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舉手之勞,“小善”變成好風氣

發布時間:2022-05-11 09:3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舉(ju) 手之勞,“小善”變成好風氣

  講述人: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百間樓社區原主任 李劍平

  愛國衛生運動,好像不起眼,卻有大學問。65年前,新中國成立之初,我的老家就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除四害”環境治理行動,成為(wei) 新中國第一個(ge) “無蠅鎮”,一時間,名聲響徹全國。

  後來我進入社區工作,恰好被安排在衛生條線。我所在的百間樓社區是個(ge) 老小區,老年居民達60%以上,愛衛工作怎麽(me) 才能做到百姓心坎裏?說實話,一開始我挺犯愁。社區讓我組建宣傳(chuan) 隊,我就拉著文藝骨幹出黑板報、編寫(xie) 快板書(shu) ,教老百姓用文明語、做衛生人,時常忙碌到深夜。

  就拿“廁所革命”這個(ge) 事來說,為(wei) 了取得居民支持,我們(men) 白天走街查進度,晚上入戶做調研,挨家挨戶解釋政策、做思想工作。最終,我們(men) 社區的衛生間改造被納入南潯古鎮老舊住房衛生設施改造項目。居民們(men) 告別了30多年“拎馬桶”的生活,擁有了自家的獨立衛生間,生活品質一下子提高了。

  家園更美了,群眾(zhong) 守護美好生活的心氣兒(er) 也更足了。南潯鎮是浙江省首批國家衛生鎮,這些年又三次通過全國愛衛會(hui) 的複評。我們(men) 手拉手,共同把這塊衛生“金牌子”護得嚴(yan) 嚴(yan) 實實的。

  2019年年底,南潯區製定發布了全國首個(ge) 《健康村鎮建設與(yu) 評價(jia) 規範》地方標準,對健康環境、文化、服務、人群、產(chan) 業(ye) 和社會(hui) 六方麵建設作出明確規定。循著這些要求,我們(men) 動足了腦筋:和南潯人民醫院結對,邀請醫生上門給老百姓體(ti) 檢;辦起了百姓健身房,開展健步走打卡……就這樣整天忙活著,好似一眨眼的工夫,我就退休了。

  現在,我還時不時參加一些誌願服務活動。我相信,隻要人人參與(yu) ,讓舉(ju) 手之勞的“小善”變成習(xi) 慣,社會(hui) 風氣就會(hui) 大不同。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張勝、陸健、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斌 謝尚國)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