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發布時間:2022-05-31 10:04: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人民幣成為(wei) 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以來首次“體(ti) 檢”便傳(chuan) 出好消息,權重不降反升,再次說明了人民幣近幾年經受住了國際形勢複雜和疫情等諸多考驗,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國際地位邁上新台階。

  自2016年加入SDR以來,人民幣從(cong) 不列入“官方外匯儲(chu) 備貨幣構成(COFER)”統計的小幣種逐步發展成為(wei) 全球外匯儲(chu) 備的重要選項,已穩居全球第五大儲(chu) 備貨幣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超過7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chu) 備。與(yu) 此同時,2021年,人民幣債(zhai) 券被國際三大債(zhai) 券指數悉數納入,明晟指數繼續增持中國A股,國際機構投資者掀起了投資中國證券資產(chan) 的高潮。

  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chan) 的強勢表現,與(yu)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密不可分。一方麵,近兩(liang) 年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內(nei) 經濟長期向好,外貿高景氣度加上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引來更多國際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紅利。另一方麵,相關(guan) 部門堅定不移推動金融市場改革開放,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程序,豐(feng) 富可投資的資產(chan) 種類,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為(wei) 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機構投資中國市場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

  人民幣SDR權重提升至12.28%,保持第三位,充分反映了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的認可和信心。在人民幣入籃之前,國際上曾有不少的質疑聲:雖然人民幣發揮的作用越發突出,但人民幣不太可能成為(wei) 一種主要的儲(chu) 備貨幣,除非人民幣可自由兌(dui) 換且中國采取開放資本項目的做法。應當看到,此次人民幣權重提高,是過去幾年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持續不斷地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的結果。事實證明,人民幣可自由兌(dui) 換的程度以及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程度都在漸進地提高。

  總的來看,當前人民幣國際化仍處在初級階段。人民幣國際化分為(wei) 三個(ge) 層次:從(cong) 支付結算貨幣,到計價(jia) 和投融資貨幣,再到全球主要儲(chu) 備貨幣。現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正處於(yu) 從(cong) 支付結算貨幣向計價(jia) 和投融資貨幣爬升的階段。中國巨大的經濟體(ti) 量和貿易規模優(you) 勢表明,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存在較大潛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應當加快。在多種現實因素的製約下,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度是適當的,是符合中國金融開放程度、監管水平以及市場承受能力的。在製約因素尚未消除的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能操之過急。

  央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提出,要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應當看到,一個(ge) 有深度的、流動性充沛、交易活躍、品種齊全和管理健全的外匯市場和金融市場,是人民幣在國際競爭(zheng) 中抵禦大風大浪的基礎,是推動人民幣金融指標提升的前提。為(wei) 此,我國應在不斷改進監管理念和監管手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我國外匯市場和金融市場對國內(nei) 外投資者的開放和準入程度,補齊重要的市場短板,把市場做大做深,從(cong) 而立於(yu) 不敗之地。(姚 進)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