。”趙豔飛說。

  薄如蟬翼的絲(si) 絹上,一幅精美的畫作已見雛形:以臨(lin) 摹中國名畫《千裏江山圖》為(wei) 背景,一位婀娜的舞女衣袂飄飄,造型優(you) 雅。青綠山水層巒疊嶂,構思精巧。

  “這幅畫已經被預訂了。”趙豔飛笑著說,“工筆畫創作以仕女、花鳥等為(wei) 主,我們(men) 緊跟時代脈搏,創作出很多熱點題材。”他打開手機展示自己的公眾(zhong) 號視頻,“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以‘冰墩墩’為(wei) 原型的工筆作品收到很多點讚!”

  寧晉是糧食主產(chan) 區,過去農(nong) 民大多靠粗糙的雙手在“土裏刨食”,這片土地上緣何“生長”出如此精細雅致的工筆畫藝術?這位地道的農(nong) 家漢子如何走上了藝術創作之路?

  趙豔飛的父親(qin) 趙印存退休前是當地中學的美術老師,擅長畫工筆畫,他從(cong) 小耳濡目染,跟著父親(qin) 學習(xi) 工筆畫,一來二去就入迷了。

  “1998年我帶著十幾幅花鳥作品去北京潘家園,沒想到這些畫全被收購,一共賣了2000多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個(ge) 小數字。”趙豔飛說。

  畫畫可以修身養(yang) 性,還能養(yang) 家糊口,趙豔飛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市場價(jia) 值,堅定了畫畫的信心。後來弟弟趙豔文也加入進來,父子三人一門心思琢磨畫畫,邁出創業(ye) 的第一步。

  短短幾年工夫,趙家就翻蓋了新房。看到趙家用畫筆改善了生活,周邊一些鄉(xiang) 親(qin) 們(men) 把孩子送來拜師學畫。

  “當時父親(qin) 定下規矩,凡是來學畫的分文不收,要特別關(guan) 照殘疾人等。來時兩(liang) 隻手,帶著本事走。”趙豔飛說。

  幾年下來,村裏一些殘疾孩子、留守婦女等通過學工筆畫掌握了一技之長,有的能自食其力,有的改善了生活。前些年,隨著脫貧攻堅的實施,他們(men) 還招收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學徒,幫助貧困家庭以畫創業(ye) ,脫貧致富。2018年10月,他們(men) 的文化大院被河北省婦聯授予“河北省巧手脫貧示範基地”。

  在趙家父子帶動下,褚家莊村逐漸成了“工筆畫之鄉(xiang) ”。全村專(zhuan) 業(ye) 畫室發展到30多個(ge) ,村裏約有300來人作畫。褚家莊村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認定為(wei) 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在河北省入選的村鎮中,褚家莊工筆畫是唯一的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

  傳(chuan) 承曆史文化,提升藝術修養(yang)

  工筆畫文化大院裏有一個(ge) “寧晉文史複原圖展廳”,屋子四壁上掛滿長軸畫卷,這些畫作是趙印存的代表作《寧晉古今名勝16景》:“堯舜禪讓”“狀元傳(chuan) 頌”“聖賢文廟”“譙樓暮鼓”“古街石坊”……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仿佛把人帶回古郡,漫步於(yu) 古城老巷。

  “如今這些老建築都不存在了,隻能通過畫來再現,慢慢回味。”趙豔飛說。由於(yu) 種種原因,寧晉縣城中的古建築大都沒有保存下來,這16幅畫還原了家鄉(xiang) 昔日的文化繁盛,顯得尤為(wei) 珍貴。

  這裏的“鎮館之寶”是一幅長達18米的工筆畫《安寧晉福文史圖》,畫中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市井人物、攤販商賈,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這是趙家父子三人通過走訪本地學者、查閱大量文史資料,曆經數載創作完成的寧晉古縣城風貌圖。恢弘的氣勢、細膩的筆觸、精心的布局,盡顯創作者對家鄉(xiang) 的熱愛。

  “工筆畫文化大院常年對外免費開放,多次接待周邊群眾(zhong) 的參觀和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趙豔飛說,“通過向孩子們(men) 介紹家鄉(xiang) 的民俗文化,講述‘曹鼐狀元’‘蔡璦辦學’‘紀昌學射’等寧晉曆史故事,讓孩子們(men) 感受腳下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汲取文化力量,培養(yang) 崇文向學、自強不息的品質。”文化大院一直在宣傳(chuan) 家鄉(xiang) 的優(you) 秀曆史文化,弘揚時代精神,傳(chuan) 播黨(dang) 的聲音。

  3月4日,北京冬殘奧會(hui) 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開幕。畫室的殘疾學員孫龍盼有感而發,創作了以短道速滑運動為(wei) 主題的作品《一起向未來》,借此弘揚自強不息、奮力拚搏的精神。“我想把這幅畫送給北京冬奧組委,表達一個(ge) 殘疾人對奧運精神的支持與(yu) 熱愛。”孫龍盼說。

  為(wei) 表彰趙家父子對傳(chuan) 播優(you) 秀文化、提升群眾(zhong) 藝術修養(yang) 的貢獻,趙豔飛工筆畫文化大院被河北省委宣傳(chuan) 部授予“河北省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ti) ”。

  打造特色小鎮,做大文化產(chan) 業(ye)

  2021年12月29日,冬日暖陽下,工筆畫文化大院格外熱鬧。這天,中國工筆畫學會(hui) 的藝術家們(men) 來到這裏參觀,與(yu) 農(nong) 民朋友切磋繪畫技藝,指導農(nong) 民繪畫。

  同一天,寧晉縣工筆畫發展大會(hui) 召開,來自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學會(hui) 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匯聚一堂,以畫會(hui) 友,共話未來,就寧晉工筆畫高質量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開展深入交流。

  “當前,寧晉縣工筆畫正處於(yu) 展翅待飛的黃金發展期。縣裏積極響應省市加快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的戰略,著眼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謀劃實施工筆畫產(chan) 業(ye) 提升、河渠工筆畫特色小鎮建設兩(liang) 大工程。”寧晉縣委書(shu) 記王濤在這次會(hui) 上說。

  工筆畫產(chan) 業(ye) 提升,就是要通過高端平台推介合作,讓寧晉工筆畫走上品牌化發展之路。寧晉縣計劃進一步完善工筆畫產(chan) 業(ye) 鏈條,加強人才培養(yang) ,不斷提升畫作質量、文化內(nei) 涵和藝術價(jia) 值,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進一步開拓工筆畫市場。

  寧晉縣河渠工筆畫小鎮的打造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工筆畫帶來更多的希望。“立足於(yu) 工筆畫特色小鎮建設,以舉(ju) 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域旅發大會(hui) ’為(wei) 契機,統籌推進產(chan) 業(ye) 、生態、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融合發展,努力把河渠工筆畫小鎮打造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樣板和典範。”寧晉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一位負責人說。

  參加工筆畫發展大會(hui) 的趙豔飛也分享了自己的規劃。“我們(men) 要借著建設特色小鎮的東(dong) 風,開發工筆畫文創產(chan) 品,將工筆畫元素融入日常用品中,不斷做大文化產(chan) 業(ye) ,讓工筆畫‘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外,我們(men) 還應該開發一些民宿項目,讓全國各地來參觀學習(xi) 的遊客、學員住進民宿,賞畫、買(mai) 畫、學畫,打造住宿、餐飲、消費、觀光一條龍式服務,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增收致富!”

  已有丹青約,鄉(xiang) 村美如畫。寧晉的農(nong) 民畫家們(men) 正在不斷擦亮工筆畫的金字招牌,探索一條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徐運平 張誌鋒)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