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結合”優化數字經濟形態
全國政協日前召開的“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zhuan) 題協商會(hui) ,為(wei) 如何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數字經濟代表著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前沿陣地,推動其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實體(ti) 經濟水平、增強實體(ti) 經濟綜合競爭(zheng) 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從(cong) 融合發展的作用而言,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有機結合,是我國主動應對新形勢、把握新機遇,加快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近兩(liang) 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蔓延,一些數字化、智能化、“非接觸”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出現,數字經濟成為(wei) 恢複經濟、加快發展的重要形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有效融合,已成為(wei)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
從(cong) 數字經濟發展的狀態而言,我國數字經濟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其助推實體(ti) 經濟的能力實現了有力提升,特別是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都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也要看到,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的深度仍然不夠,研發、生產(chan) 等關(guan) 鍵領域的創新能力和融合水平存在不足,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受製於(yu) 人的局麵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有利於(yu) 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營商環境仍不完善,龐大的數據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同行業(ye) 、不同區域、不同群體(ti) 間數字鴻溝還有擴大的趨勢。
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應堅持問題意識與(yu) 目標導向相結合,充分運用前沿數字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模式進行全方位、全鏈條、係統化改造升級,全麵構築起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優(you) 勢。要主動把握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加速產(chan) 品和服務更新迭代,深入研究技術創新中勞動力結構變化的規律特點,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解決(jue) 數字化轉型中的勞動力優(you) 化問題。
同時,還要全麵提高實體(ti) 經濟的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一是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發揮科技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增強實體(ti) 經濟的核心驅動力。二是加快製造業(ye) 全麵數字化轉型,增強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競爭(zheng) 力,完善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推動製造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生產(chan) 模式、運營模式、企業(ye) 形態的根本性變革。三是打造數字化新型企業(ye) ,培育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加快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核心的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新形態。四是夯實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礎,除了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外,關(guan) 鍵還要加快優(you) 化數字營商環境,運用數字化、智慧化技術,創造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適合數字技術人才成長、保障數字信息安全、催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的體(ti) 製環境、政策環境。
(王琛偉(wei) 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ti) 製與(yu) 管理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