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出一番新天地——無錫精準發力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玲 龐勳
無錫國家電影數字產(chan) 業(ye) 園出品的現實主義(yi) 題材劇《人世間》,今年創下了央視黃金檔電視劇近8年來收視新高。
這是無錫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根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基礎上的“文化+”融合發展、創新求變思維,使得無錫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4年多來,無錫充分發揮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推動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和無錫元素的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走向世界。
大力扶持文化產(chan) 業(ye)
4年前,無錫憑借文化產(chan) 業(ye) 及文化貿易的顯著優(you) 勢,成為(wei) 首批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是江蘇首家以城市全域入選的基地。
作為(wei) 基地內(nei) 的主要企業(ye) ,鳳凰畫材一直在努力講好中國故事。“我們(men) 在越南、柬埔寨的工廠有1600名員工,向全世界出口各類畫材產(chan) 品。”鳳凰畫材董事長陳衛宏告訴記者,企業(ye) 一邊出口畫材材料,一邊向全世界推介中國藝術家。通過協助中國藝術家參與(yu) 新加坡、美國、日本的各類畫展,讓中式寫(xie) 意油畫在國際上的認同度和知曉度得到提升。
在積極推進文化出口的同時,無錫致力於(yu) 文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全市以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chan) 業(ye) 園、無錫(國家)工業(ye) 設計園等國家級園區為(wei) 載體(ti) ,以影視文化製作交易、網絡文化傳(chuan) 播、創意設計、文化旅遊等領域為(wei) 重點,逐步形成了文化產(chan) 業(ye) 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格局。
無錫文化企業(ye) 發展獨具特色。智慧無錫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企業(ye) 入住率達100%,園區中的無錫九久動畫製作有限公司已成為(wei) 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出口企業(ye) ;睿泰·愛中文依托國內(nei) 領先的互聯網智慧教育技術、國際中文教育資源和優(you) 質的師資力量,為(wei) 北美洲、南美洲、歐洲等六大洲1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孩子提供在線直播中文課。
文化產(chan) 業(ye) 茁壯生長,需要磨礪“內(nei) 功”,也需要政策土壤。近年來,無錫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相關(guan) 行動計劃和配套產(chan) 業(ye) 政策,年均扶持企業(ye) 、項目超200個(ge) 。今年還將出台《無錫“十四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等一係列文件,在載體(ti) 平台建設、前沿業(ye) 態探索、文化產(chan) 業(ye) 投資等方麵給予重點扶持。
傾(qing) 力打造文化符號
在錫鋼浜遊客集散中心,無錫鋼鐵廠的老舊廢棄廠房將被改造成購物中心、漫步式街區、城市記憶劇場、先鋒博物館。“這一空間將與(yu) 清名橋曆史文化街區無縫對接,充分展現古老運河的‘現代吸引力’,這裏將匯聚更多更新鮮的文創企業(ye) ,釋放文化產(chan) 業(ye) 的新動能。”江蘇古運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近年來,大運河文化帶無錫段的建設不斷加速,令沿河的文化產(chan) 業(ye) 煥發新生機。隨著清名橋曆史文化街區內(nei) 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的增多,各式趣味十足的工作室和小店林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生活碰撞產(chan) 生無窮魅力。
沿著大運河,蓉運壹號、北倉(cang) 門等由工業(ye) 遺產(chan) 改建的文創園區都排定了轉型升級計劃。通過運河沿線載體(ti) 建設,無錫將培育與(yu) 運河文化相關(guan) 的創意設計、會(hui) 展演藝等新業(ye) 態,打造文商旅深度融合“全產(chan) 業(ye) 鏈”,讓大運河成為(wei) 市民遊客的向往地。
深挖地方特有資源與(yu) 曆史文脈,活態傳(chuan) 承並利用好曆史文化遺產(chan) ,無錫積極打造具有無錫獨特印記的文化符號。“利永”原是民國時期製作和經營紫砂陶器的著名商號,2013年成立的宜興(xing) 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9年來建成了業(ye) 內(nei) 規模最大的專(zhuan) 業(ye) 性紫砂博物館,首創紫砂全息數字防偽(wei) 新技術,並在業(ye) 內(nei) 率先提出關(guan) 於(yu) 原料、產(chan) 品評價(jia) 、產(chan) 品流通三大信用體(ti) 係建設,樹立了行業(ye) 新標杆。
“未來無錫文化個(ge) 性將更加突出,名片效應將更加顯著。”無錫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李立峰表示,在未來3年,無錫將培育一批具有引領示範效應的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文化產(chan) 品,打造一批知名度較高的文化品牌,“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進一步提升。
聚力推動“數字+文化”
進入新時代,數字+文化發展成為(wei) 無錫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新勢能。成立於(yu) 2016年的拍信科技,是國內(nei) 領先的數字創意內(nei) 容新經濟公司,公司的拍信數字產(chan) 品服務的中小企業(ye) 已超過30萬(wan) 家。拍信科技董事長徐銘駿告訴記者,公司正以數字化的方式,將國內(nei) 創作者的優(you) 質內(nei) 容輸出海外。
近年來,影視產(chan) 業(ye) 蓬勃興(xing) 起,無錫結合物聯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敏銳地找到了電影中的數字技術這一“賽道”。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chan) 業(ye) 園圍繞“數字影視科技”,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流浪地球》《中國機長》等影片中恢宏的場麵很大程度上依賴科技手段,數字技術是電影創作的‘魔法棒’,也是電影創新發展的加速器。”著名導演尹力曾表示。隨著今年總投資20億(yi) 元的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chan) 業(ye) 園三期正式開工,無錫元宇宙創新產(chan) 業(ye) 園、無錫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園正式掛牌,一批又一批類似《長津湖》《中國醫生》這樣的影視作品從(cong) 無錫生根發芽、走向世界。
“無錫成熟的影視文化產(chan) 業(ye) 上下遊資源、專(zhuan) 業(ye) 高效的影視專(zhuan) 業(ye) 服務團隊、政府優(you) 厚的文化扶持獎勵政策給了我們(men) 很大支撐。”弘道影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他們(men) 計劃在無錫落戶深耕,未來也將創作更多更優(you) 質的內(nei) 容。
到2024年,無錫力爭(zheng) 新增出口30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文化龍頭企業(ye) 5家,新增出口5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文化企業(ye) 10家。一座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產(chan) 業(ye) 活力迸發的江南文化名城躍然而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