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增強“新活力” 線下回歸“煙火氣”——當前消費市場透視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線上增強“新活力” 線下回歸“煙火氣”——當前消費市場透視
新華社記者孔祥鑫、陽娜、吉寧
多地出台促進消費政策提振消費信心;商家發放消費券大禮包帶動消費活力……臨(lin) 近年中,隨著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國內(nei) 各地促消費持續發力。消費需求有何積極變化?消費信心提振程度如何?記者深入市場、平台和企業(ye) 尋找答案。
增強消費動力:政策短中期結合提振消費信心
6月初,北京市民張女士在蘇寧門店,使用北京市的綠色節能消費券購買(mai) 了一台冰箱,節省了400元。北京市自4月份麵向全北京的消費者,啟動促進綠色節能消費政策,涉及20多種電器。
文旅“大禮包”、消費券“全家桶”、綠色節能消費券、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近期,各地創新形式發放消費券、出台促消費政策,涵蓋品類豐(feng) 富。
按照中央就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一係列部署,針對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各地各部門相繼出台關(guan) 於(yu) 促消費的舉(ju) 措,進一步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落實好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ye) 紓困扶持措施,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記者梳理發現,不少地區都在出台各自的促進消費政策舉(ju) 措。上海明確年內(nei) 新增非營業(ye) 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wan) 個(ge) ;深圳市在5月至8月期間,對消費者購買(mai) 符合條件的家用電器,按照銷售價(jia) 格的15%給予補貼,每人累計最高2000元;廣東(dong) 、福建、山東(dong) 等地依托自身稟賦扶植預製菜等特色產(chan) 業(ye) ;四川、海南、福建等旅遊大省打出補貼、優(you) 惠券、主題活動等措施帶動消費活力……
“消費券對我們(men) 的銷售提振效果很明顯。”卜蜂蓮花湖南區域總裁宋華鬆說,“6月以來,通過平台發放消費券,我們(men) 的線上銷售額實現了同比超250%的增長。政府、平台和品牌自身的補貼優(you) 惠結合,使品牌的線上訂單和到店客流都有了顯著的增長。”
受訪專(zhuan) 家表示,當下各地各部門出台新一輪促消費的政策舉(ju) 措短中期結合,既有短期的促進消費回補的政策,包括使用消費券和減稅補貼等政策舉(ju) 措促進消費回補,重點對受疫情衝(chong) 擊較大的特困行業(ye) 和企業(ye) 實施救助,也使用中長期的政策舉(ju) 措挖掘城鄉(xiang) 消費潛力。
線上線下活躍:年中促消費持續發力
6月初,國貨運動品牌特步的員工張曼看著店鋪後台不斷跳動的數字,就知道上海倉(cang) 積壓的新品應該有救了。作為(wei) 拚多多平台旗艦店負責人的張曼表示,近期店鋪訂單量環比4、5月份增長了3倍左右,隨著物流進一步複蘇,上海倉(cang) 當前的快遞出貨量已經恢複到今年這波疫情前的九成左右。
“近來,平台的全域消費包括美妝、家電、服飾、母嬰、農(nong) 副產(chan) 品等迎來明顯反彈。”拚多多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很多品牌加快了旗艦店的布局,繼續深耕與(yu) 平台的合作。
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以來,對於(yu)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出現銷售放緩、成本上漲等壓力的部分中小企業(ye) ,不少電商平台推出了扶持政策。
京東(dong) 聯合多家銀行在北京、上海、深圳、大連等23個(ge) 城市開展優(you) 惠活動,並在北京、深圳、成都、長沙等多地發放相關(guan) 消費券。
19日零點剛過,各家消費大戶紛紛亮出“618”促銷活動的“成績單”:京東(dong) 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yi) 元,創新高;小米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突破187億(yi) 元;抖音電商直播總時長達4045萬(wan) 小時,抖音商城場景帶動銷量同比增長514%……
線上消費持續活躍,線下“煙火氣”也在回歸。隨著上海、北京等地疫情逐漸平穩可控,線下市場主體(ti) 正在逐漸恢複熱度。
北京亦莊的一家比亞(ya) 迪汽車4s店,迎來了不少選車訂車的消費者。銷售顧問王磊說:“最近北京出台以舊換新等政策,讓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一定程度增長。”
當前,國家實施的階段性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以及地方“以舊換新”等政策協同發力,國內(nei) 購車需求逐漸激活。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最新數據顯示,5月國內(nei) 汽車產(chan) 銷環比分別增長59.7%和57.6%。
需求逐步改善:堅定信心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ge) 百分點。隨著一係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國內(nei) 市場需求正在逐步改善。
業(ye) 內(nei) 分析,今年疫情波動對供應鏈造成壓力,多項政策疊加、年中促銷活動讓居民消費需求呈現增加趨勢,反映出我國消費複蘇的基底仍在,增強了各界推動消費複蘇的信心。
“早在5月份就把想買(mai) 的東(dong) 西放進了‘購物車’,研究對比了價(jia) 格後,覺得促銷期間購買(mai) 非常劃算,有幾筆消費甚至‘很賺’。”北京的胡女士說,“我現在已經習(xi) 慣網上購物了,雖然疫情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但消費剛需仍在。”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許正中認為(wei) ,在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背景下,雖然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我國消費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尤其是在疫情之後產(chan) 生了一個(ge) 回補期,由於(yu) 過去供應鏈中斷被抑製的消費需求可以得到一定的彌補和滿足。
業(ye) 內(nei) 分析指出,提振消費應多措並舉(ju) 、持續推進。一方麵要落實中央到地方的多項穩增長、穩就業(ye) 政策,要因地製宜,精準設計和實施消費相關(guan) 舉(ju) 措,保障其拉動消費的效果。另一方麵,企業(ye) 應進一步加大商品和服務的研發力度,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多高質量商品和服務。此外,保障供應鏈暢通是促消費,尤其是促進線上消費的基礎,建議進一步推動整體(ti) 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數智化升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