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走進“第四產業”和“數”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2022-05-12 14:3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讀書(shu) 者說】

  作者:馬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第四產(chan) 業(ye) 》圍繞數據業(ye) 談古論今、貫通中外,生動闡釋了數據業(ye) 發展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奉獻給讀者一幅關(guan) 於(yu) 數據業(ye) 由來、特征、歸類、作用以及未來發展的宏大畫卷,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新生事物的深度關(guan) 切,給人以深邃的思想啟迪。

  在推動產(chan) 業(ye) 變遷、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有一樣東(dong) 西或多或少的參與(yu) 其中,它便是數。農(nong) 業(ye) 社會(hui) 的人類使用數來進行簡單統計和計算,算盤是主要的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直到西方哲學家泰勒斯創立幾何學之後,數學才被引入哲學。進入工業(ye) 社會(hui) 後,數對產(chan) 業(ye) 的發展推動作用日益凸顯,工業(ye) 發展不僅(jin) 大幅度提升了人類的生產(chan) 能力,而且數學的計算能力也獲得了顯著提升,尤其是1946年2月,誕生於(yu) 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大學的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僅(jin) 用0和1這兩(liang) 個(ge) 數便撬動起一個(ge) 新的時代。這兩(liang) 個(ge) 數字通過底層識別代碼被賦予了不同的計算規則和程序,不僅(jin) 改變了人類勞作的方式,而且改變了產(chan) 業(ye) 變遷的邏輯,還衍生出越來越多的產(chan) 業(ye) 。

  如今,圍繞數的產(chan) 業(ye) 已經枝繁葉茂,甚至占據了服務業(ye) 的半壁江山,而我們(men) 對這個(ge) 產(chan) 業(ye) 的歸屬卻頓生疑惑,如何對“數”起決(jue) 定意義(yi) 的時代進行歸類,令人感到手足無措。畢竟,過去“數”對於(yu) 產(chan) 業(ye) 而言,最大的功能便是記錄,而如今,“數”自身卻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同時還與(yu) 其他產(chan) 業(ye) 發生交互作用,這種身份轉變自然會(hui) 引起諸多困惑,當然也需要智慧來解答。《第四產(chan) 業(ye) 》的作者緊緊抓住人類社會(hui) 發展和產(chan) 業(ye) 變遷由慢到快、由簡單到複雜的主要特征,帶我們(men) 走進“第四產(chan) 業(ye) ”和“數”的前世今生,使讀者置身其中、身臨(lin) 其境。

  對於(yu) 一個(ge) 新生產(chan) 業(ye) ,將其進行科學歸類無論對經濟發展還是學界研究都大有裨益。在現有三次產(chan) 業(ye) 分類的框架下,不少學者試圖從(cong) 經濟學理論上去探尋答案,去歸類數據以及數據業(ye) ,按照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方法去測算數據要素的貢獻,按照技術創新的視角來分析數字技術的進步程度,但是這些方法的劃分隻能夠闡釋清楚其中的一部分,有部分現象始終難以劃分清楚。譬如,按照傳(chuan) 統三次產(chan) 業(ye) 劃分,那麽(me) 當前出現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既有第一產(chan) 業(ye) 的根底,又有第二產(chan) 業(ye) 的影子,關(guan) 鍵是應用在第三產(chan) 業(ye) ,那麽(me) 我們(men) 究竟應該將其歸為(wei) 哪類產(chan) 業(ye) ?按照傳(chuan) 統劃分方法的話,均把它們(men) 兜底在第三產(chan) 業(ye) ,這樣便帶來了第三產(chan) 業(ye) 的日益龐雜和臃腫。還有可能麵臨(lin) 難以歸類的情況,譬如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生大量數據後也因此歸為(wei) 第三產(chan) 業(ye) ,那原本屬於(yu) 第二產(chan) 業(ye) 的工業(ye) 如何安置?這些產(chan) 業(ye) 的歸類問題究竟按照何種標準劃分始終難以厘清。

  《第四產(chan) 業(ye) 》通過梳理三次產(chan) 業(ye) 劃分理論在兼容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業(ye) 態、新模式方麵的局限性,提出了劃分第四產(chan) 業(ye) 的必要性以及具體(ti) 的甄別認定方法。作者不惜筆墨,遵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曆史、“波拉特範式”和實踐需要給出劃分邏輯,從(cong) 遞進性、引領性、可區分性、產(chan) 出獨特性標準出發,甄別究竟何為(wei) 第四產(chan) 業(ye) ,並與(yu) 學界已提出的相關(guan) 方案進行對比,最終選出了數據業(ye) ,為(wei) 各行各業(ye) 進一步科學而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基礎。緊接著,作者以“剝洋蔥”的方式詳述數據業(ye) 的認定、核算規則和測算方法,明確數據業(ye) 的組成包括數據價(jia) 值化、數據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據化三部分,及時撥開了業(ye) 界心中的困惑。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但是也產(chan) 生了諸多問題。如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概念在技術追捧、掀起新熱潮之外,也不乏新瓶裝舊酒、移花接木、肆意誇大等亂(luan) 象。一些精心包裝出的所謂“高大上”“黑科技”項目披上了數字化浪潮的外衣,不斷衝(chong) 擊著經濟社會(hui) 的有序發展。此外,數據資產(chan) 權屬、數字鴻溝、信息繭房等問題也愈發凸顯,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權的爭(zheng) 奪日益激烈。麵對上述數據業(ye) 發展的種種難題,《第四產(chan) 業(ye) 》抽絲(si) 剝繭,先對數據業(ye) 發展、經濟增長的特性和作用機製進行闡釋,然後對數據要素、數據業(ye) 與(yu) 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加以界定,在此基礎上,對現有數據業(ye) 的亂(luan) 象問題給出深度剖析,指出了症結所在,並給出了解決(jue) 路徑。不僅(jin) 如此,作者還給出了打開數據業(ye) 正確的方式,對數據業(ye) 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刻洞察。這為(wei) 我們(men)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推動數據業(ye) 持續平穩發展指明了方向,打開了我們(men) 的視野。

    《第四產(chan) 業(ye) 》 婁攴手居 著 中信出版社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