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部門首次聯合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

發布時間:2022-05-27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5月25日電(記者崔興(xing) 毅)中國氣象局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25日聯合發布冬小麥幹熱風災害風險預警,這是兩(liang) 部門首次聯合發布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

  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nong) 業(ye) 氣象室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介紹,5月26日至28日,河北、河南、山東(dong) 等地大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在30℃以上,局地達35℃以上,部分地區土壤墒情偏差,且空氣相對濕度較低,風速在每秒3米以上。

  根據幹熱風災害風險預警服務指標,兩(liang) 部門判斷出河北中部和南部、北京南部、天津、山東(dong) 大部、河南北部冬麥區有幹熱風災害風險,可能影響小麥灌漿乳熟,聯合建議上述地區采取葉麵噴水、噴施葉麵肥等措施減輕影響。26日,山東(dong) 、河南兩(liang) 省氣象局和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河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和省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總站陸續聯合發布冬小麥幹熱風災害風險預警,並提供針對性建議。

  在氣象學領域上,幹熱風一般是指在小麥揚花灌漿期間出現的一種高溫、低濕並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性天氣。春末夏初,我國華北、西北及黃淮地區的小麥正處於(yu) 抽穗、揚花、灌漿的關(guan) 鍵時期,若此時氣溫急劇升高,濕度快速下降,並伴有一定風力,麥田就會(hui) 出現蒸騰過快,小麥灌漿速度下降、灌漿期縮短等情況,致使小麥出現大麵積秕粒歉收,甚至死亡。據了解,幹熱風可分為(wei) 高溫低濕型、雨後青枯型和旱風型,盡管各地形成幹熱風的成因不同,但幹熱風會(hui) 對當地小麥、棉花、蔬菜等農(nong) 作物造成危害。冬小麥受害最為(wei) 嚴(yan) 重。

  風險預警如何減少幹熱風對糧食產(chan) 量的威脅?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nong) 業(ye) 氣象室副主任李森表示:應對幹熱風,一方麵要在麥收前兩(liang) 周至三周灌漿期澆好灌漿水和麥黃水,此舉(ju) 可降低麥田近地表氣溫,提高田間濕度,延長灌漿期,增加粒重;另一方麵要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在小麥齊穗至揚花灌漿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葉麵肥、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配劑噴霧,這可以起到防病蟲害、防幹熱風、防早衰、增加粒重的作用。及時預警可讓農(nong) 民做好充足準備。

  今年年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要進一步建立更加係統、規範的風險預警業(ye) 務服務體(ti) 係,以此為(wei) 契機,兩(liang) 部門進一步加強溝通合作,建立起聯合會(hui) 商、信息共享等機製。目前,氣象部門已初步建立起分災種的服務產(chan) 品體(ti) 係,重點圍繞霜凍害、幹熱風、高溫熱害等組建技術團隊,國、省一體(ti) 化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工作體(ti) 係逐步完善。

  此次聯合發布風險預警為(wei) 後續兩(liang) 部門推進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ye) 務體(ti) 係建設奠定了機製和技術儲(chu) 備基礎。兩(liang) 部門將進一步密切合作,持續完善分區域、分時段、分災種、分作物的農(nong) 業(ye) 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指標體(ti) 係,增強風險預警的權威性、專(zhuan) 業(ye) 性和指導性。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