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雕刻聲音 看琴弦起舞

發布時間:2022-05-20 15:16:00來源: 人民日報

  桌上堆滿木屑,頂針、刨子、刻刀等各色工具散落在工作台上,小提琴製琴師徐小峰用耳朵抵住剛剛打磨好的琴板,輕敲幾下,脆生的木材嗡嗡作響,振起的木屑混雜著江南潮濕水汽的味道,有股別樣的清新。

  這是一次與(yu) 木頭的“對話”,“這料子不錯,但還欠點火候。”不同的木頭需要不同的製作工藝,所能呈現的音色也千差萬(wan) 別。徐小峰輕撫槭木塊子,眼中流露出無法掩飾的熱愛。

  1993年春天,江蘇省泰州市黃橋鎮來了一支演出隊,徐小峰第一次聽到了小提琴的鳴奏。後來,他成為(wei) 一名製琴師。“剛入門時,磨刀、破料這些準備性工作就足足學習(xi) 了大半年,練到連碗筷都拿不穩。”徐小峰伸出雙手,多年的勤學苦練,讓他的指尖手背都布滿老繭。

  一把小提琴由70多個(ge) 零件組成,每一步製作工序都會(hui) 影響小提琴音色的上限。製琴流程十分複雜,徐小峰卻操作得有條不紊,為(wei) 保障提琴品質,打磨部件要精確到毫米。“沒有一把琴是完美的,但我要做的就是不斷追求完美。”秉承著工匠精神,徐小峰在製琴路上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優(you) 秀的製琴師能夠根據演奏者的要求和演奏習(xi) 慣,打造富有個(ge) 性的提琴。世界上沒有兩(liang) 把一模一樣的手工提琴,從(cong) 材料選擇、配件把握到工藝設計,處處體(ti) 現著製琴師獨特的技藝和審美。如今,徐小峰已是十裏八鄉(xiang) 聞名的製琴師,有人讚歎他做的小提琴能發出夜鶯般的聲音。

  “聽到演奏者用我製作的琴奏出動聽的旋律,是我最驕傲的事。”徐小峰說。(本報記者 白光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