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民醫保守護全民健康(譜寫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6-06 13:55:00來源: 人民日報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必然要求,全民醫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項基本製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常態化製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製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製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zhong) 的‘保命錢’、‘救命錢’。”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體(ti) 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目錄調整……醫療保障製度日益健全,人民的醫療服務需求大幅釋放,群眾(zhong) 就醫負擔持續大幅減輕,全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織密織牢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網

  黨(dang) 中央高度關(guan) 注中國特色全民醫保體(ti) 係建設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全民醫療保障製度頂層設計,推動醫療保障事業(ye) 改革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基本醫療保險為(wei) 主體(ti) ,醫療救助為(wei) 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ye) 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製度框架基本形成,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多元化醫療保障需求。

  ——繳費補貼年年漲,群眾(zhong) 樂(le) 享發展紅利。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提高30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個(ge) 信息,讓不少群眾(zhong) 由衷地開心。

  “我記得2012年醫保補助是每人240元,現在已經到610元,為(wei) 提高大家的醫保待遇,這10年國家真是拿了真金白銀!”四川省樂(le) 山市居民張偉(wei) 強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增長,國家財政強力支持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推動省級統籌。截至2021年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6億(yi) ,參保覆蓋麵穩定在95%以上。

  ——著眼婦女、老年人群,專(zhuan) 項保險體(ti) 現溫度。

  “生孩子自己掏的錢不多,而且休產(chan) 假第一個(ge) 月發工資,我特意查了一下,拿到手的一點不比平時上班低,生育保險讓人挺踏實。”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居民牛誌霞說。

  截至2021年底,我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2.38億(yi) 。去年,生育保險與(yu) 職工醫保合並實施,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不少參保人反映更方便了。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數據顯示,2021年約有1.9億(yi) 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數約為(wei) 4500萬(wan) 。2016年,我國開始在15個(ge) 城市、2個(ge) 重點聯係省份開展試點長期護理保險。截至2021年底,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城市增至49個(ge) 、參保超過1.4億(yi) 人,累計160萬(wan) 失能群眾(zhong) 獲益,年人均減負超過1.5萬(wan) 元。

  ——實施醫療救助,嚴(yan) 防因病致貧返貧。

  今年2月,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德寬路街道臘樹園社區居民張大媽,拿到了兩(liang) 萬(wan) 多元大病救助金。張大媽的老伴患惡性腫瘤,這幾年的治療費用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張大媽說:“社區的同誌主動代我們(men) 辦理大病醫療救助,國家的好政策幫我們(men) 渡過了難關(guan) 。”

  助力脫貧攻堅、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共同富裕,醫療保障不可或缺。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製度的意見》,聚焦減輕困難群眾(zhong) 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防範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製,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截至2021年,各項醫保製度累計惠及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就醫1.23億(yi) 人次,減輕醫療費用負擔近1224.1億(yi) 元。

  有效緩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

  近年來,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也在穩步提高。醫保基金年收支均超2萬(wan) 億(yi) 元,惠及群眾(zhong) 就醫超40億(yi) 人次,對破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支持醫藥衛生事業(ye) 發展、維護社會(hui) 穩定和推動共同富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錄談判、帶量采購,切實減輕群眾(zhong) 藥耗負擔。

  今年4月26日下午,退行性骨關(guan) 節炎患者陳阿婆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接受了左膝關(guan) 節置換術。陳阿婆也成了浙江省第一位受惠於(yu) 國家集采人工關(guan) 節政策的患者,耗材花費降了八成。

  2018年以來,我國已成功開展6批藥品集采,共采購234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53%,累計降低藥耗負擔超2700億(yi) 元。不僅(jin) 如此,近年來,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力度不斷加大,逐步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範圍。2021版藥品目錄品種增至2860種,67種談判藥品平均降價(jia) 62%。截至2021年底,14.2萬(wan) 家醫藥機構供應談判藥品,國談藥全年累計惠及患者1.4億(yi) 人次、減負1500億(yi) 元。

  防控新冠疫情,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治療藥品臨(lin) 時性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並不斷降低價(jia) 格,減輕防疫負擔,全力服務疫情防控。截至目前,用於(yu) 新冠肺炎救治的醫保基金預付專(zhuan) 項資金累計預撥200億(yi) 元,結算費用29.7億(yi) 元。

  ——跨省通辦、直接結算,異地就醫體(ti) 驗穩步提升。

  目前,我國異地就業(ye) 、居住的流動人口日益增多。深化醫保改革,進一步提升跨省流動人口就醫便捷度,讓百姓身在異鄉(xiang) 不愁醫,是民生所盼、時代所需。

  近年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穩步推進,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規模不斷增大,門診慢特病相關(guan) 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開展順利,越來越多的參保群眾(zhong) 享受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目前,所有統籌地區都已開通住院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截至2022年4月底,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達到20.53萬(wan) 家。今年1至4月,全國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159.56萬(wan) 人次,全國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671.56萬(wan) 人次。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掌上辦,群眾(zhong) 滿意度持續提升。

  ——按病分組、打包付費,支付改革遏製不合理醫療。

  以往,一些地方存在“小病大治”“過度治療”等醫療不透明、不公開情況,不僅(jin) 浪費醫療資源,更增加了患者負擔。2019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積極推進醫療機構支付改革,先後啟動30個(ge) 城市的DRG(疾病診斷相關(guan) 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和71個(ge) 城市的DIP(按病種分值付費國家試點),使病種可分析、可評價(jia) 、可比較,促進醫療機構控製成本、優(you) 化管理,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據國家醫保DRG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鄭傑介紹,2019至2021年,30個(ge) 試點城市參保人個(ge) 人負擔在降低,以廣西梧州市為(wei) 例,自2021年1月啟動試點付費後,1至9月間,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費用、患者自付比例同比分別下降了10.3%、6.1%、4.7%。

  守好人民群眾(zhong) 的“看病錢”“救命錢”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zhong) 的“看病錢”“救命錢”,隨著國家醫保體(ti) 係的健全完善,醫保的覆蓋麵和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風險點也隨之增加。必須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健全嚴(yan) 密有力的基金監管機製,常抓不懈,保障基金安全。

  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形成打擊醫保欺詐騙保的高壓態勢,醫保欺詐騙保案件普發、頻發的局麵得到初步遏製,醫保基金監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多部門緊密協作,打擊力度前所未有。

  今年3月31日,國家醫保局、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2022年全國打擊欺詐騙保專(zhuan) 項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hui) 議。專(zhuan) 項整治行動開展4年以來,三部門通力合作,嚴(yan) 厲打擊涉醫保基金違法犯罪行為(wei) ,累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超240萬(wan) 家次,處理近115萬(wan) 家次,曝光案情12萬(wan) 件,追回基金583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行紀銜接、行刑銜接等“一案多查、聯合懲處”機製不斷優(you) 化。醫保、衛生健康部門共協助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20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002名,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專(zhuan) 項問題線索212起。

  ——法治建設取得突破,長效機製初具雛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去年5月,首部醫保行政法規《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實施,醫保基金監管步入法治化軌道。目前,全國已建立155個(ge) 專(zhuan) 職監管機構,行政執法標準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政府監管、社會(hui) 監督、行業(ye) 自律和個(ge) 人守信、基金監管多措並舉(ju) 。舉(ju) 報獎勵製度為(wei) 守護基金安全開拓了廣泛的社會(hui) 渠道,截至目前,僅(jin) 循國家醫保局收到的線索,就查處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7.6億(yi) 元。

  ——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智慧監管初露鋒芒。

  “通過大數據比對發現,有的患者長時間連續性住院治療,有的患者報銷比例畸高,有的住院患者預留電話重複有虛假住院嫌疑……”騙保方式再隱蔽,也逃不過技術的火眼金睛。

  近年來,醫保基金智慧監管鋒芒初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廣泛運用,精準發現問題,揪出了不少騙保大案要案。

  建立全民醫保製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ti) 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國家醫保局負責同誌表示,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偉(wei) 大征程中,將持續紮牢多層次醫療保障網,在發展中持續提高群眾(zhong) 保障質量;逐步破除醫保區域發展不平衡,推動人民群眾(zhong) 共建共享;不斷推動醫藥服務供給側(ce) 改革,讓群眾(zhong) 享受更多質優(you) 價(jia) 廉的醫藥服務;促進醫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群眾(zhong) 辦理醫保更便捷更高效,推動我國醫療保障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