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緩解東北旱情
當前,我國東(dong) 北地區大部出現輕度至中度、局部重度氣象幹旱。23日至25日,在中國氣象局部署下,東(dong) 北多地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開展增雨作業(ye) ,有效緩解旱情,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創造了有利條件。
自春播開始以來,東(dong) 北地區降水北多南少,遼寧大部偏少五成以上,吉林中西部部分地區、黑龍江中部偏南部分農(nong) 區偏少三至五成。尤其是5月以來,遼寧和吉林兩(liang) 省西部降水稀少,影響已播的玉米、馬鈴薯、大豆等旱地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長。為(wei) 保障東(dong) 北地區糧食安全生產(chan) ,中國氣象局組織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國家氣象中心,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ei) 蒙古四省(自治區)氣象部門開展加密會(hui) 商,指導各地抓住本次天氣過程機會(hui) ,科學、精準、安全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e) 。
在遼寧,省氣象局聯合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於(yu) 5月23日共同發布《氣象與(yu) 農(nong) 事信息》,就人工增雨作業(ye) 做出部署。24日17時,全省作業(ye) 人員到位,空、地配合全力作業(ye) 。朝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降水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41.8%的鄉(xiang) 鎮旱情徹底解除。氣象部門預計,未來5天,遼寧大部地區在透雨影響下墒情將得到明顯改善,利於(yu) 播種和出苗,當前嚴(yan) 重缺墒的遼西地區墒情也將明顯好轉。
5月20日,吉林省氣象局將《關(guan) 於(yu) 做好當前人工增雨作業(ye) 的緊急通知》傳(chuan) 達至各級人工影響天氣部門,有序推進人工增雨工作。24日,長春、四平、鬆原等地開展飛機增雨作業(ye) ;25日淩晨,白城、吉林、遼源等地實施火箭增雨作業(ye) 。在跨區域、空地協同立體(ti) 人工增雨作業(ye) 下,截至25日11時,鬆原、長春等地出現10毫米以上降雨,有效緩解了前期缺墒情況,吉林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旱情得到明顯緩解或者解除。
5月1日至19日,內(nei) 蒙古氣象幹旱麵積約三成。全國23個(ge) 百億(yi) 斤糧食生產(chan) 地級市之一的通遼市,部分地區已連續85天無有效降水。通遼市氣象局與(yu) 吉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密切協作,於(yu) 24日在吉林、內(nei) 蒙古兩(liang) 地聯合開展飛機增雨作業(ye) 。市農(nong) 牧局種植業(ye) 管理科工作人員反饋,本次增雨作業(ye) 對通遼市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起到重要作用。
據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統計,截至5月25日10時,針對此次大範圍降水過程,內(nei) 蒙古、遼寧、吉林共開展飛機作業(ye) 8架次,組織地麵作業(ye) 284次。初步估算,此次人工增雨作業(ye) 影響麵積約24.9萬(wan) 平方公裏,累積增加降水3.5億(yi) ~5.3億(yi) 噸。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響下,部分地區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xing) 毅 本報通訊員 李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