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普通高中教育這十年:新高考,新課程,新評價體係

發布時間:2022-07-06 10:4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顏維琦

  “正是高中時代的航海特色課程,激發了我對航海事業(ye) 的興(xing) 趣。” 4年前,畢業(ye) 於(yu) 上海海事大學附屬北蔡高級中學的高婷考入了自己心儀(yi) 的上海海事大學,學習(xi) 專(zhuan) 業(ye) 航海技術,而今,本科畢業(ye) 的她即將入職一家國企從(cong) 事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夢圓藍色國土。

  越來越多的特色化課程打破了高中校“千校一麵”的格局,成為(wei) 近年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景觀。上承義(yi) 務教育、下啟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在國民教育體(ti) 係當中扮演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角色,近年來改革發展情況如何?辦學條件、育人方式、評價(jia) 體(ti) 係和十年前有怎樣的不同?教育部7月5日召開的發布會(hui) 介紹了相關(guan) 情況。

  短板逐步補齊,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整合教室和圖書(shu) 館功能,融入信息技術,融合豐(feng) 富課程資源,既有師生互動研討的教學空間,又有學生獨立學習(xi) 與(yu) 自主交流的學習(xi) 空間;既有網絡學習(xi) 空間,又有線下學習(xi) 環境;既有接受性學習(xi) 的空間,又有獲取直接經驗的實驗條件……在上海市市西中學,“思維廣場”“漫思實驗室”的打造讓學習(xi) 的發生突破了傳(chuan) 統時空界限。

  “無論是學習(xi) 內(nei) 容還是主題,學習(xi) 地點還是時間,學習(xi) 方式還是學習(xi) 夥(huo) 伴等,學生都可以自主選擇,為(wei) 學生的深度學習(xi) 和思維培育提供了更多可能。”該校負責人表示。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十年來國家連續實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計劃和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中央財政累計投入711.86億(yi) 元,帶動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學校建設投入,顯著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十年來,校舍資源快速擴大,全國累計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4570所;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56人及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2年的47.76%下降到2021年的4.81%;教學裝備條件顯著改善,體(ti) 育器械、音樂(le) 和美術器械、理科實驗儀(yi) 器配備達標比例均超過95%;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學校聯網率達100%,多媒體(ti) 教室占教室總數比例達76%。

  與(yu) 硬件改善同步的還有師資質量的提升。呂玉剛表示,十年來,普通高中專(zhuan) 任教師總數大幅增加,由159.5萬(wan) 人增加到202.83萬(wan) 人,增長27.17%,生師比由2012年15.47:1優(you) 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緩解了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選課走班麵臨(lin) 的師資緊張問題。教師學曆結構不斷優(you) 化,全國普通高中專(zhuan) 任教師學曆合格率由96.44%提高到98.82%,碩士及以上學曆教師占比由5%提高到12.4%,增長近1.5倍。

  “從(cong) 城鄉(xiang) 教育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薄弱環節和難點在縣域高中。要加強招生統籌管理,堅決(jue) 遏製一些學校跨區域特別是跨市域、跨縣域爭(zheng) 搶生源的問題;健全教師補充機製,嚴(yan) 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域高中搶挖優(you) 秀校長和老師;一校一案、一校一策製定本地縣中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從(cong) 今年秋季開始,教育部將啟動部屬高校縣中托管幫扶項目,同時開展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對口幫扶。”呂玉剛表示。

   育人方式變革,特色發展紮實推進

  在工業(ye) 設計坊,應用技術語言創製作品,奠定卓越工程師的技術規範與(yu) 實踐能力;在項目實驗室“用實驗實證假設,用數據表達結論”,像科研人員一樣探索研究;在“高端法務”“口述曆史”“經典戲劇”課程中,以人文職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方式組織學習(xi) ;模擬城市環境創設了“匡園社街”,建成了學生郵局、銀行、誠信超市、食品檢驗檢疫中心等模擬學習(xi) 空間,學生以社會(hui) 崗位角色參與(yu) 校園公共事務,服務他人、自主管理……在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單一刷題”的高中生活早已成為(wei) 曆史,取而代之的是在“教—學—評一體(ti) 化”中促進有效學習(xi) 的學科典型學習(xi) 方式。

  長征中學“設計與(yu) 技術+”、桃浦中學“法製教育”、曹楊中學“環境素養(yang) ”、甘泉外國語中學“多語種教育”、同濟二附中“理工特色”、上音安師中學“音樂(le) 教育”……多彩特色課程係統正讓上海市普陀區的高中校園“各美其美”。據悉,該區通過孵化特色項目高中的方式,激發區域高中學校特色創建活力,引導區域高中學校在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課程建設、教學方式和隊伍建設等方麵開展探索實踐,共同組成區域特色項目群,不斷滿足學生個(ge) 性化發展需求和多元選擇。

  呂玉剛表示,十年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深刻變革,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積極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有序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切實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強化體(ti) 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yang) ,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ge) 性發展。

  “十年來,普通高中學校多樣特色發展紮實推進,各地不斷加強課程體(ti) 係建設,通過豐(feng) 富學校選修課程、培育學校優(you) 勢學科,努力打造學校辦學特色,推動學校由分層發展轉向分類發展,更好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xi) 需求。北京、上海、遼寧、山東(dong) 、江蘇、浙江、福建等地以加強學校特色建設為(wei) 抓手,積極探索形成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語高中、體(ti) 育高中、藝術高中和綜合高中等多樣化有特色辦學格局。”呂玉剛說。

   規範選拔評價(jia) ,形成良性教育生態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隻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學校沒有升學率就沒有高考競爭(zheng) 力,但教育隻關(guan) 注升學率,國家恐怕也沒有核心競爭(zheng) 力。”在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的話曾引起熱議,也道出了推動普通高中辦學多元化,中招、高招評價(jia) 改革同步“跟進”的必要性。

  呂玉剛表示,十年來,中考改革有序推進,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的推行將畢業(ye) 考試和升學考試“兩(liang) 考合一”,減少考試次數;規範招生錄取考試科目和分值設置,基本形成了基於(yu) 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jia) 的招生錄取模式,在注重考查學生學業(ye) 成績的同時,將學生思想品德、體(ti) 質健康、藝術修養(yang) 和勞動實踐納入綜合素質評價(jia) ,引導義(yi) 務教育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

  “十年來招生秩序也在不斷規範,各地認真落實屬地招生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政策,並將優(you) 質普通高中學校50%以上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nei) 初中,同時加快建立地市級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台,強化招生計劃和錄取過程管理,嚴(yan) 肅招生工作紀律,基本形成了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招生機製,有效遏製了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為(wei) 維護正常招生秩序、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提供了有力製度保障。”呂玉剛表示。

  “新高考,新評價(jia) ”正在帶動高中學生立誌激趣、全麵發展。據悉,上海市構建覆蓋德智體(ti) 美勞五育融合的綜合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綜評信息管理係統,並將綜合素質評價(jia) 作為(wei) 高中畢業(ye) 的必要條件和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我們(men) 明確將社會(hui) 實踐納入綜合素質評價(jia) 和高中課程體(ti) 係,規定高中學生社會(hui) 實踐不少於(yu) 60學時,建立多部門協同的‘校外活動聯席會(hui) 議’製度,在市、區兩(liang) 級共設立87.4萬(wan) 個(ge) 社會(hui) 實踐崗位;強化學生研究性學習(xi) 經曆,基本實現‘人人有課題’,全市配套開發了研究性學習(xi) 自適應學習(xi) 平台和第三方認證平台,80%以上的學生通過平台開展課題研究,完成課題專(zhuan) 家認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楊振峰表示。

  有什麽(me) 樣的評價(jia) ,就有什麽(me) 樣的辦學導向,辦學評價(jia) 的“指揮棒”也在悄然改變。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誌勇表示,《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指南》提出了完整的辦學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五個(ge) 方麵18項關(guan) 鍵指標和48個(ge) 考查要點。

  張誌勇說,在一係列頂層製度指導下,我國普通高中教育進入了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改革和質量評價(jia) 改革同步實施、協同推進的“黃金期”。課程標準取代考試大綱,全麵引領高中教學;高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和高考選科製度在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ge) 性發展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選課走班”教學推動高中教學製度發生深刻變革。

  “當前,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迫切需要改進和完善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質量評價(jia) ,要通過係統的課程教學和考試評價(jia) 改革形成改革的合力,引導各地各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觀,深化育人方式改革;需要切實扭轉單純的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來評價(jia) 辦學質量的傾(qing) 向;要改變重知識灌輸、輕實踐能力培養(yang) 的現象,也需要加快構建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促進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張誌勇表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