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蚓”出一條循環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2-06-06 13:54:00來源: 大眾網

  在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坪裏村鑫玉生態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蚯蚓養(yang) 殖基地,坪裏村第一書(shu) 記譚龍帶領村民在基地內(nei) 除草、施肥。

  “你別看這小小的蚯蚓,市麵上賣13元錢一斤,烘幹後賣120元一斤呢。”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坪裏村小組長劉誌南介紹到。2021年以前,他在外工作時了解到被人們(men) 稱為(wei) “地龍”的蚯蚓在製藥、飼料等行業(ye) 用途廣泛,且養(yang) 殖風險小、收益高。回鄉(xiang) 後,創辦了神泉鄉(xiang) 坪裏村鑫玉生態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頭發展蚯蚓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

  “坪裏村土質鬆軟,十分適合發展蚯蚓養(yang) 殖,還有可能成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坪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主任寧三仔說。2022年3月,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坪裏村通過學習(xi) 考察和專(zhuan) 家認證,召開會(hui) 議研究決(jue) 定投入30萬(wan) 元產(chan) 業(ye) 資金入股鑫玉生態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去年8月份以來,該合作社投放蚯蚓種苗10000餘(yu) 斤,地下養(yang) 殖蚯蚓110餘(yu) 畝(mu) ,地麵種植八月瓜、鉤藤等作物。已向江西上饒、本縣良坊等地銷售種苗4000斤,產(chan) 值約12萬(wan) 元。待產(chan) 量提高後將銷往廣西柳州等地,預計畝(mu) 年產(chan) 值約2.3-2.8萬(wan) 元。

  在坪裏村的帶動下,今年4月份,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段坊村也加入了蚯蚓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行列,他們(men) 選定八月瓜基地養(yang) 殖蚯蚓,第一期養(yang) 殖蚯蚓15畝(mu) ,已引種1000斤,種植八月瓜1500株,直接帶動當地5-7名群眾(zhong) 就業(ye) 。待蚯蚓長大繁殖後,段坊村將擴大養(yang) 殖規模,用小蚯蚓撬動循環農(nong) 業(ye) 的大鏈條。

  “蚯蚓養(yang) 殖基地主要收集永坊綠野生態產(chan) 業(ye) 園、勝農(nong) 牛業(ye) 肉牛養(yang) 殖基地等的糞便作為(wei) 蚯蚓的‘口糧’,對牛糞廢棄物綜合利用、變廢為(wei) 寶。”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鄉(xiang) 長龍正柏說。隨著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蚯蚓養(yang) 殖業(ye) 的發展,不僅(jin) 解決(jue) 了永坊綠野生態產(chan) 業(ye) 園肉牛養(yang) 殖基地的牛糞,還解決(jue) 了蓮花縣勝農(nong) 牛業(ye) 牛場的牛糞,使得這些糞便得到妥善的處理和利用。同時,利用蚯蚓糞作為(wei) 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肉牛養(yang) 殖基地牧草的主要肥料,既肥沃了土地,又減少了化肥使用,改善了土壤。也可直接作為(wei) 八月瓜等作物的有機肥料,構建“廢棄物——蚯蚓糞肥——農(nong) 業(ye) 種植”的循環產(chan) 業(ye) 鏈條,插上了生態發展的翅膀,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feng) 收。

  下一步,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將樹立生態環保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村級黨(dang) 組織引領作用,深入推進“黨(dang) 建+”“農(nong) 業(ye) +”發展新模式,將蚯蚓作為(wei) 神泉的一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推廣,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增加新動能。(朱麗(li)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