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環境”改善 以更優營商環境穩增長
原標題:以更優(you) 營商環境穩增長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chan) 力、競爭(zheng) 力,“軟環境”改善了,就會(hui) 帶來更多有效投資和項目。實踐表明,哪個(ge) 地方市場主體(ti) 發展得好,地方經濟發展就好、民生改善就快。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認真落實《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有關(guan) 要求,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ti) 盡快渡過難關(guan) 、恢複發展。
著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既是更大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和發展內(nei) 生動力的關(guan) 鍵之舉(ju) ,也是應對嚴(yan) 峻複雜形勢、促進經濟穩定恢複的重要舉(ju) 措。市場主體(ti) 是穩住就業(ye) 和經濟基本盤的有力支撐,營商環境則是市場主體(ti) 生存發展的土壤,營商環境的優(you) 劣,直接影響著市場主體(ti) 的興(xing) 衰、市場要素的集聚和發展動力的強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有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我國市場主體(ti) 已突破1.5億(yi) 戶,比10年前淨增約1億(yi) 戶。各地對營商環境也越來越重視,但客觀來看,各地營商環境仍然存在差距,而這種差距在複雜嚴(yan) 峻的經濟形勢考驗下有可能進一步顯現。
越是困難時刻,越能顯出營商環境本色。過去各地推動發展,往往是比硬件條件、稅收優(you) 惠,現在更多是比營商環境。政府部門服務意識強不強,辦事效率高不高?對各類市場主體(ti) 是不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疫情防控能不能做到科學精準?各項紓困措施有沒有及時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ti) ?這些涉及營商環境的方方麵麵做得好不好,市場主體(ti) 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近期國務院督查組對12個(ge) 省穩增長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開展的專(zhuan) 項督查發現,有的地方還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不精準、工作簡單化“一刀切”、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等問題。
越是困難多,越要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好的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chan) 力、競爭(zheng) 力,“軟環境”改善了,就會(hui) 帶來更多有效投資和項目。實踐表明,哪個(ge) 地方市場主體(ti) 發展得好,地方經濟發展就好、民生改善就快。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市場主體(ti)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麵臨(lin) 生產(chan) 經營困難,普遍預期不穩、信心不足。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穩定透明、公平競爭(zheng) 、激勵創新的製度規則和營商環境,使一切有利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湧流。
要給市場主體(ti) 下“及時雨”,吃“定心丸”。積極回應市場主體(ti)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迫切訴求,想方設法幫助他們(men) 減負擔、降成本、渡難關(guan) 。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ju) 措已經出台,各地也在加力施策,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動穩經濟政策再細化再落實,最大限度消除堵點、縮短時滯,推動政策紅利更快速更充分釋放,讓市場主體(ti) 真解渴、早受益。同時,要因地製宜挖掘自身政策潛力,幫扶市場主體(ti) 紓困、穩崗拓崗等政策能出盡出。
要做到“親(qin) ”而有度、“清”而有為(wei) 。按照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的要求,健全政企溝通協商製度,了解企業(ye) 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激勵幹部主動作為(wei) 、靠前服務。涉企政策製定要多聽企業(ye) 家意見和建議,依法保護企業(ye) 家合法權益,持續破除隱性門檻,使廣大市場主體(ti) 能夠心無旁騖創新創造,形成長期穩定發展預期。(熊 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