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財稅體製改革深化 財政“蛋糕”越做越大

發布時間:2022-05-18 10: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十年來,財政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發揮了“突破口”和“先行軍(jun) ”作用。5月17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財政部、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財稅改革與(yu) 發展有關(guan) 情況。

  財政實力增強

  “十年來,財政實力不斷增強,隨著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家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速,財政‘蛋糕’越做越大。”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說。

  2012—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cong) 11.73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5萬(wan) 億(yi) 元,十年累計163.05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9%。從(cong) 稅收收入來看,全國稅收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從(cong) 2013年的9.5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15.5萬(wan) 億(yi) 元,累計完成112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8%。

  十年來,全國財政支出規模逐年擴大。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cong) 2012年的12.6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24.63萬(wan) 億(yi) 元,十年累計193.64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8.5%,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hui) 事業(ye) 全麵發展進步。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財稅體(ti) 製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現代財政製度框架基本確立,為(wei) 促進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許宏才說,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革,逐步形成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與(yu) 地方財政關(guan) 係,中央與(yu) 地方的收入劃分進一步理順,財政轉移支付製度的改革持續深化。在稅收製度改革方麵,稅種科學、結構優(you) 化、法律健全、規範公平的稅收製度體(ti) 係建立健全,稅收法定原則加快落實,已經有12個(ge) 稅種完成了立法。在預算管理製度改革方麵,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製度基本建立。

  為(wei) 推動財稅體(ti) 製改革、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效能,國家審計部門積極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促進財稅改革與(yu) 發展。審計署副審計長王陸進指出,多年來,審計機關(guan) 加強預算執行和決(jue) 算草案審計以及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加大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存量資金統籌盤活、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等方麵的審計力度,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

  稅製改革完善

  “2013—2021年,共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wan) 億(yi) 元,有力支持了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加快發展。”許宏才說。十年來,我國宏觀稅負從(cong) 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當年宏觀稅負比2018年降低1個(ge) 百分點。

  十年的稅製改革,完善稅製與(yu) 減稅並重,稅負水平不斷減輕,為(wei) 社會(hu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助力。

  ——深化增值稅改革,所有行業(ye) 稅負“隻減不增”。2012年,實施“營改增”試點;2016年,“營改增”試點全麵推開;此後,稅率由四檔簡並為(wei) 三檔,稅率連續降低,擴大進項稅的抵扣範圍、建立期末留抵退稅製度,大幅降低了納稅人稅收負擔。

  ——優(you) 化企業(ye) 所得稅製度,實施了覆蓋創業(ye) 投資、創新主體(ti) 、研發活動等創新全鏈條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特別是不斷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力度,培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

  ——個(ge) 人所得稅改革,包括提高個(ge) 稅起征點,明確綜合所得征稅範圍,設立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項目,優(you) 化調整稅率結構,初步建立了綜合與(yu) 分類相結合的個(ge) 人所得稅製度,降低了中低收入群體(ti) 稅收負擔。

  此外,完善消費稅製度,推進資源、環境稅製改革,健全地方稅體(ti) 係……在一次次改革中,現代稅收體(ti) 係逐步完善。

  “今年要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降費規模力度之大、惠及範圍之廣前所未有,將對減輕市場主體(ti) 負擔、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

  王道樹介紹,今年預計全年退稅減稅降費約2.5萬(wan) 億(yi) 元。目前,已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過1.6萬(wan) 億(yi) 元。一是4月以來共有9796億(yi) 元留抵退稅款到賬,再加上一季度實施留抵退稅老政策的1233億(yi) 元,今年共有11029億(yi) 元退稅款退到了納稅人賬戶;二是一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980億(yi) 元;三是今年以來繼續實施的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繳稅費3778億(yi) 元。

  穩增長助民生

  十年來,財政保障更加精準有效。“財政部門強化資金保障,集中財力辦大事,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基本民生保障,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許宏才說。

  十年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科學技術支出7.1萬(wan) 億(yi) 元,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23.11萬(wan) 億(yi) 元,其中2012—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28.88萬(wan) 億(yi) 元。

  當前,為(wei) 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加大減負紓困力度,財政部門將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和基本民生的保障。

  許宏才介紹,為(wei) 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各項民生政策,中央財政在正常轉移支付外,又安排特殊的專(zhuan) 項轉移支付1.2萬(wan) 億(yi) 元,其中列入今年預算的8000億(yi) 元已經分批下達,這部分轉移支付主要用於(yu) 支持地方落實留抵退稅政策、其他減稅降費政策以及重點民生的增支。

  在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方麵,許宏才說,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是3.65萬(wan) 億(yi) 元,目前,用於(yu) 項目建設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全部下達地方。截至5月15日,各地已發行1.5萬(wan) 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萬(wan) 億(yi) 元。截至4月底,已發行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安排項目超過1.1萬(wan) 個(ge) ,有1200億(yi) 元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用作了重大項目的資本金,為(wei) 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審計機關(guan) 也持續加大對醫療、養(yang) 老、就業(ye) 、住房、“三農(nong) ”等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努力把監督跟進到民生資金使用的最末端、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裏”。王陸進介紹,在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審計方麵,扶貧資金管理逐年規範,審計查出問題金額占抽查資金比例從(cong) 2013年的36.3%下降到2020年的1.5%;在社保審計方麵,維護了社保各領域資金的安全,促進了就業(ye) 優(you) 先等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實。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