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建設美好城市
【我與(yu) 祖國同奮進】
為(wei) 人民建設美好城市
講述人: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 沈遲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經途徑。2021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1425萬(wan) 人,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5%。也就是說,我國已經有9億(yi) 多人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健康有序地推進城鎮化關(guan) 係到絕大多數人的美好生活。
2012年,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開始進入以人為(wei) 本、規模和質量並重的新階段;2013年,第一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hui) 議召開,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hui) 議召開,為(wei) 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為(wei) 引導新型城鎮化健康穩步推進,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的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文件,相關(guan) 部委也建立了新型城鎮化及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製度,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探索、開拓創新,持續推動新型城鎮化向縱深發展。
如今,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標順利實現。城市群穩步發展壯大,一體(ti) 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口、經濟的集聚能力和承載能力顯著增強。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成渝等區域重大戰略有序推進。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啟動實施,縣城公共設施體(ti) 係逐步健全。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城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以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為(wei) 代表的中心城市成為(wei) 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城市居住條件穩步改善,住房租賃市場有序發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城鄉(xiang) 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2020年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56。
推動以人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從(cong) 宏觀上看,優(you) 化了城鎮格局,促進了城鎮高質量發展;從(cong) 微觀上看,在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提高了對進城和異地務工、定居人員的公共服務覆蓋麵和服務水平,促進了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然,從(cong) 近年發生的疫情以及一些重大突發性事件中也可以看到,有的城市“韌性”不足,城市治理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尊重市場、科學治理、依法治理方麵還存在“短板”和“弱項”,亟待增強。此外,我國的城鄉(xiang) 差距和地區差異還很大。無論是在量,還是質的方麵,新型城鎮化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任重道遠。我們(men) 要不斷改革創新,來完成曆史交給我們(men) 這代人的使命。
(光明日報記者劉坤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