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換季 小心“濕”與“熱”
從(cong) 二十四節氣來看,我們(men) 現在正處於(yu) 立夏,再過不久就是小滿了,這正是許多人最愛的初夏時節。
中醫談及四季變化,有句話總掛在嘴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夏節氣代表著萬(wan) 物進入旺盛生長的時節,從(cong) 立夏開始,日照增加、氣溫升高、雨水增多,人體(ti) 的新陳代謝也逐漸變快,很多人開始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感覺身體(ti) 不怎麽(me) 舒服。
春夏換季,氣溫不太穩定,再加上今年春天比往年冷,過了五一還是會(hui) 偶爾降溫,大家更需多注意天氣變化,預防疾病的發生。初夏時節有哪些常見病?該怎麽(me) 防治?我們(men) 又應如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從(cong) 衣食住行等方麵做好養(yang) 生呢?本刊采訪了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王金柱、北京同仁堂第二中醫醫院專(zhuan) 家門診副主任醫師端建剛,一起聊聊春夏換季需要注意的健康問題。
天氣變熱 注意防“火”
這天一熱起來,人就容易感覺心浮氣躁,可能還會(hui) 出現流鼻血、嗓子疼、耳鳴、便秘等一係列的健康問題,這些小毛病用老百姓常說的話來講就是上火了。
中醫講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大家知道春季要防風防寒,因為(wei) 風為(wei) 百病之長,很多外感病邪都是受風邪侵襲而致的,而寒邪所引起的就是身上的各種疼痛。到了初夏,隨著氣溫升高,大家要開始注意燥火了,人在受到燥火侵襲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上火的毛病,出現明顯的熱症。等到盛夏,天氣更熱一點,我們(men) 還需要注意暑濕,它會(hui) 讓人體(ti) 出現酸沉不適。
先說說燥火,上火的症狀其實遠比大家以為(wei) 的多:燥火之邪上攻,會(hui) 導致頭暈目眩、咽幹口渴;燥火之邪循經絡上炎,會(hui) 發生口舌生瘡、疼痛灼熱的症狀;對於(yu) 體(ti) 虛熱盛的人來說,如果還愛吃辛辣等重口味的食物,很容易出現牙齒劇痛、牙齦紅腫的毛病;對於(yu) 內(nei) 熱陽盛的人來說,燥火上攻於(yu) 目,會(hui) 導致目赤腫痛、頭痛煩躁;有肺胃蘊熱、痰火蒙蔽清竅的人,容易出現耳鳴腫痛、煩躁失眠的症狀;若肺胃蘊熱,大腸傳(chuan) 導功能失調,會(hui) 導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如果又受到了風熱的侵襲,還會(hui) 出現皮膚痛癢、皮疹瘡癤的症狀。
那麽(me) ,上火了怎麽(me) 辦?具有清熱解毒功能的藥該上場了,在臨(lin) 床上有一種常用於(yu) 清熱瀉火的中成藥——京製牛黃解毒片,這是個(ge) 名方,由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ce) 菊花通聖散方加減而來,成分包括黃連、黃柏、石膏、金銀花、薄荷、桔梗、連翹、大黃等21味中藥材。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其中細分有八綱辨證、衛氣營血辨證、髒腑辨證、三焦辨證等。人體(ti) 從(cong) 上到下被分為(wei) 三焦,心肺為(wei) 上焦,脾胃肝膽等內(nei) 髒為(wei) 中焦,大小腸、腎和膀胱為(wei) 下焦,從(cong) 三焦辨證的角度來看,京製牛黃解毒片可清三焦之火。
另外,還值得強調的是,如果你總是出現上火的症狀,如口腔潰瘍反複發作,不能隻想著祛火,這還可能是身體(ti) 發出的警報信號,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現,建議及時就醫,進一步做免疫功能的相關(guan) 檢查。
氣溫波動 當心感冒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會(hui) 得的常見病,尤其在換季氣溫波動大時容易中招。關(guan) 於(yu) 感冒你了解多少?很多人都分不清感冒具體(ti) 有哪幾種,一著涼感冒就趕緊吃上家裏備著的感冒藥,也不去看醫生,然後就會(hui) 發現一個(ge) 情況:同一個(ge) 藥冬天特管用,可能到了夏天它就不管用。
春天多風,又有倒春寒,人們(men) 稍不注意就容易得風寒感冒,出現渾身酸痛、怕冷、鼻塞流涕等症狀。風寒感冒變化快,拖久了容易化熱,尤其本身就是陽盛體(ti) 質的人更易出現化熱,表現為(wei) 嗓子痛、流膿涕、眼睛幹澀等,和上火的症狀很像。我們(men) 從(cong) 小到大常吃的感冒清熱顆粒和板藍根,很多人都分不清它們(men) 的作用,實際上感冒清熱顆粒是用於(yu) 治療風寒感冒的,而板藍根則是用於(yu) 風寒化熱後,能起到清熱解毒、利咽涼血的作用。
夏天氣溫一高,風熱感冒就來了,空調開得低,室內(nei) 外溫差大,很容易受到風熱的侵襲。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我們(men) 還需小心一個(ge) 容易被忽略的“濕邪”,注意做好防暑祛濕,不然暑濕感冒就會(hui) 找上門來。
春夏養(yang) 陽 亦需養(yang) 陰
除了燥火的侵襲,還有什麽(me) 會(hui) 引起上火?一是身體(ti) 中濕氣大,讓陽氣在升發的過程中受到了阻滯;二是因為(wei) 陰血不足,現在的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經常熬夜、過勞就會(hui) 傷(shang) 陰,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了陰虛內(nei) 熱體(ti) 質,這也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熬夜加班後人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陽盛陰血不足和陰盛陽氣不足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春夏雖是養(yang) 陽的好時機,順應自然氣機的升發進行養(yang) 陽固然好,但不能隻一味地養(yang) 陽。陰虛體(ti) 質的人在春夏也需要養(yang) 陰,從(cong) 飲食、作息、運動、情緒等方麵進行調理,再輔以中藥調理,才能讓身心保持在一個(ge) 健康的狀態。
那麽(me) 夏季養(yang) 生該注意什麽(me) 呢?《黃帝內(nei) 經》中講,“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wan) 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yu) 日,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ang) 長之道也。逆之則傷(shang) 心,秋為(wei) 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也就是說,我們(men) 在夏天應該早早起床,切忌發怒,親(qin) 近大自然,保持愉悅的心情,使人體(ti) 氣機保持通暢自如,不然會(hui) 損傷(shang) 心髒,到了秋冬容易患病。文/汪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