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利好雙循環

發布時間:2022-05-17 10:2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前,中國正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受到海內(nei) 外廣泛關(guan) 注。但近期外媒也有一些聲音,認為(wei)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重回計劃經濟”“搞自我封閉的內(nei) 循環”“與(yu) 經濟全球化背道而馳”等。這顯然是誤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從(cong) 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提出“計劃經濟為(wei) 主、市場調節為(wei) 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與(yu) 此同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從(cong) 對資源配置“起輔助性作用”到“起基礎性作用”,再到“起決(jue) 定性作用”。現在,中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並明確“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從(cong) 中可以看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絕非“重回計劃經濟”,而是為(wei)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提供堅強支撐。

  中國高度重視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聚焦基礎製度完善、市場設施聯通、要素市場建設等重點方麵,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統一大市場規模效應不斷顯現。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升至114萬(wan) 億(yi) 元,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萬(wan) 美元,形成世界上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ti) ,消費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不僅(jin) 如此,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也持續增強,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1年中國引資規模創新高,達到1.15萬(wan) 億(yi) 元,較2012年增長62.9%,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實踐,既讓國內(nei) 大循環更加暢通,也促進了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這一優(you) 勢已經且仍在發揮巨大作用,但要讓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nei) 市場成為(wei) 一個(ge) 可持續的曆史過程,挑戰不少,特別是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比較突出、要素和資源市場建設不完善等。破解難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必然選擇,也是為(wei)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的題中之義(yi)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搞小循環,而是要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關(guan) 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尤其是要拆除各種有形無形的“藩籬”“壁壘”,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讓小循環變大循環,讓大市場成為(wei) 強市場。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哈伊裏·圖爾克認為(wei) :“中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增加生產(chan) 要素流動性,提高市場效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搞封閉的內(nei) 循環,而是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在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很多人注意到,1—4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25799億(yi) 元,同比增長7.9%;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0.5%,平均每天有1.5個(ge) 外資大項目落地。事實反複證明,不論世界發生什麽(me) 樣的變化,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誌都不會(hui) 動搖。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中國經濟沒有理由封閉,也不會(hui) 封閉。以國內(nei) 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為(wei) 支撐,中國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使國內(nei) 市場與(yu) 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世界各國在此過程中將共享更多的中國發展機遇。正如渣打銀行(中國)總裁張曉蕾所說:“我們(men) 看好中國長期發展前景,對中國擴大開放所帶來的機遇滿懷期待,也將繼續在華投資發展。”

  暢通大循環,利好雙循環。中國越發展,世界越受益。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必將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活力。(邱海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