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水產鮮 山美農家樂(走進縣城看發展)
仲夏時節,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下滸海域,掛滿海帶的粗繩在半自動收割船裝吊機牽引下緩緩上升。
“這兩(liang) 年價(jia) 格不錯,產(chan) 量又提升了30%,收入比前幾年大幅增加!”仰頭望著被吊得高高的海帶,山淼合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陳文釵的臉上掩不住笑意。
“水質提升,水產(chan) 品當然能有好收成。”霞浦縣海洋與(yu) 漁業(ye) 局副局長陳宗順道出豐(feng) 收秘訣。
霞浦縣海域麵積達2.89萬(wan) 平方公裏,居福建省沿海縣份首位。坐擁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霞浦縣海水養(yang) 殖麵積達42萬(wan) 畝(mu) ,從(cong) 事漁業(ye) 的人口26萬(wan) 多人,占總人口的近50%。
然而,曾經由於(yu) 沿海養(yang) 殖無序擴張,以木質網箱與(yu) 塑料泡沫為(wei) 主體(ti) 的養(yang) 殖設施產(chan) 生的海漂垃圾,令霞浦海域生態環境一度不容樂(le) 觀。
2018年7月以來,霞浦縣開展海上養(yang) 殖綜合整治。為(wei) 加強對養(yang) 殖業(ye) 的科學管理和依法保護,霞浦縣自2019年起還啟動了海上養(yang) 殖網格化管理建設,配備專(zhuan) 職網格員,在海域管理、養(yang) 殖生產(chan) 、氣象預警、應急處置等方麵為(wei) 養(yang) 殖戶提供服務。
響應號召,2019年9月,陳文釵把200多口木質網箱都換成了塑膠網箱,“整治後的海水幹幹淨淨,還有網格員監督管理,大家對收成充滿信心。”2021年,霞浦縣水產(chan) 品總產(chan) 量47.9萬(wan) 噸,產(chan) 值127.6億(yi) 元,均同比增長約3.2%。
和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一起提升的還有霞浦海景的“顏值”。
沿著蜿蜒公路盤旋至半山腰處,站在牙城鎮梅花村山坡上極目遠眺,海麵上,一艘漁船自遠處駛來,穿梭在星羅棋布的竹竿圍網中,掠起一道長長的白色浪痕。
再往裏走,數棟民宿依山麵海、錯落排布。幾名遊客漫步其間,感受海邊風光與(yu) 田園意趣。
“最近客人真是不少。能想到嗎,以前這裏都沒人願意來。”民宿廚師彭祖貴介紹,“山上土地貧得隻能種地瓜,村道不通,上下山全靠一雙腿,村民都想往鎮上搬。”
小村蝶變自2018年開始。
依托生態與(yu) 山海資源,霞浦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探索民宿旅遊發展新路徑,推動濱海景區民宿集聚發展。
發揮集聚效應,離不開高效整合、利用村莊閑置農(nong) 房資源。“梅花村的房屋權屬分散,很多村民在外生活,大家對出租老宅也有不少顧慮。”梅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黃朝榮介紹,先動員村民與(yu) 村委會(hui) 簽訂農(nong) 房出租委托協議,再由村委會(hui) 統一與(yu) 民宿業(ye) 主簽訂合同,“由村委會(hui) 做中間人,既有效保障了村民利益,又降低了業(ye) 主經營風險。”
修建村道、完善配套設施、開發民宿、發掘旅遊景點……昔日的“空心村”成了熱鬧的“網紅村”。民宿發展帶動了人氣,也帶來了收益。“在民宿工作收入不錯,一個(ge) 月至少能賺8000元。”彭祖貴注意到,這兩(liang) 年,附近不少荒地又種上了水果與(yu) 茶葉,“居住環境好了,旅遊人氣這麽(me) 旺,大家都想回來找商機。”
梅花村是霞浦發展的一個(ge) 縮影。目前,霞浦縣有各類鄉(xiang) 村民宿400多家,直接帶動就業(ye) 近2萬(wan) 人。
“如今,我們(men) 積極培育特色民宿村與(yu) 精品民宿群落,推動民宿規範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霞浦縣文體(ti) 和旅遊局黨(dang) 組成員王良峰說。
“我們(men) 將持續壯大海洋養(yang) 殖、全域旅遊兩(liang) 大特色富民產(chan) 業(ye) ,讓海洋經濟成為(wei) 推動霞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霞浦縣委書(shu) 記郭文勝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