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
“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董城
“背了一堆素材,有羽生結弦、穀愛淩等,愣是一個(ge) 沒用上。準備的作文題材也沒‘押中’。”
中考後,不少考生大呼考題“出人意料”。
尤其是考完武漢中考語文後,中考作文“A套餐”成為(wei) 不少網友微博熱議的話題。材料中談到,有這樣一個(ge) 快餐店,提供不同類型套餐,如果你點了“A套餐”,就默認自己是需要得到幫助的人,餐館會(hui) 免費為(wei) 你提供這份餐飲。試卷要求圍繞此話題展開寫(xie) 作。
“反套路、反對背素材,來源於(yu) 生活、接地氣”是網友們(men) 對這道作文題目的評價(jia) ,也是今年不少地區中考題目的特點。
“雙減”政策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今年中考是“雙減”政策實行後的第一年中考,各地在考試科目分值設置、命題、招錄等環節是否體(ti) 現了“雙減”的要求?“指揮棒”導向有何趨勢?記者進行了采訪。
試題緊扣實際,突出育人導向
防疫需要購買(mai) 消毒液,兩(liang) 種消毒液在滿足一定數量關(guan) 係的前提下,如何使總費用最少?兩(liang) 位同學決(jue) 定在學校藝術節上表演節目,通過隨機抓取帶數字小球,根據抽得總數奇偶性決(jue) 定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還是《彩雲(yun) 之南》,兩(liang) 首樂(le) 曲哪首更可能被選中?監考數日,雲(yun) 南省曲靖市會(hui) 澤縣茚旺高級中學數學教師趙慶準尤為(wei) 關(guan) 注此次中考數學的命題導向。
“總體(ti) 來看,試題依據課程標準,整體(ti) 比較穩定,注重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內(nei) 容,沒有偏、怪、難題,層次分明,結構科學合理,穩中有新,難度適中。如數學考試22題,考查學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題目通過我們(men) 熟悉的疫情防控來引入,與(yu) 生活密切相關(guan) ,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xi) 的興(xing) 趣,這就要求學生學會(hui) 查找問題的關(guan) 鍵信息,發現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趙慶準表示。
重慶市中考考生們(men) 發現,今年道德與(yu) 法治考卷,選取了“人臉識別第一案”這一富有新意和時代性的典型案例。命題專(zhuan) 家表示,該題以完整的主題案件架構情境,讓學生簡要論證該案對維權者本人及社會(hui) 的價(jia) 值,並對國家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進行點評。“情境與(yu) 任務的邏輯主線清晰,既考查學生的道德修養(yang) 、法治思維、法治素養(yang) 和邏輯分析論證能力,又能增強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
“試題緊扣社會(hui) 生活熱點,在考查中關(guan) 注基礎性,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和價(jia) 值引領。如選擇題第9題,通過防空洞、實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務民生專(zhuan) 項行動見證了重慶人民革命年代不屈不撓的抗爭(zheng) 精神,從(cong) 曆史、文化、生活三個(ge) 維度,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和重慶本地的發展與(yu) 變遷,既有真實性,又有典型性,讓考生在真實情景中解決(jue) 問題;14題思考‘零碳生活’可能產(chan) 生的影響,並分析產(chan) 生該影響的依據。先分析影響,再提出依據,可以培養(yang) 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重慶第一實驗中學校道德與(yu) 法治備課組長文雯表示。
以情境為(wei) 載體(ti) ,在情境中創設問題,用所學知識解決(jue) 問題,同樣體(ti) 現在成都中考化學卷中。成都市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吳暾豔老師認為(wei) ,今年試題在解決(jue) 問題中實現對初三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維的全麵考查。“例如以智能手表、水果和飲料的PH值、尿素的合成、垃圾分類回收、營養(yang) 素的推薦日攝入量、草木灰提取鉀肥等鮮活題材作為(wei) 情境,體(ti) 現對學科前沿、環境保護、生產(chan) 生活等方麵的關(guan) 注,感受化學在新材料、能源、環境、糧食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凸顯化學‘源於(yu) 生活,服務社會(hui) ’的學科價(jia) 值。”
考點回歸課本,注重綜合思維過程
談到應試教育,不少學生、家長認為(wei) 與(yu) 長期以來中高考“指揮棒”導向有關(guan) 。例如語文學習(xi) 上以“刷題”代替了深入、廣泛的閱讀,以機械式背誦代替了對作品及其作者、時代背景的深入理解與(yu) 剖析,以“套路”“模型”式寫(xie) 作、華麗(li) 和艱深辭藻堆砌代替了真情實感的表達;數學學習(xi) 以反複“刷題”訓練代替了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取代了探索、歸納、綜合分析等思維過程,以機械式“背題型”、補習(xi) 班“傳(chuan) 授套路”、提前學高年級新課、鑽“偏難怪”牛角代替了對具體(ti) 問題情境的深入分析。而綜觀2022年各地中考命題,不約而同體(ti) 現出一些糾偏的努力。
趙慶準表示,此次中考試題突出數學思想,落實關(guan) 鍵能力,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ang) 的考查。“眾(zhong) 所周知,函數是中考的一大熱點,也是一大難點,中考試題從(cong) 不同角度考查了函數的表達式、圖像以及性質,還考查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學科核心素養(yang) ,強調數學應用,考查了學生創造性、發散性思維。如數學24題,考查了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既需要學生對基礎知識特別熟悉,又考查了數學思想、數學活動的探究過程,對高中數學的學習(xi) 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兩(liang) 道作文題都寫(xie) 記敘文,都可寫(xie) 實,可想象”,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相關(guan) 專(zhuan) 家分析,今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都是從(cong) 關(guan) 注學生自我發展角度設題,“我創造了新紀錄”一題從(cong) 個(ge) 人生活層麵入手,偏重引導學生理性思考人生,引導青少年一方麵認識到每次自我突破都會(hui) 讓自己比原來更優(you) 秀,另一方麵提示學生把自我的發展、突破融入人類社會(hui) 的進步、人類的夢想與(yu) 追求中。“那個(ge) 星期天”一題學生既可寫(xie) “我”真實經曆的生活,也可想象“我”未曾經曆的生活。“兩(liang) 道作文題目均為(wei) 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而且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xi) 、生活情境中展開想象,強調想象的合理性和創造性。這種設題方式增加了考查功能,提高了思維含量。”
成都七中教師賴建勇表示,今年中考數學試題總體(ti) 難度保持相對穩定,題目數量較往年有所減少,鼓勵學生“多思少算”;緊扣課標、重視教材的引領示範作用,多數試題植根教材,同時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切實回應“雙減”,引導教學回歸本源。“試題注重思維考查的開放性、靈活性和創新性,如新定義(yi) ‘完美箏形’、跨學科‘極差’、探索‘過定點’等都體(ti) 現了重思考過程去繁雜運算,重探究創新去模式固化的理念,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ang) 。”
“今年試題考查範圍涵蓋了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實驗探究四個(ge) 一級主題,知識點覆蓋率達95%以上;用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進行科學分析、推理,創造性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得到彰顯。”重慶市相關(guan) 命題專(zhuan) 家分析,物理中考試題在科學思維方麵,考查了學生對物理模型的建構能力、圖像分析能力和科學推理的能力,而實驗探究題中對溫度計的讀數、天平的讀數、電流表的讀數、表格中數據的分析概括等也體(ti) 現了對科學探究素養(yang) 的考查和對學生科學態度與(yu) 責任的引導。
分值比例調整,考查形式更豐(feng) 富
除考試命題外,記者注意到,一些地區進一步優(you) 化了考試科目分值設置。原來的“副科”在總成績中的占比普遍有所增加。
例如,浙江金華中考曆史與(yu) 社會(hui) ·道德與(yu) 法治滿分由80分調整為(wei) 100分,體(ti) 育滿分由30分調整為(wei) 40分。天津中考將原有初中畢業(ye) 生學業(ye) 考試和市區兩(liang) 級初中學業(ye) 考查科目全部納入天津市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總分數也由往年的590分增加為(wei) 800分,其中新增的曆史、道德與(yu) 法治兩(liang) 個(ge) 科目滿分均為(wei) 100分;體(ti) 育考試成績總分由30分增加至40分。湖南長沙中考的“提前科”——生物、地理、體(ti) 育三門賦分由2021年的100分提高到了120分。
美育科目進中考在更多地市推廣。5月21日,河南新鄉(xiang) 的8萬(wan) 餘(yu) 名考生參加了“人機對話”的中招美育智能化考試。據悉,音樂(le) 、美術科目將以滿分各5分的分值計入總成績。
“本次考試最大亮點是采用智能化考試係統,考查學生應知應會(hui) 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充分凸顯藝術學科特性。題目的形式更加多樣化,係統可支持音頻、視頻、圖片等素材,配置了拚圖、排序、演唱等各類特色題型。此外,考試打分采用計算機自動化評價(jia) 模式,既為(wei) 教師減負增效,也盡可能避免人為(wei) 因素幹擾,保障測評結果公正。考試後還可以生成詳盡的數據分析報告,為(wei) 教育決(jue) 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一些地區招生錄取環節有了新變化。為(wei) 了促進區域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部分地區將優(you) 質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標分配到相應的初中學校,稱為(wei) “指標生”。湖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劉積成表示,今年長沙市“指標生”比例將繼續提高。“根據往年實踐,因為(wei) 有最低錄取分數的限製,部分學校指標生計劃很難落到實處,提高比例讓這一舉(ju) 措更好落實,讓校際的競爭(zheng) 縮小為(wei) 同校學生的競爭(zheng) ,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競爭(zheng) 壓力。”
“此外,湖南省目前是以市州為(wei) 單位進行中考命題的,我們(men) 正在調研座談,討論明年能否開始省級統一命題。”劉積成說。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認為(wei) ,今年中考的變化適應了“雙減”後學生課外補習(xi) 減少等學情特征,“未來希望考試體(ti) 製能更加完善,在評分標準上更加多元,建立更多方的評價(jia) 體(ti) 係,而這,需要擴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jia) 權和學校招生的自主權,打破‘唯分數論’,這才是更關(guan) 鍵的改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