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各大醫院抗疫一線扛重任
5月15日是遼寧省援滬醫療隊抵達上海的第30天,一個(ge) 月裏200名醫療隊員在寶山方艙醫院不辭辛勞,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4月17日開艙當日收治649人;4月24日在艙患者超過1000人,增開床位500張;單日在艙患者最高達1322人;單日出艙患者最多233人。截至5月14日20點,累計收治患者3168人,出艙患者2351人,在艙患者781人。
據悉,遼寧省援滬醫療隊由遼寧中醫藥大學以及附3個(ge) 中醫醫院集結約200名醫務人員組成。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護士長曹瑋就是其中之一。曹瑋表示,中醫文化曆史悠久,獨具特色,它在抗擊疫情時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奇跡,得到了大眾(zhong) 的認可。
曹瑋介紹,中醫中藥進萬(wan) 家,綠色健康你我他。為(wei) 發揚中醫特色,援滬的醫療隊員根據中醫辨證,采用“三方三藥”等原則為(wei) 患者進行治療。針對方艙中的特殊患者,如高熱、兒(er) 童、有基礎型疾病、發熱等進行“一人一策一方”個(ge) 體(ti) 化治療。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特殊戰疫中,還有這樣一支能扛重任、打硬仗、打勝仗的隊伍。這支隊伍,來自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暨沈陽市中心醫院。
今年初開始,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先後共派出12人馳援西安、天津、吉林,3人支援遼寧新冠肺炎錦州救治中心,6人支援綏中,15人支援遼寧新冠肺炎沈陽救治中心。醫院領導、臨(lin) 床科室主任、護士長、職能科室負責同誌夜不敢寐,時刻關(guan) 注手機裏工作群的信息,多次淩晨時刻緊急抽調人員參與(yu) 核酸采樣任務。
3月以來疫情來勢洶洶,在全國“動態清零”的精準抗疫部署下,沈陽的疫情防控迎來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階段性勝利,這些都離不開無數默默堅守付出的誌願者“大白”們(men) 的無私奉獻。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一骨科脊柱關(guan) 節外科病房副主任田野收治的一名急性肩關(guan) 節外傷(shang) 患者,恰巧就是那群可愛“大白”中的一員。
術後,“大白”張先生疼痛立即緩解,第二天清晨查房時,張先生由衷地感謝道:“終於(yu) 睡個(ge) 安穩覺”,臉上也浮現出燦爛的笑容。田野表示:“能為(wei) 抗疫誌願者手術,也是我的榮幸!”
同心抗疫,守護家園。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馬曉春教授、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瑋教授、院內(nei) 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張靜萍教授、醫務部主任劉曉偉(wei) 教授、醫院創建國家傳(chuan) 染病區域醫療中心負責人章誌丹教授、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丁仁彧教授等多名國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成員先後奔赴錦州、葫蘆島、營口、盤錦、丹東(dong) 等多地開展醫療救治指導、院感防控督導等工作,並根據疫情發展,提出相應的應對建議。
在沈陽,鐵西區衛生健康係統醫護人員同舟共濟、同心戰“疫”,共同守護著這座城市,守護著百姓健康。在與(yu) 疫情搏鬥的戰場上,鐵西區衛生健康服務中心下屬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全體(ti) 人員不辭辛勞,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為(wei) 盡快遏製疫情蔓延,3月以來,按照鐵西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總體(ti) 部署,該中心全體(ti) 人員連日奮戰在鐵西區街道社區、企業(ye) 、養(yang) 老院、鄉(xiang) 村等核酸檢測點位第一線。(溫濟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