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補貼能提高生育意願嗎
“每個(ge) 月補貼1000元,你願意生育二孩/三孩嗎?”今年1月,為(wei) 進一步優(you) 化生育支持政策,浙江省衛健委在部分育齡人群中開展《3歲以下嬰幼兒(er) 養(yang) 育成本調查》,問卷中一個(ge) 有關(guan) 育兒(er) 補貼的問題引發廣泛關(guan) 注。
去年8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宣布為(wei) 生育二、三孩的當地戶籍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下半年至今,湖南、吉林、安徽等多個(ge) 省份已出台文件,明確提出建立育兒(er) 補貼製度。
育兒(er) 補貼怎麽(me) 發?對鼓勵生育效果幾何?生育適齡人群還需要哪些支持?
解決(jue) 部分“奶粉錢”
“每月500元雖然不多,但是可以解決(jue) 部分‘奶粉錢’。”四川省攀枝花市副市長許軍(jun) 峰說。
我國多個(ge) 省份出台育兒(er) 補貼製度,為(wei) “三孩政策”提供配套支持。去年11月,《廣東(dong) 省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提出,探索對生養(yang) 子女給予普惠性經濟補助。今年1月,北京市印發《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逐步建立完善家庭養(yang) 育補貼製度。
浙江省規定,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對3周歲以下的嬰幼兒(er) 家庭給予育兒(er) 津貼、托育費用補助。黑龍江省明確,市級和縣級人民政府對依法生育第二個(ge) 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應當建立育兒(er) 補貼製度,並適當向邊境地區、革命老區傾(qing) 斜。吉林省提倡建立縣級育兒(er) 補貼製度,並由省級財政根據各地製度實施情況給予適當補助。
相較於(yu) 省一級的原則性規定,有的市縣已對實施細節有所規劃。對於(yu) 二、三孩家庭,攀枝花市將補貼額度定為(wei) 每月每孩500元。甘肅省張掖市臨(lin) 澤縣則以年為(wei) 單位發放補貼,二孩家庭每年發放5000元,三孩家庭每年發放1萬(wan) 元,直至孩子3歲。
剛剛生完二孩的北京寶媽喬(qiao) 琳,盼望政策早日落地,“老二剛滿月,奶粉、輔食、尿不濕都要花錢。”她說,從(cong) 延長產(chan) 假到發放育兒(er) 補貼,從(cong) 中可以看到國家為(wei) 減輕養(yang) 育負擔做出的努力,期待後續出台更多配套措施。
育兒(er) 補貼激勵效果如何
為(wei) 多孩家庭“錦上添花”的育兒(er) 補貼,能多大程度上提升生育意願?記者隨機采訪了數個(ge) 育齡家庭,有的表示“補貼雖好,但不會(hui) 因此決(jue) 定生孩子”。一位白領坦言,育兒(er) 不僅(jin) 僅(jin) 是筆經濟賬。
“育兒(er) 補貼政策的初衷是通過降低生育的直接成本來提高生育率,對人均收入較低的地區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hui) 保障係副教授王天宇分析,個(ge) 體(ti) 家庭的生育決(jue) 策非常複雜,生育成本隻是影響因素之一。調查顯示,從(cong) 零孩到一孩的決(jue) 策幾乎無關(guan) 生育成本,是否要二孩也主要由生育偏好決(jue) 定。
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月表示,育兒(er) 補貼政策提高的可能是短期生育率,而不是終身生育水平。“那些本就打算生兩(liang) 個(ge) 孩子的一孩家庭,或許會(hui) 受政策鼓勵將生育行為(wei) 提前,但不會(hui) 因此決(jue) 定生三孩。育兒(er) 補貼無疑增進了家庭福利,但該項政策的單獨發力,對於(yu) 提振生育率的作用有限。”
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也要納入考慮。王天宇算了一筆賬,全國2021年出生人口為(wei) 1062萬(wan) 人,其中二孩數量大約為(wei) 460萬(wan) 人。如果隻補貼二孩家庭,按去年的出生規模來計算,假設按每孩每月500元的補貼力度發放到3歲,則每年的投入高達800億(yi) 元。
在王天宇看來,政策最大的意義(yi) ,不是在短期內(nei) 刺激生育,而在於(yu) 構建一種生育成本社會(hui) 化和關(guan) 愛多子女家庭的文化。而文化對生育決(jue) 策的作用,也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減輕生育負擔需多點發力
“育兒(er) 補貼製度的背後需要一套完善的嬰幼兒(er) 照護服務體(ti) 係,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呼喚政策合力。”李月說。
李月介紹,目前各國鼓勵生育的措施可分為(wei) 三類,一是經濟支持,包括各類津貼以及稅收減免政策;二是服務支持,包括發展托育服務、居家幫助、課後照顧等;三是時間支持,包括產(chan) 假、育兒(er) 假、陪產(chan) 假等假期製度。
對於(yu) 育兒(er) 補貼製度的進一步落實,王天宇建議不要“大水漫灌”:“國務院前不久印發了《關(guan) 於(yu) 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的通知》,從(cong) 維護社會(hui) 公平和節約財政資金的角度,育兒(er) 補貼不妨也關(guan) 注那些收入在個(ge) 稅起征點以下的家庭和個(ge) 人。”
住房傾(qing) 斜政策也是經濟支持的有力舉(ju) 措。據悉,北京、江蘇、安徽等多地已陸續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麵給予適當照顧。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超過1/3的家庭存在托育服務需求,但我國嬰幼兒(er) 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jin) 為(wei) 5.5%左右。
“普惠性托育機構是重要的生育支持力量,目前卻發展緩慢。”李月說。
根據現行政策,每新增一個(ge) 托位,普惠性托育機構可享受1萬(wan) 元補貼。而一旦成為(wei) 普惠性托育機構,就要按照當地政府指導價(jia) 招生。
李月表示,在運營成本高昂的情況下,托育機構收支不平衡,缺乏申請動力。未來的一個(ge) 發力方向是,根據招生數量每月提供運營補貼,並適當減免房租、稅費,真正把托育服務價(jia) 格降下來。
在各地對計生條例的修訂中,延長產(chan) 假、增設育兒(er) 假是一大亮點。李月認為(wei) ,在調整假期製度的同時,也要明確成本如何分擔,要探索國家、企業(ye) 、家庭成本共擔機製,減輕就業(ye) 歧視,解除育齡女性的後顧之憂。(陳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