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受訪者覺得近兩年國產劇品質提升了
近年來,電視劇行業(ye) “唯流量”亂(luan) 象逐漸被破除,行業(ye) 創作者“提質減量”,擁有高收視、高口碑“雙高效應”的電視劇大量湧現。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8%的受訪者喜歡看國產(chan) 電視劇。大家喜愛的國產(chan) 電視劇類型有青春偶像劇(51.3%)、曆史劇(44.5%)、懸疑推理劇(40.3%)。63.9%的受訪者覺得近兩(liang) 年來國產(chan) 劇的品質提升了。
大家喜愛的國產(chan) 電視劇類型主要有青春偶像劇、曆史劇、懸疑推理劇
安徽合肥的在校大學生徐雨潔覺得看電視劇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我比較傾(qing) 向於(yu) 看一些輕鬆、下飯的電視劇,比如說情景喜劇,每一集之間的關(guan) 聯性不會(hui) 特別大。也喜歡看一些經典的古裝劇”。
調查中,73.8%的受訪者喜歡看國產(chan) 電視劇,其中22.7%的受訪者非常喜歡。
浙江杭州銀行職員許偉(wei) 琴(化名)今年35歲,比較喜歡看國產(chan) 劇,尤其是家庭倫(lun) 理劇,“我在家裏燒飯、搞衛生的時候,喜歡用平板電腦或手機播放電視劇,一邊搞衛生一邊看,我有很多電視劇都是這樣追完的”。
調查顯示,大家喜愛的國產(chan) 電視劇類型有青春偶像劇(51.3%)、曆史劇(44.5%)、懸疑推理劇(40.3%)。其他還有:武俠(xia) 劇(34.6%)、家庭倫(lun) 理劇(32.2%)、諜戰劇(32.1%)、情景喜劇(28.9%)、職場劇(27.9%)等。
浙江湖州的獄警林俊青(化名)比較喜歡看國產(chan) 劇,尤其是懸疑類和刑偵(zhen) 類,“我覺得最近有蠻多口碑比較好的國產(chan) 劇。我最近就在看一部講述檢察機關(guan) 工作的劇集。首先由於(yu) 工作原因,這部劇中出現的場景,很多我平時也接觸過,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其次劇情反轉很多,看起來回味無窮。另外,這部劇宣揚的精神也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劇中檢察官對待工作的態度讓人尊敬”。
63.9%受訪者覺得近兩(liang) 年國產(chan) 劇的品質提升了
調查中,63.9%的受訪者覺得近兩(liang) 年國產(chan) 劇的品質提升了,22.1%的受訪者覺得沒有提升,14.0%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許偉(wei) 琴感覺,最近幾年弘揚正能量價(jia) 值觀的電視劇比較火,“這種好的價(jia) 值觀的弘揚,使劇集在內(nei) 容方麵有了很大提升”。
上海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覺得,國產(chan) 劇的品質提升是很明顯的,首先劇作質量比10年前、20年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當下我們(men) 一直在倡導“創作要麵向生活”,提倡現實主義(yi) 的寫(xie) 作風格,所以有了很多現實題材、英雄模範題材和老百姓日常生活題材的作品,還有脫貧、新農(nong) 村建設等題材的劇作,這幾年的表現都特別突出。
調查中,大家認為(wei) 國產(chan) 劇品質的提升主要表現在演員演技在線(55.3%)、正能量(52.9%)、內(nei) 容吸引人(48.4%)、劇情緊湊(46.1%)等方麵。其他還有:製作精良(37.7%)、富有時代感(28.2%)等。
徐雨潔覺得,當下的電視劇在拍攝手法上的提升很明顯,另外演員的表演更加真實、接地氣了。“看《山海情》《覺醒年代》這樣的電視劇,感覺演員跟人物非常契合,觀眾(zhong) 有很強的代入感”。
57.5%受訪者期待國產(chan) 劇內(nei) 容創新,更豐(feng) 富
對於(yu) 國產(chan) 劇,57.5%的受訪者期待內(nei) 容創新,更豐(feng) 富,50.6%的受訪者期待拍攝更多元題材,49.7%的受訪者期待貼近大眾(zhong) 生活,49.2%的受訪者期待挖掘更多有演技的演員,38.4%的受訪者期待製作更精良,31.1%的受訪者期待有更多的大IP作品,29.3%的受訪者期待服裝、化妝、道具更精良,22.7%的受訪者期待更關(guan) 注觀眾(zhong) 的需求。
“有一些特定的劇集類型,比如青春劇、愛情劇、都市白領劇、行業(ye) 劇,我覺得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石川說,創作者要真的走到人群當中去,熟悉他們(men) 的生活,洞悉他們(men) 內(nei) 心的渴望或焦慮。“現實主義(yi) 是沒有止境的”,社會(hui) 在不斷發展,電視劇的發展要跟上社會(hui) 發展的步伐。每一年都會(hui) 出現一些新的熱點問題、新的社會(hui) 現象,作為(wei) 電視劇的創作者,能不能敏銳地捕捉到這些現象,而且用一種獨特的眼光去洞察、去剖析,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編劇、導演還是演員,對他們(men) 的要求是不斷提高的。創作者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保持積極的心態、與(yu) 時俱進。這樣才會(hui) 跟上社會(hui) 和時代發展的步伐,創作出越來越多高水平的電視劇”。
林俊青覺得,現階段國產(chan) 劇的題材相對比較單一,經常出現同類型劇目紮堆播放的現象。有很多劇會(hui) 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依靠流量賺快錢而不深耕內(nei) 容創作。“我比較期待國產(chan) 劇在類型化上有更多創新”。
徐雨潔對國產(chan) 劇有很高的期待,一方麵希望電視劇的內(nei) 容更加貼近大眾(zhong) 生活,另一方麵希望國產(chan) 劇的類型更加多元。
“有些國產(chan) 劇注水情況嚴(yan) 重,40多分鍾的電視劇,真正有效內(nei) 容可能就隻有30分鍾,新的一集的開頭往往還會(hui) 重複前一集的內(nei) 容。”許偉(wei) 琴希望超前點播、會(hui) 員專(zhuan) 供廣告等問題能夠少一些,讓觀眾(zhong) 好好看劇。
“現在年輕一代的演員可能從(cong) 小家庭條件比較好,沒吃過什麽(me) 苦。去演創業(ye) 、鄉(xiang) 村這類的題材,在角色和演員之間會(hui) 有比較大的鴻溝,如何去彌補這個(ge) 鴻溝,對創作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現在有些年輕演員接戲太多,不要說是深入生活中感受,就是熟悉這個(ge) 角色,恐怕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所以就出現了台詞背不出來、靠數數蒙混過關(guan) 的現象。我們(men) 電視劇的製作水平是在提高,但是這種不好的現象也是存在的,所以我希望要有相應的保障機製,比如說通過一些管理手段、運營手段,要求不在同時段接多部戲,對一部戲要有比較長時間的投入等。”石川說,電視劇是分類型的,電視劇的創作是要受特定類型的規律限製的,所以就有一個(ge) “來源於(yu) 生活,但要高於(yu) 生活”的創作過程。這就需要創作者有很高的藝術修養(yang) 、創作能力,以及思想認識的深度和敏銳度,在這些方麵需要有相應的保障機製。
受訪者中,00後占22.8%,90後占39.3%,80後占31.7%,70後占4.7%,60後占1.5%。王品芝 徐欣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