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兼顧高效、低成本和綠色可持續

發布時間:2022-06-29 09:4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李道亮(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授)

  智慧農(nong) 業(ye) 是未來農(nong) 業(ye) 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2022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深入實施“互聯網+”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xing) 農(nong) ”行動,構建智慧農(nong) 業(ye) 氣象平台。

  目前,一些農(nong) 業(ye) 發達國家已經通過智慧農(nong) 業(ye) 實現了1人種地5000畝(mu) ,1人年產(chan) 蔬菜500噸,1人種養(yang) 100萬(wan) 盆花,1人養(yang) 殖20萬(wan) 隻雞、日產(chan) 雞蛋18萬(wan) 枚,1人養(yang) 殖1萬(wan) 頭豬、200頭奶牛、100噸魚,實現了農(nong) 業(ye) 資源的高度集約和綠色生產(chan) 。這些國家還抓住批發市場和期貨市場信息化、智慧化這個(ge) 關(guan) 鍵環節,實現了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包裝、物流、市場、交易的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品牌化、一體(ti) 化,促進了農(nong) 業(ye) 與(yu) 第二、三產(chan) 業(ye) 交叉滲透、融合發展;徹底改變了粗放經營、競爭(zheng) 力弱、資源利用率低、農(nong) 民收入低等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麵臨(lin) 的難題。

  作為(wei) 一種現代化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智慧農(nong) 業(ye) 結合了現代生物技術和種植養(yang) 殖工藝,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通過農(nong) 業(ye) 資源、環境、設施裝備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要素的在線化、數據化和網絡化,實現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管理的全麵感知、定量決(jue) 策、智能控製、精準投入和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具有資源節約、產(chan) 出高效、環境友好、產(chan) 品安全等特點。

  通過現代技術,種植、養(yang) 殖等生產(chan) 作業(ye) 環節可以減少對自然環境和人力的依賴,實現勞動生產(chan) 效率、土地產(chan) 出率和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通過數字化測控,在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同時,也降低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實現農(nong) 業(ye) 的綠色發展。

  智慧農(nong) 業(ye) 有助於(yu) 實現標準化生產(chan) ,保障“舌尖上的綠色與(yu) 安全”。對土壤、大氣環境、水環境實時動態監控使得生產(chan) 各個(ge) 環節更符合環境標準,也有利於(yu) 保障最終農(nong) 產(chan) 品符合相應質量標準。同時,借助二維碼、射頻標簽、區塊鏈等技術,還可以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過程監管體(ti) 係。

  發達國家農(nong) 業(ye) 的發展為(wei) 我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即智慧農(nong) 業(ye) 的發展需要遵循農(nong) 業(ye) 自身的發展規律,同時必須兼顧高效、低成本和綠色可持續。荷蘭(lan) 、以色列、美國、德國、丹麥、挪威、日本等國的農(nong) 業(ye) 發展都是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不斷進行生產(chan) 技術革命,先後經曆機械化、數字化、網絡化,最後實現智能化發展,這是國外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的基本曆程和經驗,也是農(nong) 業(ye) 自身發展所遵循的規律。

  當前,我國大田機械化水平約70%、農(nong) 機數字化率約10%,畜牧業(ye) 機械化水平約40%,而設施園藝和漁業(ye) 的機械化水平隻有30%左右。我國基本處在農(nong) 業(ye) 機械化階段向數字化階段過渡期,也有部分行業(ye) 還在大力發展機械化階段,這些現實條件決(jue) 定了一定時間內(nei) 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需要在少數地區、少數行業(ye) 、少數企業(ye) 開展試驗示範。這樣的試驗可以率先選擇在生產(chan) 規模大、機械化數字化水平高、種植和養(yang) 殖效益高、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強的企業(ye) 進行。

  智慧農(nong) 業(ye) 是係統工程,木桶效應明顯,如不實現全鏈條、全過程和全要素的數字化,智慧農(nong) 業(ye) 的效益就發揮不出來。未來我國智慧農(nong) 業(ye) 的發展,一方麵要鼓勵農(nong) 業(ye) 集約化經營,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裝備數字化,給智慧農(nong) 業(ye) 一個(ge) 良好的生長環境;另一方麵要鼓勵工業(ye) 企業(ye) 進軍(jun) 智慧農(nong) 業(ye) 領域,通過雄厚的工業(ye) 技術和產(chan) 業(ye) 基礎,提升智慧農(nong) 業(ye) 技術產(chan) 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chan) 品可靠性、穩定性和精準性,擴大智慧農(nong) 業(ye) 技術產(chan) 品的市場空間。

  大力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是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經營方式變革,助推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是解決(jue) 農(nong) 業(ye) 勞動力老齡化、農(nong) 業(ye) 資源匱乏、農(nong) 業(ye) 環境汙染等問題的有效路徑。未來,我國智慧農(nong) 業(ye) 的發展將帶動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聯動發展,優(you) 化城鄉(xiang) 供需對接和流通方式,改善農(nong) 民就業(ye) 結構、收入結構和消費結構,優(you) 化城鄉(xiang) 大循環,激活鄉(xiang) 村內(nei) 循環,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發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