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家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下調 調降幅度多在10個基點以上

發布時間:2022-05-24 10:1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多家中小銀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調“陣營” 調降幅度多在10個(ge) 基點以上

  本報記者 彭 妍

  繼國有銀行、部分股份製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後,近期多家中小銀行也開始加入存款利率下調“陣營”。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從(cong) 杭州、蘇州等地區的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部分中小銀行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下調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5年期的利率下調幅度普遍在10個(ge) BP(基點)至25個(ge) BP。

  在分析人士看來,存款利率下降有利於(yu) 降低負債(zhai) 端成本、改善息差,預計後續會(hui) 有更多中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

  多家中小銀行

  下調存款利率

  5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部分地區的中小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變動。其中,有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幅度高達25個(ge) BP。

  杭州地區某城商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根據起存金額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下調幅度最高可達15個(ge) BP。具體(ti) 來看,起存金額在5萬(wan) 元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從(cong) 3.08%降至3%,起存金額在5萬(wan) 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從(cong) 3.3%降至3.15%。另外,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了25個(ge) BP,目前已從(cong) 3.25%降至3%。

  另一家城商行的工作人員也透露,目前該行2年期的定期存款下調了10個(ge) BP,為(wei) 2.6%。

  記者了解到,4月下旬,多家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製銀行先行下調普通定期存款利率10個(ge) BP。其中,部分國有大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3.15%。相比國有大行,部分中小銀行近期下調幅度較大。

  談及中小銀行相繼下調存款利率的原因,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原曉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家銀行下調利率主要是受利率市場化、監管政策引導、銀行優(you) 化自身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等多方麵合力的結果。目前銀行整體(ti) 負債(zhai) 壓力較大,部分中小銀行麵臨(lin) 較高的負債(zhai) 成本。近年來,我國存款市場競爭(zheng) 較為(wei) 激烈,部分銀行為(wei) 盲目追求規模而高息攬儲(chu) ,存款市場麵臨(lin) “壞銀行定價(jia) ”問題,存款利率下調是有序維護存款市場秩序、助力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存款利率下降有利於(yu) 降低負債(zhai) 成本、支撐銀行息差。

  對銀行而言,短期來看,監管引導存款利率下調,有利於(yu) 緩解銀行負債(zhai) 成本;長期來看,在失去高息攬儲(chu) 後,對中小銀行影響較大。

  對此,原曉惠表示,中小銀行要積極應對存款市場競爭(zheng) 壓力,一方麵堅持長期穩健發展,加強風險管理和合規建設,把握業(ye) 務線上化轉型趨勢,優(you) 化產(chan) 品服務模式;另一方麵要積極“開源”,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等融資渠道,優(you) 化銀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

  存款利率下行

  已是大勢所趨

  商業(ye) 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與(yu) 政策引導或不無關(guan) 係。事實上,金融監管部門曾多次強調,將引導存款利率的下降,進而引導銀行貸款利率持續下行,服務實體(ti) 經濟。

  去年6月份,央行指導利率自律機製優(you) 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準利率乘以一定倍數形成,改為(wei) 加上一定基點確定。今年5月9日,央行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22年4月份,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製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

  對於(yu) 後續存款利率的走勢,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結合最新政策導向看,未來存款利率將不再參考存款基準利率,而是要參考債(zhai) 券市場利率和貸款市場利率,實現銀行貸款端利率和存款端利率的聯動。這也意味著,後續銀行存款將錨定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和1年期LPR進行定價(jia) 。在經濟穩增長的背景下,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和1年期LPR保持低位甚至下調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說,在貨幣政策轉向之前,存款利率整體(ti) 下行已是大勢所趨。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近期政策導向的影響之下,下調存款利率對中小銀行來說有助於(yu) 穩定其存款成本、優(you) 化存款期限結構,並且這種負債(zhai) 端業(ye) 務的調整將進一步傳(chuan) 導至資產(chan) 端,為(wei) 推動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負擔、保持銀行業(ye) 機構的合理淨息差打下堅實根基,預計會(hui) 有更多中小銀行陸續跟進。(證券日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