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會很快回歸正常軌道(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今年以來,麵對經濟下行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多措並舉(ju) 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等工作。隨著各項政策靠前發力、政策效應逐步釋放,正常的經濟秩序將快速恢複,經濟運行會(hui) 很快回歸正常軌道。
日前,中國經濟4月宏觀數據出爐。受新一輪疫情和國際局勢變化的超預期影響,經濟新的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5月線上新聞發布會(hui) 上,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目前,國內(nei) 疫情反彈得到有力處置,各項政策靠前發力、政策效應逐步釋放,相信正常的經濟秩序將快速恢複,經濟運行會(hui) 很快回歸正常軌道。”
穩增長——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麵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如何發力?穩就業(ye) 有哪些實招?穩物價(jia) 有何有利條件?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措施密集出台。
穩投資,宏觀政策靠前發力。1—4月,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項目38個(ge) ,總投資5333億(yi) 元。其中,4月審批核準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項目8個(ge) ,總投資188億(yi) 元,主要集中在信息化、能源等領域。目前,2022年用於(yu) 項目建設的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已全部下達,截至4月末,今年已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約1.4萬(wan) 億(yi) 元。
暢循環,保障物資運輸通達。針對部分地區出現跨區域物流受阻、疏港運輸不暢等問題,各地區各部門打出組合拳:消除卡點,加強對高速公路和普通國道通行情況以及重點物資運輸情況監測,推動落實全國統一的通行證製度。截至5月16日,長三角貨車流量降幅持續收窄,涉疫重點地區收費站、服務區全部開通。打通堵點,在上海、寧波、杭州建設了4個(ge) 生產(chan) 物資中轉站,對推進汽車等重點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發揮了重要作用。
降成本,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延續實施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等製度性減稅降費的同時,完善優(you) 化階段性降成本政策安排,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優(you) 先安排小微企業(ye) 留抵退稅,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創新的稅收激勵,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今年的降成本“大禮包”,階段性措施與(yu) 製度性安排相結合,普惠公平與(yu) 精準支持相結合,措施實,力度大。
防風險,加強產(chan) 業(ye) 鏈監測預警。國家發改委指導各地建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風險監測處置體(ti) 係,及時掌握苗頭性風險,有針對性地協調解決(jue) 。特別是對於(yu) 集成電路等領域重點企業(ye) ,實行日調度,加強協同配合,幫助協調解決(jue) 企業(ye) 麵臨(lin) 的人員返崗受限、原材料運輸不暢、供應商停產(chan) 等問題,帶動上下遊大中小配套企業(ye) 協同複工複產(chan) 。
“我們(men) 將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全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精準發力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實施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穩住市場主體(ti) ,推動企業(ye) 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盡快實現複工達產(chan)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言人說。
穩就業(ye) ——
就業(ye) 形勢持續承壓,四方麵落實落細穩就業(ye) 工作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進入3月以來,受國內(nei) 疫情點多、麵廣、頻發和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yan) 峻等影響,市場主體(ti) 困難明顯增多,部分重點群體(ti) 求職難度加大,城鎮調查失業(ye) 率上升。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6.1%,比上月上升0.3個(ge) 百分點,就業(ye) 形勢持續承壓。
針對就業(ye) 領域的嚴(yan) 峻形勢和挑戰,近期,黨(dang) 中央、國務院多次部署研究就業(ye) 問題,多個(ge) 部門紛紛出台有關(guan) 舉(ju) 措,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ye) ,積極增加新的就業(ye) 。如何進一步加大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實施力度?發言人表示,落實落細穩就業(ye) 各項舉(ju) 措,重點推動四方麵工作。
保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推進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助企紓困政策,更大力度推進降成本工作,加強對製造業(ye) 、接觸型服務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精準支持,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ti) 負擔,幫助他們(men) 挺過難關(guan) 、守住崗位。
促創新創業(ye) 帶就業(ye) 。清理取消對就業(ye) 創業(ye) 的不合理限製,進一步增強雙創示範基地引領作用和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示範行動,增強雙創平台服務能力。加強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園等平台建設,鼓勵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ye) ,加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不斷釋放創新創業(ye) 動能。
抓重點群體(ti) 穩就業(ye) 。落實《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精神,鼓勵地方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深入推進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建設,大力發展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在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拓展農(nong) 民本地就業(ye) 渠道。
人才培訓強化就業(ye) 支撐。深化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繼續支持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和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加大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支持力度,高質量推動產(chan) 訓結合,促進職業(ye) 技能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助力開展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和實訓工作。
穩物價(jia) ——
工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高位震蕩,全球各大經濟體(ti) 均麵臨(lin) 較大通脹壓力。與(yu) 其他主要經濟體(ti) 形成鮮明對比,4月,我國CPI同比上漲2.1%,在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國物價(jia) 保持穩定溫和上漲相當不容易。
“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外部形勢,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精準把握宏觀政策力度節奏,持續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發言人說,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ju) 做好保供穩價(jia) ,今年以來,我國物價(jia) 一直運行在總體(ti) 合理區間。4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的核心CPI穩中有降,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ge) 百分點。
總的看,我國商品和服務的市場供給能力比較充足,保持價(jia) 格穩定有較多有利條件。
食品價(jia) 格穩定有基礎。近期國際糧價(jia) 不斷上漲,但是國內(nei) 保持了總體(ti) 平穩。我國糧食生產(chan) 連續7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庫存較為(wei) 充足。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我國稻穀、小麥兩(liang) 個(ge) 口糧品種連續多年產(chan) 大於(yu) 需,有少量進口主要是品種調劑。玉米和大豆有一定進口量,會(hui) 受到國際市場一定程度影響,但影響有限。今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chan) 形勢持續轉好,糧食價(jia) 格保持穩定有較好基礎。
能源供給穩定有保障。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外采比例比較高,國際能源產(chan) 品價(jia) 格攀升,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口成本,給部分行業(ye) 帶來輸入性影響,加大成本推動型價(jia) 格上漲壓力。但是要看到,我國能源主體(ti) 是煤炭,而我國煤炭儲(chu) 量比較豐(feng) 富,同時生產(chan) 能力較強。隨著煤炭先進產(chan) 能逐步釋放,有利於(yu) 抑製能源價(jia) 格上漲。4月,我國煤炭產(chan) 量同比增長10.7%,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價(jia) 格同比漲幅比上個(ge) 月回落0.5個(ge) 百分點。發言人表示,國家發改委將以煤炭為(wei) “錨”做好能源保供穩價(jia) 工作,通過穩煤價(jia) 來穩電價(jia) ,進而穩定整體(ti) 用能成本。
多數工業(ye) 消費品供給能力充足。我國產(chan) 業(ye) 體(ti) 係齊全、配套能力強,主要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於(yu) 世界前列,為(wei) 產(chan) 品價(jia) 格穩定奠定了紮實基礎。發言人表示,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yan) 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jia) 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jia) 格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特別是對於(yu) 資本的惡意炒作,將予以堅決(jue) 打擊。
“我們(men) 將堅持綜合施策、精準調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發言人說,展望後期,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feng) 富,工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jia) 平穩運行。(本報記者 陸婭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