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西湖觀潮|探尋網絡安全“未來之路”

發布時間:2022-07-08 10:52:00來源: 光明網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網絡霸權主義(yi) 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構成威脅,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網絡安全時常遭受衝(chong) 擊,個(ge) 人信息保護與(yu) 數據安全等成為(wei) 業(ye) 界焦點——

  探尋網絡安全“未來之路”

  “主動免疫可信計算”“隱私計算”“數據安全治理”“新技術新應用安全”“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字貨幣安全”……在近日以“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世界”為(wei) 主題的2022西湖論劍 網絡安全大會(hui) 期間,“網絡安全未來十大趨勢展望”征集推選結果對外發布。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入推進,網絡安全對國家總體(ti) 安全、經濟社會(hui) 運行、人民生產(chan) 生活的影響愈加凸顯。“十大趨勢”背後,折射出哪些行業(ye) 新的發展方向?在大會(hui) 期間,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主辦,《中國網信》雜誌、光明網、安恒信息承辦的一場安全趨勢論壇上,業(ye) 界人士攜手展望“網絡安全未來之路”。

  新理念應對新風險

  “提升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防護能力;強化完善網絡安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yang) 和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ti) 係與(yu) 能力建設;加強數據安全保護。”麵對日益嚴(yan) 峻複雜的網絡安全形勢,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黨(dang) 委書(shu) 記夏學平這樣說。

  記者梳理發現,在“十大趨勢”中,“網絡安全頂層設計”“數據安全治理”“主動免疫可信計算”“網絡安全教育、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等,與(yu) 當前安全形勢密切相關(guan) 的保護理念和創新思路在列。

  “網絡安全是一個(ge) 永遠的命題。安全可信是動態的、並行的,實施可信的認證,達到預期的計算目標,相當於(yu) 人體(ti) 通過增強免疫力來確保健康。因此,要加快安全可信產(chan) 品推廣應用,以此來構建保障體(ti) 係。”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說。

  “數字化時代,‘數字安全+數字信任’成為(wei) 重要命題。隨著我們(men) 全麵邁進數字世界,未來的信任命題將麵臨(lin) 更加巨大的挑戰。如何通過建立信任產(chan) 生新的價(jia) 值,是我們(men) 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安恒信息董事長範淵認為(wei) ,要更加重視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未來數字資產(chan) 將成為(wei) 貫穿數字政府、數字社會(hui) 、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的“血液”。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七工程部主任、研究員李鳳華也認為(wei) ,當前,用戶數據頻繁跨境、跨係統、跨生態圈交互已經成為(wei) 常態,現有隱私保護方案不能提供體(ti) 係化保護,亟需建立完善的隱私保護理論體(ti) 係。

  針對“自主安全可控的工業(ye) 軟件”發展應用的建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教授蘭(lan) 雨晴認為(wei) ,工業(ye) 軟件是工業(ye) 製造的“大腦”和“神經”,我國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存在政策上不夠重視、人才評價(jia) 機製不健全、製造業(ye) 人才缺乏等因素,導致大部分被國外壟斷。“建議逐步推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產(chan) 學研機製建立,從(cong) 多個(ge) 方麵發力,解決(jue) 核心工業(ye) 軟件短板。”

  新技術守護新安全

  當前,人工智能、區塊鏈、5G/6G、衛星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技術新應用百花齊放,不斷帶來新的安全風險同時,也在推動防護技術不斷更新。

  從(cong) 安全趨勢發展看,隱私計算作為(wei) 重要的底層技術近年來備受關(guan) 注。安恒信息副總裁林明峰介紹,隱私計算技術以“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方式,對多方數據進行模型計算,讓數據價(jia) 值有效流通,有效保障數據要素流通安全、可信、可控、可管、可溯。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七工程部主任、研究員李鳳華也表示,在泛在互聯環境下,數字資源得到廣泛挖掘。但與(yu) 此同時,終端App泛在采集、AI大數據殺熟等,都是隱私數據麵臨(lin) 的挑戰。“我們(men) 要著重解決(jue) 隱私感知的動態度量和量化指標,建立評估指標體(ti) 係和評估自動化,著重對侵權行為(wei) 進行審計判定、追根溯源;還要正確區分隱私計算、數據安全與(yu) 隱私保護的技術內(nei) 涵,不做盲目包裝。”李鳳華說。

  5G融合場景下如何保障公共係統安全?“5G時代的黑客技術不斷迭代,高級‘網絡武器’對於(yu) 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和軍(jun) 工設施不斷發起持續攻擊。”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尼認為(wei) ,我們(men) 必須對5G融合風控發展問題進行梳理,通過構建5G融合場景下工控係統深度防禦與(yu) 安全處置體(ti) 係,突破工控係統一體(ti) 化安全協同防護關(guan) 鍵技術。

  針對當前時常出現的僵屍網絡,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高級工程師徐劍提到,僵屍網絡獲利手段包括DDos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挖礦、垃圾郵件等。對於(yu) 安全機構來說,應該根據僵屍網絡傳(chuan) 播特征,在漏洞利用、安裝植入、攻擊實施等多個(ge) 階段,建立異常監測技術模型,發現已知和未知僵屍網絡傳(chuan) 播鏈條。

  新視角展望新趨勢

  在立足當前網絡安全新趨勢基礎上,未來將呈現哪些新態勢?記者注意到,這場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也饒有趣味,以“探索2050,未來數字世界安全對話”為(wei) 主題,立足當下暢想未來發展。

  當前,對於(yu) 元宇宙大家眾(zhong) 說紛紜。未來,元宇宙將滋生哪些安全問題?“6G等新通信技術、新一代互聯網(Web 3.0)、AR/VR/MR、遊戲引擎等技術伴生的原生安全風險,都將會(hui) 被複製到元宇宙中。”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計算機與(yu)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林衛國說。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翟立東(dong) 也認為(wei) ,網絡安全的本質是對抗,在元宇宙中或將表現為(wei) 人類與(yu) AI的對抗;數字安全中的區塊鏈安全等,也都將是迫切要關(guan) 注的問題。

  此外,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李小勇提到,除元宇宙裏的信息保護等基礎安全需要關(guan) 注外,也應該注意到,元宇宙裏的設備、數據等規模將更大,且一體(ti) 化趨勢更明顯,如何做好安全防護將成為(wei) 一大新命題。同時,也要從(cong) 治理、立法的角度審視不同於(yu) 現實社會(hui) 的元宇宙虛擬環境。

  未來,還將有哪些新技術有望影響網絡安全行業(ye)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計算機與(yu)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林衛國表示,安全行業(ye) 和底層認證場景都要依賴密碼技術,而量子計算技術將是密碼技術領域的新課題。因此,要掌握自主產(chan) 權的量子計算技術,強化抗量子攻擊的密碼算法研究,抵抗“量子霸權”。

  “我們(men) 要摒棄防禦跟著攻擊跑的思路,要讓防禦者具備攻擊者的能力,用攻擊者的視角審視現有的安全架構,這將是縮小攻擊和防禦之間差距的有效方法,不能再把攻和防割裂,要實現攻防能力的融合。”北京雲(yun) 科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金飛說。

  在關(guan) 注技術的基礎上,李小勇也強調了人的作用。“還需充分考慮網絡安全中人的因素,在技防同時加強人防。”李小勇表示,“內(nei) 鬼”有可能繞過防火牆,且對內(nei) 部環境、數據、資源非常熟悉,將會(hui) 造成更大破壞。“未來一定要注意網絡安全內(nei) 部威脅的管控。”李小勇說。(記者 李政葳 姚坤森 孔繁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