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實踐

發布時間:2022-05-24 10:3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繼瑞(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

  上世紀90年代初,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州工作期間科學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提出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海上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等戰略,引領福州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實踐。

  謀劃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是關(guan) 於(yu) 推動經濟圈發展的先行實踐。

  在福州工作時期,習(xi) 近平同誌堅持“山區沿海一盤棋”,確立福州為(wei) 閩東(dong) 北經濟協作區的中心城市,構建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以促進周邊地市經濟協同發展。

  “3820”戰略工程著眼於(yu) 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區與(yu) 縣鄉(xiang) 、沿海與(yu) 山區共同發展,三大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經濟和社會(hui) 協同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liang) 手抓”。同時,還提出加強與(yu) 閩江流域和閩東(dong) 北優(you) 勢互補,促進全麵發展。可以說,這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實踐。

  新形勢下,我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斷深化。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以城市群為(wei) 主體(ti) 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等等。這一係列指向明確、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內(nei) 涵與(yu) 外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思想隨著各層麵實踐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成為(wei) 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謀劃建設“海上福州”,是關(guan) 於(yu) 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先行實踐。

  開發海洋、經略海洋,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是人類生存和社會(hui) 發展的必要考慮和必然趨勢。在1994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建設“海上福州”研討會(hui) 上,習(xi) 近平同誌係統闡述了對發展海洋經濟的深刻認識。1994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建設“海上福州”的意見》。由此,福州深入開展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先行探索與(yu) 創新實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著眼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全局,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堅持陸海統籌,堅持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通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方式,紮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高度出發,著力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出台了一係列重大政策,推動我國海洋事業(ye) 發展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

  謀劃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是關(guan) 於(yu) 推動城市發展的先行實踐。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活動的中心,高度集聚了各種優(you) 勢的基礎設施、資金、技術和人力等資源,並進行合理配置,產(chan) 生較為(wei) 顯著的區域經濟效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曆了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城市發展帶動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發展,城市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

  習(xi) 近平同誌當年在謀劃“3820”戰略工程時,提出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擘畫了福州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這一係列對福州城市發展戰略的謀劃和部署,為(wei) 福州城市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城市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