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feng) 富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麵和適用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覆蓋城鄉(xiang) 、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加快構建,努力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更加有力。
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從(cong) 頒布實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shu) 館法、博物館條例等法律法規,到製定出台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再到穩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更加有力。
遍布城鄉(xiang) 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不斷滿足著廣大群眾(zhong) 對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向往。據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shu) 館3217個(ge) 、博物館3671個(ge) 、文化館3317個(ge) 。所有的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文化站、美術館已經實行了免費開放,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
——農(nong) 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更加充足。
在內(nei) 蒙古大草原,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以天為(wei) 幕布,以地為(wei) 舞台,迎風雪、冒寒暑,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送去了歡樂(le) 和文明,傳(chuan) 遞了黨(dang) 的聲音和關(guan) 懷。
在湖南長沙市,老百姓不用出村,全市的圖書(shu) 都能通借通還,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免費的文化藝術培訓。
放眼全國各地,“送戲下鄉(xiang) ”讓老百姓在田間地頭一樣能看到好戲;農(nong) 村電影放映工程,把光影世界帶到大山深處;智慧廣電的“空中課堂”在線教育讓廣大農(nong) 村地區的教師、學生享受到城裏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如今,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農(nong) 閑有了好去處,業(ye) 餘(yu) 生活更加充實多元、積極向上,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愈加豐(feng) 富多彩。
——各地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更加多元。
全民閱讀熱度升溫,圖書(shu) 館借助快遞送書(shu) 到家,讓借書(shu) 更方便;廣場舞備受喜愛、“村晚”反響熱烈,文化館選派老師到“家門口”指導排演,讓群眾(zhong) 文藝綻放光彩;博物館美術館策劃更高質量的展覽、開發更精致實用的文創,讓人們(men) 享受文化大餐……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於(yu) “有沒有”,更追求“好不好”,各地公共文化機構在保基本的基礎上,想方設法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數字圖書(shu) 館、國家公共文化雲(yun) 平台等數字化體(ti) 驗平台,更是讓群眾(zhong) 足不出戶就能在線享受優(you) 質公共文化服務。
讓我們(men) 持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為(wei) 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本報記者 鄭海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