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正在閱讀:口罩涼了,防護力也弱了

發布時間:2022-05-05 10:23:00來源: 光明網

  近日,廣州天氣越來越熱,以緩解戴口罩引起的悶熱不適感為(wei) 賣點的“口罩防悶神器”受到不少人關(guan) 注。市民鄒女士便買(mai) 了一款叫做“口罩爆珠”的產(chan) 品。“小小一顆,把它塞進口罩內(nei) 夾層,捏爆,瞬間薄荷味就出來了,很是清涼,但不知道會(hui) 不會(hui) 對健康產(chan) 生影響?”鄒女士說。

  這類號稱為(wei) “口罩伴侶(lv) ”的時令性消費品是否真能防悶熱、防病毒兼得?為(wei) 探究竟,羊城晚報記者購買(mai) 親(qin) 測了多款“口罩防悶神器”,並走訪調查,全麵盤點其安全性及防護力。

  口罩爆珠、清涼貼、香薰扣

  體(ti) 驗:有清涼感,香味圖案也吸引人

  記者隨機走訪、詢問了廣州多家藥店、商超,並未看到“口罩防悶神器”在售。一名藥店人員告訴記者:“醫用口罩可以在藥店買(mai) 到,屬於(yu) 二類醫療器械,但你說的這些產(chan) 品並不屬於(yu) 醫療器械,我們(men) 不銷售。”

  記者隨後在淘寶上搜索關(guan) 鍵詞“口罩防悶神器”,結果顯示有多種“精油類”產(chan) 品以及鼻托、風扇、支架等“內(nei) 托或外置類”產(chan) 品。其中,“精油類”產(chan) 品主要分三種:“口罩爆珠”“清涼口罩貼”“口罩香薰扣”。記者分別在多家高銷量網店購買(mai) 了這三種產(chan) 品,到貨查看產(chan) 品標簽後發現:

  “口罩爆珠”的珠子主要以精油製成,捏爆珠子後精油揮發,會(hui) 產(chan) 生清涼功效;

  “清涼口罩貼”的貼紙塗有精油,貼在口罩上自行發揮功效;

  “口罩香薰扣”的扣子實為(wei) 磁鐵,前後均呈鏤空狀,產(chan) 品附有若幹枚小綿片及精油,將扣子扭開後放置滴入精油的棉片,即可發揮功效。

  這些產(chan) 品除了以“防悶”作為(wei) 主賣點,還以不同的香味及顏色、圖案吸引消費者。購買(mai) 過“口罩香薰扣”的市民王綺(化名)就表示:“平時出門,有一些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口罩裝飾,還能聞到自己喜歡的氣味,心情感覺會(hui) 好些。”

  專(zhuan) 家:爆珠弄濕口罩,影響防護效果

  事實上,這些精油類產(chan) 品成分多以薄荷為(wei) 主。其是否有抗菌作用?會(hui) 否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醫師謝洪告訴記者,精油本身並無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爆珠”弄濕了口罩,反而不利於(yu) 防護。

  “我們(men) 使用的醫用口罩之所以能有好的防疫效果,在於(yu) 其中間有一個(ge) 過濾層,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構成,攜帶微量電荷,可起到有效吸附空氣中顆粒物和病毒的作用。而捏爆“爆珠”後產(chan) 生的精油使得口罩內(nei) 側(ce) 潮濕,靜電作用消失,這肯定會(hui) 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而且根據醫用防護物品行業(ye) 標準要求,口罩潮濕應及時更換。“爆珠”這種“人為(wei) 式”弄濕口罩後,還要繼續佩戴,顯然不科學。”謝洪說。

  那麽(me) ,這些產(chan) 品散發出的氣味對人體(ti) 有無危害?謝洪表示:“普通人可能無事,但對於(yu) 過敏體(ti) 質的人來說,氣味帶有刺激性,具有一定過敏風險。尤其是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人群,應避免接觸。”

  口罩鼻托、風扇、支架

  體(ti) 驗:鼻托、支架與(yu) 臉部不完全貼合

  另一類產(chan) 品以口罩鼻托、口罩風扇、口罩支架為(wei) 主。記者購買(mai) 試用發現,相比精油類產(chan) 品,此類產(chan) 品一是價(jia) 錢較高,二是實用性較強。

  口罩鼻托:矽膠或海綿質地,撕開膠貼,將鼻托粘在口罩鼻梁位置,主要解決(jue) 戴口罩時眼鏡被霧氣困擾的問題;

  口罩風扇:一個(ge) USB充電款迷你小風扇,可夾在口罩上,扇葉的一麵朝向口罩內(nei) ,啟動後,風力能帶動口罩內(nei) 外空氣流通從(cong) 而緩解悶熱感;

  口罩支架:塑料或矽膠製成,使用時將其固定在口罩內(nei) 側(ce) ,讓人臉和口罩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這個(ge) 作用同時被用來吸引化妝的消費者,廣告語頻繁提及戴上可“不沾口紅、不脫妝”等。

  記者使用時會(hui) 遇到鼻托或支架不適合自己的鼻梁或臉形等情況,口罩與(yu) 臉部不完全貼合。同時,記者發現,不少人還在評論區曬出自己疊加使用此類產(chan) 品的圖片,比如既內(nei) 置支架又外嵌小風扇。

  專(zhuan) 家:口罩密合性差了,防護效果大打折扣

  此類“神器”對口罩的防護效果有無影響?對此,廣東(dong) 省疾控中心專(zhuan) 家表示,口罩應與(yu) 自己的臉部緊密貼合,防止空氣中的病菌從(cong) 縫隙中進入,而若在口罩裏加一個(ge) 支架,會(hui) 影響口罩的密合性,使防護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並不建議使用此類產(chan) 品。另外,若在人群擁擠的場所,可手執小風扇緩解悶熱。

  此外,記者查閱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製局發布的《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yu) 使用技術指引》發現,該文件明確指引“口罩佩戴前按規程洗手,佩戴時避免接觸口罩內(nei) 側(ce) ”。但上述產(chan) 品無論是“精油類”或是“內(nei) 托或外置類”,按照使用方法,手部或多或少都會(hui) 接觸到口罩內(nei) 麵,這很可能會(hui) 造成口罩的汙染。

  而《公眾(zhong) 和重點職業(ye) 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也明確要求,口罩每8小時換一次。而以記者購買(mai) 到的口罩支架為(wei) 例,其宣稱可“循環使用”。相對口罩的“一次性”,“口罩防悶神器”的多次使用,可能帶來口罩汙染問題,從(cong) 而影響防護效果。

  貼士

  假期出行勤換口罩

  還可帶手持小風扇

  “五一”假期臨(lin) 近,醫生建議,出行或出遊時可隨身攜帶三四個(ge) 備用口罩,8小時內(nei) 替換,但若遇到說話較多的場合或天氣炎熱等易造成口罩潮濕,可縮短時間,如2-4小時內(nei) 更換新口罩。在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時,也可準備手持小風扇等降溫物件。

  謝洪也談到:“N95口罩嚴(yan) 密性好,但也確實較悶,普通市民佩戴一般醫用外科口罩即可。”

  有些場合不必戴口罩。按照《公眾(zhong) 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在低風險區域,普通公眾(zhong) 居家、騎車、自駕車時,均無需戴口罩。(記者 劉欣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