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作者:許寶健(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實現共同富裕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最美好的願望和理想,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矢誌奮鬥的目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共同富裕是全體(ti) 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zhong)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yi) ,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次會(hui) 議強調,要堅持基本經濟製度,立足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堅持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yu) 創業(ye) 的致富帶頭人。
立足所處的曆史方位,我們(men) 必須清醒認識到,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就必須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從(cong) 所處曆史方位正確認識和把握共同富裕
馬克思主義(yi) 是關(guan) 於(yu) 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科學理論,為(wei) 最終建立一個(ge) 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hui) 指明了方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hui) “生產(chan) 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wei) 目的”。實現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未來社會(hui) 設定的一個(ge) 基本目標,彰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價(jia) 值追求,也從(cong) 根本上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以來始終帶領人民為(wei) 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鬥。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dong) 就指出:“現在我們(men) 實行這麽(me) 一種製度,這麽(me) 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ge) 富,是共同的富,這個(ge) 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追求的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我們(men) 黨(dang) 的重要使命”。
正確認識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men) 黨(dang) 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製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隨著“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台階,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1萬(wan) 美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一些基礎和前沿領域取得一大批標誌性成果,勞動年齡人口保持在9億(yi) 人左右。我國產(chan) 業(ye) 基礎、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我國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麵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得到解決(jue) ,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如此雄厚的物質基礎、強大的科技實力、豐(feng) 富的人力資源、完善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進一步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曆史方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並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進而到2035年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這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對共同富裕提出的與(yu) 時俱進的新要求,也是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戰略部署。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必須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
共同富裕目標,隻有在生產(chan) 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充分實現,這需要一個(ge) 漫長的曆史過程。我國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jue) 定了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不能脫離正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實際情況,不能超越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
共同富裕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體(ti) 現著生產(chan) 力與(yu) 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辯證統一,代表著生產(chan) 效率的極大提高。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沒有高質量的發展,沒有紮紮實實的發展成果,共同富裕就無從(cong) 談起。隻有生產(chan) 力高度發展了,物質財富的“蛋糕”做大做好了,才能更公平地分配,才能對分配作更好的製度安排。著眼於(yu) 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必須首先著力推動生產(chan) 力的發展進步。
發展生產(chan) 力,重要的是要有配套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的體(ti) 現,其根本在於(yu) 通過構建合理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為(wei)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等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既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又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我們(men) 黨(dang) 在堅持基本經濟製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強調“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這一重要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yi) 所有製理論的豐(feng) 富和發展,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與(yu) 資本主義(yi) 私有製條件下少數人的富足不同,社會(hui) 主義(yi) 追求的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公有製經濟不僅(jin) 包括國有經濟、集體(ti) 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製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ti) 成分。以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的所有製結構,為(wei) 按勞分配和全體(ti) 人民共享社會(hui) 財富提供了重要的製度保障。非公有製經濟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主體(ti)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製經濟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wei) 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對於(yu) 非公有製經濟的地位和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三個(ge) 沒有變”的重要判斷:“非公有製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men)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men) 致力於(yu) 為(wei)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hui) 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新的征程上,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支持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發揮重要作用,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