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樓市“36計”為外來工安居城市提供疊加利好
本報訊(記者劉建林 通訊員李彥斌)“買(mai) 房,一次到位,選套麵積大點兒(er) 的”,5月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政府發布《關(guan) 於(yu) 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當晚,山西省呂梁市臨(lin) 縣籍務工者林永平便下定決(jue) 心要在打拚多年的太原市買(mai) 房安家。
太原市政府此次發布的《意見》包含契稅補貼差異化、人才購房補貼、明確商住比、構建住房新發展模式等36條細規。其中強調,新市民、青年人來太原工作生活並購買(mai) 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無需再提供落戶、社保、納稅等相關(guan) 證明。麵對商品房量價(jia) 齊跌態勢,太原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重點著眼於(yu) 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及改善型購房需求,同步打通山西中部城市群的住房政策。
連日來,山西、湖北、海南、廣西、四川等多地樓市發布調控政策,為(wei) 新市民、外來務工者等特定群體(ti) 提供限購“鬆綁”、契稅補貼等精細化支持,吸引人才安居落戶。對比全國各城市競相發布的樓市新政,太原樓市“36計”被上海易居房地產(chan) 研究院專(zhuan) 家視為(wei) “全國優(you) 秀版本”。
從(cong) 2011年太原商品房首次實施限購,2014年“解禁”後價(jia) 格突飛猛進,到2018年再次限貸限售,再到此次“鬆綁”,該市對樓市的鼓勵與(yu) 嚴(yan) 管,更顯針對性,更具精準度。作為(wei) 購房剛需者,林永平這十來年在樓市兩(liang) 次限購、兩(liang) 次“鬆綁”間伺機而動。
得益於(yu)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政策,林永平的女兒(er) 去年進入城區小學就讀。不用盯著學區房,給了林永平此次更大的選房空間。“幸虧(kui) 沒在前些年的房價(jia) 高位接盤”,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新規,選購麵積在90~143平方米的房子,政府能補貼80%契稅,加上房貸利息的下降,能夠抵消這幾年數萬(wan) 元的房租了。
日前,山西銀保監局在落實中國銀保監會(hui) 、中國人民銀行3月4日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方麵,提出鼓勵銀行機構支持住房租賃信貸需求,增加長租房供給。為(wei) 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ti) 住房問題,太原市房產(chan) 管理局局長鄧大亮表示,將通過新建、改建、盤活居民閑置住房等方式不斷籌集租賃房源,今年已啟動了3萬(wan) 套(間)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計劃,加快推動形成租購並舉(ju) 的新格局。
劉建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