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平台豈能為色情交易大開方便之門
作者:熊誌
給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禮物後,竟被對方“拉黑”了,人財兩(liang) 空。而此前兩(liang) 人約定,刷完禮物後線下見麵。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用戶近期的遭遇。據新聞報道,隨著交友軟件風靡一時,用戶在享受交友樂(le) 趣的同時,也頻頻陷入性騷擾、性交易以及各類騙局。
為(wei) 了吸引用戶,一些交友軟件打擦邊球,放縱一些低俗、色情內(nei) 容,為(wei) 色情交易提供便利。比如,有的軟件打著交友的旗號,舉(ju) 辦各種戀愛派對,“聊天室中經常會(hui) 出現帶有黃色內(nei) 容的語音”;再比如,有的交友軟件主打“看臉社交”,用戶可以興(xing) 趣匹配,真正以交友為(wei) 目的的卻寥寥無幾,打招呼的內(nei) 容多數是“可以出來約嗎”“多少鈔票”……互聯網社交平台理應為(wei) 用戶提供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這些交友平台卻藏汙納垢,色情內(nei) 容充斥其間,這說到底還是主體(ti) 責任的嚴(yan) 重缺失導致的結果。
還有一些色情交易或者“殺豬盤”之類的詐騙,往往是以交友軟件為(wei) “獲客”渠道,等到建立聯係後,會(hui) 轉移到第三方平台進行交易、詐騙。這其中,平台未必是有意為(wei) 之,其扮演的卻是間接的“幫凶”角色。
但交友平台既然公開運營,就得合法合規,把好用戶和內(nei) 容審核的關(guan) 卡。最簡單的莫過於(yu) ,對於(yu) 平台上這些赤裸裸的色情聊天話術,從(cong) 技術上進行屏蔽,這沒有任何困難。有的軟件一邊明確禁止“發布色情暗示、挑逗性的所有信息”,一邊沒有任何屏蔽過濾手段,這本質上還是不作為(wei) 。
交友平台對色情內(nei) 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到底,還是通過為(wei) 用戶提供色情、軟色情的交友需求,吸引用戶入駐,增加流量。有此商業(ye) 目的考慮,在打擊色情內(nei) 容上,自然缺少相應的動力。
所以,從(cong) 淨化網絡風氣的角度看,要敦促交友軟件合規運營,就得加大監管力度,不定期開展網絡環境治理專(zhuan) 項活動,對於(yu) 那些存在色情內(nei) 容、交易的軟件,要用嚴(yan) 格的懲罰措施。唯有提高平台違法違規的代價(jia) ,才能倒逼平台加強對網絡色情等行為(wei) 的治理。
這些交友平台,也應該意識到,放縱色情信息、交易,固然能短暫地帶來流量,但這樣的生意既上不了台麵,也不可能持久。倘若平台把關(guan) 不嚴(yan) ,而用戶在平台上被騙,最終引發各種投訴和糾紛,不僅(jin) 麵臨(lin) 被處罰的風險,還會(hui) 給平台口碑帶來麻煩。而如果一個(ge) 原本正規的交友軟件,因為(wei) 對色情內(nei) 容的放任,在大眾(zhong) 心中,成為(wei) 了所謂“約炮”或者性交易的線上場所,這種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將很難消除。
打擊色情行為(wei) ,需要監管發力,更需要平台自覺,在色情信息內(nei) 容屏蔽、實名製注冊(ce) 等各個(ge) 環節,投入更大的治理力度。
當然,守護清朗健康的網絡風氣,也離不開廣大用戶的配合。網上交友,尤其是帶著色情誘導的交友行為(wei) 暗藏巨大風險,網友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別被一時的欲望和衝(chong) 動迷惑。(熊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