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5月外貿增速回升映射經濟暖意 穩外貿仍需加力

發布時間:2022-06-10 10: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新聞分析:5月外貿增速回升映射經濟暖意 穩外貿仍需加力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wei) 、謝希瑤

  海關(guan) 總署6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前5個(ge) 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6.04萬(wan) 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其中,5月當月進出口同比、環比分別增長9.6%、9.2%,累計增速和月度增速均較上月有所回升。

  分析人士認為(wei) ,相比4月份,5月份外貿進出口呈現出的回暖跡象傳(chuan) 遞經濟複蘇積極信號。

  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前5個(ge) 月外貿進出口實現穩定增長,特別是5月份長三角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環比增長近20%,進出口明顯恢複。

  今年3月以來,由於(yu)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等“外貿重鎮”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響,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數,俄烏(wu) 衝(chong) 突和大宗商品價(jia) 格大漲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外貿一度承壓減速。

  為(wei) 了幫助外貿企業(ye) 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近期,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密集部署一係列穩外貿舉(ju) 措,圍繞物流保通保暢、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出口退稅和通關(guan) 效率等方麵落實落細助企紓困政策,有效助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從(cong) 前5個(ge) 月外貿數據看,當前我國外貿形勢有所好轉,與(yu) 主要貿易夥(huo) 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

  前5個(ge) 月,東(dong) 盟繼續成為(wei)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8%;同期,我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也更為(wei) 密切,進出口同比增長16.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1.9%,有效促進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優(you) 勢互補。

  一係列幫扶政策不斷激發外貿市場主體(ti) 活力。數據顯示,前5個(ge) 月,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ye) 數量同比增加5%,為(wei) 穩外貿提供堅實支撐。其中,外貿“主力軍(jun) ”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長11.8%,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9%,同比提升1.5個(ge) 百分點。

  此外,一些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chan) 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彰顯外貿出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不斷提高。前5個(ge) 月,我國出口機電產(chan) 品5.11萬(wan) 億(yi) 元,增長7%,占出口總值的57.2%。其中,汽車1190.5億(yi) 元,增長57.6%。

  對於(yu) 外貿增速回升的原因,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國際經貿研究室副主任張宇認為(wei) ,一方麵,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各地逐漸複工複產(chan) ,物流運輸與(yu) 生產(chan) 經營均有所好轉;另一方麵,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係列舉(ju) 措加快落地生效,為(wei) 穩住外貿基本盤發揮了促進作用。

  盡管外貿發展呈現恢複式增長態勢,但專(zhuan) 家表示仍要保持清醒,不能因為(wei) 數據有起色而盲目樂(le) 觀。

  張宇認為(wei) ,當前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yan) 峻,我國外貿發展仍麵臨(lin) 疫情、美聯儲(chu) 加息、地緣政治、匯率波動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外貿保穩提質仍需進一步化解壓力、穩定預期。

  6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強調,穩外貿穩外資事關(guan) 經濟全局、就業(ye) 大局。在落實已出台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同時,進一步加大支持。會(hui) 議從(cong) 擴大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保持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研究階段性減免港口有關(guan) 收費等方麵作出進一步部署。

  “這些政策疊加,一定會(hui) 對外貿增長起到促進作用。”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各地方、各相關(guan) 部門在密切監測外貿運行情況的同時,還要結合實際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支持舉(ju) 措,從(cong) 而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使外貿企業(ye) 能夠在一係列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通過享受政策紅利來實現穩定增長、提高質量。

  對於(yu) 未來外貿走勢,專(zhuan) 家表示,隨著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外貿物流進一步暢通,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進一步提速,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回暖勢頭。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